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处是,当刘彻需要他们肃清或者定向反腐时,他们会没有包袱,轻装上阵,完美的完成任务,且在期间不用害怕走漏风声。
  但坏处也是显然易见的——他们有着足够的心智和毅力来抵抗洗脑。
  想要跟忽悠中二少年、文青一样,洒点狗血,就让他们忠诚度瞬间Max,那是做梦。
  “诸卿平身……”刘彻挥挥手:“今天,把诸位召来,有三件事情,跟诸位说一下。”
  刘彻看向众人,道:“第一件事情,朕决意改革绣衣卫目前的结构,将绣衣卫从千石衙门,提升为两千石正,绣衣卫都尉,比少府令,青绶银印,王道,将不再兼任绣衣卫都尉!新的绣衣卫都尉,朕将亲自任命!”
  刘彻这话一出,在场的绣衣卫的大小官员,顿时就只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人人都是兴奋不已。
  绣衣卫的行政级别提升到两千石,比少府令!
  这意味着,未来的绣衣卫都尉,将成为九卿,至少也是九卿之下的第一衙门。
  大家顿时就感觉,这绣衣卫真是前途无量!
  一颗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了起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绣衣卫都尉,不可能从他们中产生,只是,有这么个念想在,众人就有拼搏的动力。
  现在当不成,不代表以后不行!
  只要能爬上这绣衣卫都尉的位置,那子子孙孙,都是要受益无穷的。
  许多人的血液开始火热、沸腾。
  唯一有些不太自然的是王道。
  但刘彻早就跟他交过底了,这绣衣卫,他是迟早都要放手的。
  只是,这个消息来的太过忽然,让王道心里还是有些吃味。
  然而,作为天子近臣,王道很清楚,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天子即以决定,那他就只能选择,无条件支持。
  “只是,这绣衣卫的新都尉人选是谁?”王道不免好奇起来。


第559章 绣衣卫改革(二)
  新的绣衣卫都尉,人选刘彻目前已经选好了几个。
  但还没有最终做出决定。
  刘彻打算再看一看,这改革后的第一任绣衣卫都尉的性格、能力、作风,都将深深影响日后绣衣卫的处事风格。
  就像胡佛之于FBI,捷尔任斯基之于克格勃。
  任何事情,打基础的人最重要。
  当然了,王道,也并非从此就要抽离于情报机构之外。
  一家独大,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绣衣卫也未必真能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只是,这些事情,绣衣卫现在不需要知道。
  他们只要知道,未来的绣衣卫会更好更强更有前途就可以了。
  刘彻看向满脸涨红,全是兴奋的绣衣卫众人,站起来,道:“过去,绣衣卫制度未立,赏罚不明,是以,有着种种不妥!”
  刘彻的眼睛,扫过在场众人。
  “有人以绣衣卫之名,出入关津,走私货物……”汉室关津虽然驰废了将近三十年,但,出入关中的函谷、萧关、武关和大散关,却也不是寻常人可以随便出入的,要有地方官堪发的传符。
  而绣衣卫作为情报机构,自然享有自由出入关津的权力。
  有权力,自然就有寻租之人。
  听着刘彻的训话,许多绣衣卫的官员都低下了头。
  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害怕。
  害怕忽然从殿中冲出武士,直接锁了自己,押去廷尉。
  好在,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
  “有人,借绣衣卫之名,横行市集,擅权不能制,市吏不能阻,自比山东复……”刘彻的声音提高了一个调门。
  相比前者,这些事情更让他恼怒。
  市集是汉室重要的经济场所,更是目前绝大多数商业活动的中心。
  绣衣卫的某些人,借着自己的特权,在市集中横行霸道,长此以往,损害的恰恰是他这个皇帝的威权和名声。
  你要知道,市集归擅权与市吏共管,除了三老与山东老兄弟外,没人能跳出这个框架。
  绣衣卫的某些家伙,借着虎皮,不将擅权与市吏放在眼里,乱收保护费,甚至强买强卖。
  这样的事情,现在可能还没什么后果,但,过个几年,形成了惯例后,这绣衣卫,恐怕就要人人喊打,而刘彻这个皇帝,也要被下面的人喷成狗了。
  更别说,因此可能还会导致,未来汉室的商业税收政策无法执行。
  吕后之时,为什么能在市集收取那么多税收,甚至靠着商税,使得汉室财政摆脱了赤字?
  答案很简单,在商律的霸道之余,还有公正。
  一切该收的税收,都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
  该收的钱,一文不少,不该收的钱,也一文不要。
  法律于是有了威信,商人们愿意缴纳税收。
  但绣衣卫要是这么玩,那个商人脑抽了才会愿意正常交税?
  到时候,就跟明季商贾一样,找个朝廷或者绣衣卫的靠山,按时上贡就好了。
  而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汉室政权,也就日暮西山,到了革鼎之时了。
  所以,此事,刘彻决不能容忍。
  “还有许多许多,林林总总,诸般不法之事……”刘彻看着众人,冷厉的道:“所谓不教而诛,是为罪,以前的事情,朕既往不咎!”
  “但从今以后,但若再有绣衣卫之人,有如此这般不法行为,那……”刘彻踏前一步,抽出腰间佩剑,一剑斩在一块木板上:“有如此木!”
  哗啦!
  木板瞬间被劈成两半。
  绣衣卫众人目瞪口呆,胆战心惊之余,连忙纷纷叩首,拜道:“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但事实如何,却很难说了。
  没有明确的,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放在身边,没有人会当真。
  甚至,有些人可能还有逆反心理。
  你越不让我做,我偏要做。
  看你能怎么办!
  这样的蠢货虽然不多,但也不少。
  刘彻深知,肃反、整风,从来都不是上面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情。
  要有流血,要有杀戮,乃至于大清洗,才能让人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连沾都不能沾。
  所以,未来的绣衣卫都尉,必须要有铁血手腕,无情性格。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法度不能明错对,赏功罚过,更是人主御下之道!”刘彻微微缓和了一下表情,稍稍温和的道:“对绣衣卫,朕初步草拟了一些规矩、法度与赏罚升迁制度……”
  刘彻转头对王道吩咐:“去将朕草拟好的条程文书,发放给诸位爱卿……”
  “诺!”王道点点头,立刻拍拍手掌。
  不久,就有十几位宦官,捧着数十本小册子,一一分发给在坐众人。
  大家接过册子,小心翼翼的翻开。
  能混到绣衣卫高层的人,再怎么愚笨,这识字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而这册子上的文字,也并不深奥——实际上汉律,或者说它的前身秦律,在制定之初,就是简洁通俗易懂著名。
  法家的官僚们,很清楚,法律,首先要让被统治,被管理的人民,知道它的意思,然后才会去遵守它的规定。
  所以,汉律的条款,其实哪怕是两千年后,那个不懂文言文的时代,其实一个初中生,看着汉律,也基本能知道,这上面的规定、限制说的是什么。
  这小册子上的内容,也与汉律一般。
  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引经据典的句子。
  从头到尾,都只在阐述,绣衣卫的上下等级,职责与权柄,以及触犯了规定,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而立下功劳,又将得到怎样的奖励。
  看完这本小册子,大家就基本了解了。
  未来,绣衣卫将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衙门。
  它的办公地点,将设在石渠阁附近。
  最高长官,称为绣衣都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位比列侯。
  都尉下设左右绣衣平,秩比一千石,协助都尉管理绣衣卫日常事务。
  然后,就是各级属官。
  分为郡寺、国寺、官寺、夷狄寺以及内寺等五个分别对口郡、国、官僚、四夷和内廷等不同部门。
  权责非常分明,相互之间不许逾越。
  另外,在这些部门之外,还有一个单独的,不受绣衣都尉控制,直接对天子汇报工作,监督绣衣卫内部事务的绣衣御史。
  绣衣卫的日常工作,都尉总揽全局,左右平协助处理,分配任务。
  而升迁赏罚,绣衣都尉只有建议权,决定权在绣衣御史之身。
  所有看完这本小册子的人,都是深吸一口气。
  他们都知道,一旦这小册子上的规矩与法度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