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苑的成立和运行,自它的名字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起,就牢牢的吸引走了所有列侯的注意力。
  毕竟,从汉室成立以来,武将,尤其是高阶武将,就一直为列侯集团牢牢掌握。
  数十年来,也就出了李广、郅都这样的异类。
  其他所有两千石以上的军官,谁不是跟列侯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武苑成立,却可能打破这个格局。
  历来,一个旧格局打破,必然有人利益受损,有人被淘汰,但也会有幸运儿,乘风逐浪,顺势而起,成为时代弄潮儿。
  聪明的列侯,自然清楚,应该怎样在这场变局中稳固自己的利益,同时争取更大的权益。
  “某以为,曲周候胜算更大一些……”这次周亚夫有了回答:“不过,具体如何,还是要看圣裁!”
  其实,周亚夫更想自己去做这个武苑山长。
  这可是个真正能福泽子孙万代的职位啊!
  一任山长,教育数百甚至数千的武将。
  这些人,在理论上来说,都是山长的徒子徒孙。
  未来自武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起码要念些香火情吧?
  这样,就等于给周氏打下了数代不衰的基础!
  可惜,作为丞相,周亚夫没戏,除非他愿意请辞丞相,然后去跟俪寄还有韩颓当去争这个位置。
  只是,这样做的话,吃相太难看,会被人骂的。
  而在另外一侧。
  士大夫们则围拢在大农直不疑跟御史大夫晁错身周,激烈的讨论着太学跟甘棠的事情。
  甘棠之事没有什么好说的,天子去年已经拍板。
  但太学的问题上,就大有文章可造了。
  跟列侯们一样,士大夫们当然也想竞争一下太学的山长啊祭酒什么的职位。
  反倒是他们对主爵都尉衙门跟加征商税的事情,没有想象中的关心。
  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想关心。
  实在是,他们没有力量也没有办法去阻挠这个政策的推行。
  今上的威权和权柄,在现在,几乎已经超越了太宗皇帝,跟太祖皇帝平行了。
  太祖当年在雍县能指着四位天帝,硬生生的立下黑帝法统。
  如今今上要强行征收商税,设立主爵都尉衙门,谁敢拦?谁拦得了?
  没看到,就连关中的商贾和豪强们都认命了吗?
  关中第一大豪门田氏,甚至都已经放话了——为汉子民,纳税出役,天经地义。
  言下之意就是,陛下啊,刀子别砍太狠了,轻一点,俺也认了。
  也是没办法啊!
  谁敢跟手里拿着枪杆子,还得到了上苍背书,确认了君权天授,身为在世神明的天子掰腕子?
  天下民心士气和军心,都在天子这里。
  天子一个人就可以单挑全世界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天子,无论是商贾、豪强还是士大夫勋贵列侯,都已经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天子想怎样就怎样吧。
  更何况,过去的经验,似乎告诉了商贾地主豪强和士大夫列侯阶级。
  今上虽然有时候胡闹了一些。
  但似乎,胡闹过后,大家的利益并未受损啊。
  譬如盐铁官营吧。
  没实施前,商贾豪强哭天抢地,大喊“与民争利”“此秦法也”。
  现在呢?
  脑袋都磕到地上,只求大农跟少府在买自己的盐铁器皿时,稍微松一下标准。
  从上到下,都赚的盘满钵满。
  现在,在关中,只要能找到工人,拉个架子,开个作坊,几乎就是稳赚不赔的!


第684章 儒法合流?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
  伴随着古老的诗歌唱诵,编钟齐鸣,鼓乐齐奏。
  刘彻乘着天子撵车,从宣室殿的后殿,穿过重重宫闱,进入已然灯火通明,火光萦绕的正殿。
  群臣百官,诸缭元老,皆是俯身叩首,拜道:“臣等恭迎陛下升阶视政,愿吾皇万寿无疆!”
  刘彻头戴着天子冠冕,手持天子剑,走下撵车,一步步登上御座龙榻。
  因今天是春正月初一,所以,刘彻的天子朝服也换了个颜色,自玄朱换成了绛黑。
  这是刘邦当年跟萧何捣鼓出来的规定。
  所谓春夏秋冬天子所服,当法天地之数,中得人和。
  但其实,这个规定,就连刘邦自己都不尊重,制定者都不尊重,就别想其他人有多看重了。
  也就最近十来年,老刘家阔气了,才把这个压在故纸堆里的制度捡起来,擦擦灰尘,堂而皇之的用上。
  但也就仅仅在每年的大朝仪和朔望朝这样的场合使用。
  平时在常朝时,皇帝一般都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诸卿平身,赐座!”刘彻坐上御榻,符节郎立刻献上天子五玺。
  待群臣落座后,刘彻才慢吞吞的道:“今日是朔望朝,本明尊老,首在崇功,其赐特进元老与三公并列之!”
  于是,曲周候俪寄,弓高候韩颓当及俞候栾布等数位特进元老恭身一拜后,道:“谨奉君命!”
  然后,自有中郎带着他们,将位子挪到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身侧,坐下来。
  这算是刘彻即位后,在朔望朝制度上做出的一个最大改变了。
  使特进元老在地位上,与三公平等。
  这是怀柔之策,同时也是安抚那些到点了该退休的家伙——退休了,你还是可以参与国家大政,为社稷出力的!
  这个改变很有效,解决了不少临退休士大夫列侯勋臣的后顾之忧。
  毕竟,权力这东西,谁愿意放弃?
  若有可能,绝大部分人绝对会抱着权柄到死。
  想当年,中大夫石奋主动致仕乞骸骨,先帝感动的泪流满面,又是赐光禄大夫之爵荣养,又是特许其入宫奏进,上疏议事。
  本意是想让石奋做个榜样,带个头。
  可谁成想,大臣们都当没看到这个榜样。
  宁肯死在岗位上,也绝不撒手。
  直到刘彻玩出了特进元老这个嘘头,这个情况才有所改变。
  尤其是在有了特进元老可赐黄肠题凑,金缕玉衣,以诸侯王礼下葬这么个潜规则出台后。
  列侯勋臣士大夫们纷纷趋之若虞。
  就连从未出仕做官的枳候薄戎奴,最近也在跟刘彻暗示,自己想要做一做特进元老……
  至于地方郡国两千石,更是动心不已。
  去年以来,已经有许多人暗示自己“老朽”“愿乞骸骨,退位让贤”。
  这对汉室的官员世代更新,无疑是个好消息。
  你要知道,现在,有太多的郡国两千石,在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就已经是郡国两千石了。
  这些大臣,把持了几乎大半个天下的主要郡守、郡尉官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保守派官僚集团。
  能用特进元老,杯酒释兵权,对刘彻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
  唯一的问题是,暂时刘彻找不到这么多合适的郡守、郡尉取代他们。
  所以,只能逐步替换。
  等几位特进元老都坐下来后,刘彻清了清嗓子,道:“夫农,天下之本也,朕当亲开籍田,以为天下率耕!”
  “臣大农不疑,臣少府舍,谨奉诏!”大农直不疑与少府刘舍立刻出列领命。
  不过,汉室皇帝所谓的亲开籍田,简直就是个笑话。
  太宗在位的时候还好,勉强还要下田做个样子。
  自先帝以来,就沦为奥斯卡颁奖大会典礼了。
  从皇帝到三公九卿,争相上阵演戏。
  皇帝三推,三公六,假如这也叫耕地的话,那天下的地主,都可以说自己真是勤勉有加了。
  将这个过场走完,朔望朝就进入了正题。
  根据传统,丞相周亚夫首先出列表奏拜道:“臣丞相亚夫昧死以奏陛下:昔者高皇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意在重农除末,兴天下之大利,然臣观吕后以来,天下商贾,富贵比拟王侯,仆至僮千人者,比比皆是,此岂乃圣人之治?今陛下临天下,治元元,安可不查此中利弊?臣亚夫顿首!”
  这就是所谓的抛砖引玉了。
  历来皇帝要动某个阶级的奶酪,都是这么玩的。
  群臣也早就见怪不怪了。
  对商贾,大部分朝臣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那帮暴发户、土豪,区区贱民,市籍之人,居然拥有的财富比万户侯跟诸侯王还多。
  这还了得!
  朝野上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在喊着要对商贾下刀子了。
  错非秉政的是黄老派,换了儒法任何一个在台上,早就挥起镰刀,收割养肥的商贾大户了。
  除了部分顽固坚持“只要百姓没犯法,官府就不该去管他们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