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前崛起-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好东西就收集起来,结果发现胡麻取纤这种工艺在这种二麻身上用不了,这东西的纤维和皮粘得很紧。用手撕可以撕成一条条的纤维,不过每条纤维上都带着皮。这就造成了它搓成的麻线会很粗。估计这也是它没有取代胡麻成为后世农作物的原因。

    不过现在没有胡麻,只能临时用它。手撕就手撕了,慢点就慢点了。缴丝的工艺不会,那就一段段用手搓吧。女孩子做这个比较有天份,那就女孩子负责搓丝,男的出去寻找这种灌木,折回来撕皮。

    搓出来的麻线比较粗,像铅笔芯大小。除了裤衩外,王川准备用这东西做个网。小溪里的鱼经过几天筐子的祸祸,估计快没有了,捞鱼的小孩在溪水里呆的时间越来越长,捞得鱼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小。做成网之后,虽然不能去大河里面捕鱼,但它可以更彻底的把鱼赶尽杀绝,二来还可以用来网鸟或者做陷阱扑其他小兽。在小溪没有鱼后去祸祸其他的动物。

    除了搓丝之外,王川还用搓了些绳子,或者说这才是他收集这些二麻的正经用途。搓成绳子后,成年人手指粗的绳子可以吊起两个他这样的小孩,再搓得粗一些,做成绳套或者其他陷阱,想必一般的食草动物就挣不开了。

    这些绳子可以交给大人们用,顺便教他们几个下套子的办法,希望他们学会以后就不用跟着野兽后面傻跑了。

    织布太麻烦,王川的内裤是用打毛衣的方式织出来的。在这个平均主义是世界里,因为麻线有限,他还不能光明正大的织,只能在夜间的篝火下偷偷地织。虽然那个时候大家都会很好奇的看着他拿着两根棍子和一团细线又在搞什么新花样的,他也给他们解释自己在织裤子,但他就当自己在偷偷地织就是了。

    如果问王川织过毛衣吗?他会说看人织过。织毛衣的过程说透了就是一个把麻线缠绕到一个平面上的过程而已,如果不计纹路,不计样式,只计大小的话,多试几次也就会了。

    奋战了两个晚上后,部落第一件衣服终于穿到了王川身上。这是由一大一小两片三角形的布片连在一起,最后绑到腰上的裤子,简言之就是三角裤。穿上之后的感觉还是有些扎,不过王川觉得他能够习惯这种感觉。扎的时候想想光着的风险就行了。

    部落的众人对王川的这个发明表现的相对淡然,只是他穿上裤子那天,他的屁股被人摸了无数次……

 第5章 陷阱和网兜

    裤子的出现在部落里并没有形成风潮,连在孩子当中也没人进行模仿。一来二麻的数量有限,麻线难搓。二来,吃的问题再次笼罩孩子们的天空。小溪里的鱼终于到了快捞不到的地步了。

    这一天两个下水的孩子又弄坏了一个筐,从早上到太阳过午,结果只捞到可怜巴巴几条小鱼。然后孩子们就不淡定了,搓绳捆线的工作做得马马虎虎,眼睛不断往山野里望。

    有时候人陷入困境很难走出来就是陷入了这种循环。比如缺少吃的要急着找吃的,急着去找往往效率不会太高,等找到足够糊口的吃的时候,人已经开始困倦了,休息一下把精神养回来,吃的又没有了……

    部落的情况是,没有合适的工具不能找到更多吃的,没有更多吃的就得花更多时间去采集捕猎,时间花去采集捕猎了就没有办法改进捕猎工具,没有合适的工具就找不到更多吃的……

    这是一个很难破解的环,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几百万年里寸步不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火的出现,让人类在夜晚得以思考和改进工具,人类才在火光的照耀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才在几万年的时间里开始统治地球。

    王川从部落的语言习惯和使用工具的习惯分析,现在这个社会应该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了。如果细究部落会用火却不会保管火种的问题,有石器还只是会追着野兽跑,不会设陷阱这样的问题,从地理上来说或者从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上大约可以找到答案。

    从地理上说,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是太河流域,但这里的位置偏南,如果此后的地理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话,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更靠近太江流域。岩洞不远的大河再流几百里就是流进太江的。也就是说,这里其实是这个时代的边远地区。部落比较落后也是正常的。

    而从社会的基本形态看来,一个社会中各阶层存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其实十分普遍,人类开始登上月球的时候,亚马逊森林都还存在着原始人呢。这个边远的小部落落后于主流的社会情况一点也不奇怪。

    现在哪怕王川让他们常规的用上了火,编织了筐子可以让他们带更多的东西回来喂养孩子,帮他们打磨了好棍子让他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捕猎,但是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让他们改变思维,让他们从困境的圈子里钻出来。

    要让他们从原来的生活习惯中走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还要一刻不停。

    王川开始试着织网。不过考虑到织网的时间要比较长,麻线的数量不太够和孩子们的工作情绪开始懈怠等问题,他决定先织几个用料少的网兜。

    小溪里的鱼应该是还有的,只是经过这几天筐子的祸祸,密度降低了。毕竟筐子的效率和口径有限,不可能把这些鱼赶尽杀绝。如果用大口径一些的和滤水更快的网兜,说不定还能深捞一些,可以解决一下燃眉之急。

    编织网兜没有其他窍门,先找一根大小合适的生树枝弯成一个圈,弯圈的时候用火烤一烤,这样成型圈子会固定下来。固定之后,再用麻线绑一下就完美了。弯好的树圈挂起来,麻线弄成一段段对折绑在树圈上,两厘米左右一根,绑好麻线就把竖下来的麻线隔着两厘米两两打结就行了。这是古老的结网法,工序并不复杂。

    教会了几个听话又手巧的女孩子之后,这工作就交给了她们。自己带着剩下的麻线,跟阿母要一把干果,带着其他不想再搓麻线的男孩子去折竹条或者树枝去。前两天晾晒粮食的时候不是有很多雀鸟和松鼠来过抢掠吗,今天就是它们付出回报的时候了。

    在有弹性的竹条或者树枝上绑上细线,打活结绳套,麻线中间绑上小木棍定桩。在合适的泥土地上,插紧拉弯,用圆拱卡桥定桩,放上两个踩踏的小树根,把绳套拉好后放几颗果子在踩踏的小木根下,一个简单的绳套陷阱就设好了。

    一个孩子伸手去捡果子吃,只听到piu一声,手就被套在麻线上了。这个检验做得很好,拿竹条抽一下作为奖励。敢哭再抽一下。

    复原了这个索套小陷阱,去下一个地方。没有经过人类枪炮洗礼的鸟雀完全不知道人类的凶险,估计在它们看来人类和山羊也没什么区别。在下一个索套还没有布置好的时候,身后又是piu一声响,一个鸟雀猛然扑拉翅膀的影子便出现在刚才下套的那个地方。孩子们只愣了一秒,便有四五个人扑了上去,那只可怜的鸟便连肠子都被压出来了。

    小陷阱放了一圈下来,太阳已经偏西了。回到洞口的时候,网兜也结得差不多了。王川做了一个收尾之后,就绑上一根长棍子下了小溪。试用新工具还是得自己来,那帮野孩子做事没有一点分寸。藤筐弄坏了就算了,这网兜花的时间不少,弄坏了会让人心疼死。

    事实证明网兜还是有效果的,花了半个多小时,王川又捞了十多尾二三指大小的鱼,个别有小孩巴掌大小。太小的就捞不到了,小鱼会从网兜的网眼跑掉。他发现越往河口走鱼越多,想必是有鱼会从河流中回游。在一个靠近河口的小水潭里,他还捞到一个脸盆大小的乌龟。乌龟在小溪里很罕见,因为这东西跑得慢,小溪的水也不深,几乎不能在这些孩子手里存活,想必这龟也是从大河里游进来的,那条大河物产应该极为丰富。不过想起阿母一再的嘱咐,捞到乌龟之后,他就往回走了,没有再往河的方向走一步。

    前面那条河后世叫叶原河,离岩洞不到两公里的距离。后世的那条河王川熟悉,他常常去河边散步。那时候那条河因为上游不少水库拦截,一年到头都是枯水期。鱼几乎没有,有也没有人敢吃。因为那条河几乎就是县城的下水道。

    不过现在这条河和后世是完全不同。现在这条河水面宽达百米,两边芦苇遍布,灌木丛生,沼泽水洼不计其数,天知道河水会有什么东西?这个年月,河里跑出一只史前恐龙来他都不会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