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7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来的趋势,伍被已经看得仔细了。
  未来的世界和朝堂,必定是以“知民生、懂经济,能生财”为主。
  三公九卿,乃至于基层的官员,都会被要求具备一定的经济才能和运营才能。
  如此,杂家和他伍被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少年,你想青云直上吗?报读平壤学苑吧!
  少年,你想造福百姓吗?报读平壤学苑吧!
  少年,你想要赢娶贵妇美,走上人生巅峰吗?报考平壤学苑吧!
  这里,可以找到你想要的一切。
  许九听了却是疑惑起来:“上书天子?天子若不同意,怎么办?”
  伍被哈哈大笑,说道:“不同意的话,那就不用此策不就可以了吗?”
  “兄长,您如今可是都护府都督,上书天子,提出意见,乃是兄长的天赋之权……”


第1489章 唯政绩论(一)
  许九却是犹豫不已。
  安东发行类似的质押债券或者说抵押劵,于许九来说,风险太大了。
  首先,朝堂未必会同意。
  若是前任薄世,估计成功率会高不少。
  但他,却不行。
  因为他没有政绩,没有证明过自己。
  朝堂内外,不会有什么人觉得他许九的意见重要。
  恐怕就连天子,也会不以为然。
  贸然上书,徒留争议甚至非议。
  作为都护府的都督,许九很爱惜自己的职位,不敢过于冒险。
  但伍被的说法,让他怦然心动。
  假如,天子确实有这个想法,那么他提出来,天子必定龙颜大悦,甚至以为他许九“能明朕内志”,从此就被视为亲信。
  况且,安东都护府目前的钱荒,倘若不解决,那么迟早会爆炸。
  将他炸上天!
  他不敢坐视这样的局面恶化,他只能选择想办法解决。
  而目前,他唯一的解决之道,似乎就是伍被的这个主意了。
  怎么办?
  许九实在无法立刻决断。
  伍被与许九,相识多年,自先帝之时,他们就是朋友和同志。
  伍被当然清楚许九的性格。
  在事实上来说,许九的个性,与多数汉家列侯没有区别。
  他既渴望认同与地位,但又害怕因此惹来麻烦。
  所以,当初,他只敢私底下悄悄的印刷《民富》,悄悄的宣传,但却不敢公开宣扬。
  因为他害怕被人攻仵和非议。
  直到在乡校之中,与褚大斗殴,而被天子知晓,得到了天子支持,他的胆子才稍微大了一些。
  但他依然不敢公开自己的身份。
  他宁愿让天下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靠拍马逢迎的幸臣,宁愿被人误解,他只是一个拉皮条的佞臣。
  也不敢大声的告诉别人。
  这是许九的性格缺陷,也是他所处环境带来的影响。
  但伍被就不同了。
  他的胆子,素来很大。
  为了理想,他能深入安东之东的冰原,与野人和生番为伍,观察他们的生活,尝试理解他们的社会。
  为了实验自己的念头,他可以在真番的山区乡村,圈一块地,搞一个社会实验。
  当发现实验失败,他立刻毅然决然的抽身而出,承认自己失败了。
  并且为此推翻了自己过去坚持的一些东西。
  所以,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只要有利的事情,他不拘世俗之见。
  见到许九犹豫,伍被当机立断,说道:“兄长不可再犹豫了!因为安东之事,千头万绪,稍一犹豫就可能坐失良机!”
  “如今已是六月,安东九月就会大雪封山,自安东至长安,即便快马加鞭,一个来回至少也需要两个月,兄长若是犹豫,错过时机,那就只能等待来年夏四月才能上书了……”
  “然,明年夏五月,羽林卫屯垦团和虎贲卫屯垦团都将开始裁撤,改郡县!”
  “这两个屯垦团,足有数万口,良田数十万亩……”
  “他们一裁撤,就立刻会冲击安东的经济!”
  “介时,兄长恐怕要手忙脚乱了……”
  “且夫,即使陛下不同意,都督也没有损失……”
  正是这最后这一句话,成为了压倒许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吾就给陛下上书吧……”
  但他内心却还是有着不自信和恐惧。
  这种不自信和恐惧,促使他不得不决定,在近期就搞一个大新闻。
  因为,他需要政绩来撑腰,也需要政绩来说话。
  没有政绩,哪怕天子认可他的意见,恐怕朝臣们也会非议。
  今日汉室的朝堂,一切都是政绩为王。
  有政绩,说话嗓门就大。
  譬如少府卿刘舍,每次廷议,都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正面质疑丞相、御史大夫。
  靠的是什么?
  政绩!
  人家政绩多,自然说话有底气,连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这样的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作威作福。
  但你要没有政绩……
  就像那大鸿胪公孙昆邪,每次廷议,都是个隐形人。
  假如不注意,甚至你都不会知道他的存在。
  原因很简单,他没有政绩。
  整个大鸿胪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
  于是,大鸿胪的编制一年比一年少,权责一年比一年少。
  今年冬十月,大朝议,大鸿胪的排位甚至排在了京辅都尉之后。
  堂堂九卿,居然只能坐在一个比两千石的朝臣身后。
  这简直就是耻辱!
  但公孙昆邪又能如何?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同僚,将大鸿胪的经费、编制瓜分。
  而他竟不能发一言!
  自古弱国无外交,同样的道理,弱小的官僚集团,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鱼肉自己,侵夺自己。
  坊间有传闻,大鸿胪未来甚至可能与内史一般被裁撤。
  听到许九点头,伍被心里大喜。
  此番他来见许九,自然不仅仅只带来了问题和麻烦。
  也带来了政绩和资源。
  毕竟,许九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人。
  平壤学苑虽然为了避嫌,不敢公开与许九的密切关系。
  但,却是可以动用人脉和资源,为许九保驾护航。
  为他刷名声,刷政绩。
  这种事情,很简单。
  过去数年,平壤学苑早就玩的很熟练了。
  所以,伍被微微一笑,道:“这安东的第三个隐患,其实就是税赋……”
  ……
  未央宫,宣室殿之中,刘彻与薄世对坐而视。
  刚刚从东宫回来的轻松和喜色消失不见,只有严肃的气氛。
  “臣昧死再拜陛下:陛下问臣,安东隐忧?臣以为,独在税赋……”薄世顿首而拜,对刘彻说出了自己一直担忧的问题。
  他离开安东时,安东局势平稳而迅猛。
  表面的繁荣之下,潜藏着无数隐忧。
  但,作为前都督,很多事情,他不适合说。
  说了那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只能私底下报告和进言,能够公开说的事情,其实就只是一些安东发展过程里必然出现的问题。
  其中,这税赋,问题最大。
  刘彻听着,却是微微一笑。
  安东地区的税赋问题,在新化城建立之时,就已经存在了。
  可以说是他故意造成的结果。
  当初,新化城初立,为了吸引和鼓励移民,刘彻玩了一个类似后世招商的优惠政策。
  也就是所谓的“三减五免”。
  根据这个诏命,新移民抵达安东之日起,三年免一切田税、口赋、徭役。
  然后接下来五年,享有减免一半的优惠。
  这个政策刺激和吸引了大量无地百姓,前往安东。
  尤其是齐鲁地区,从元德三年到元德六年,至少有三十万百姓,拖家带口,或通过屯垦团模式,或自己前往。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安东的财税,几乎全靠商业以及捕鲸利益所得。
  而安东地区的官僚却与日俱增。
  官员要俸禄要开销,还要维修道路、桥梁,组织百姓开垦。
  更要承担各种任务。
  目前的情况下,安东财政实际上全靠中央拨款。
  这还是护濊军其实不需要国家掏腰包的情况下——护濊军的军费,基本都是由朝鲜、真番、韩国以及扶余等藩国贡献、摊派。
  而着对这些王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有着汉朝爸爸保护和撑腰,各国都只需要维持最低限度的军队,甚至真番干脆都取消了军队,只保留官吏和衙役以及部分武装。
  其他的人,统统出口到了安东“创汇”。
  真番王刘忠汉,得意洋洋,自诩自己聪明才智天下第一。
  但这样的模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