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
好狠心的女人,那一巴掌打得卢黑豹脸上火辣辣的痛,可是方才周身那种触了电似的感觉仍然余味无穷。他真没想到,女人能这般让人受用、**。
这天夜里,卢黑豹做了一个梦。梦里梅子又来了。她脱光了上身,肌肤光滑细密、柔软,热乎乎的。他的手一触到那两个奶头,向上向下反复的抚摸着,突然感到周身着火一般,灼烧难忍。他紧紧抱住梅子,口里叫道:“梅子,梅子。”他只觉胸中腾得生起一团火,血液汹涌,浑身抽动,一股从未有过的滋味涌上心头……
他醒了,用手一摸裆里,湿乎乎粘糊糊的一片。原来他遗精了,只觉一阵脸红。
从此他更加思念梅子了。由于胡在耕不在家,一个光棍汉去找一个女人害怕乡党背后说闲话,他几次想去找梅子,都不好意思去。虽然相见的机会太少,但隔三差五能看上一眼梅子,他也觉得心里乐滋滋的。
与张家河只隔一道崖的崔家格,沟道宽阔,住着二十来户人家,沟里有座娘娘庙。传说每年王母娘娘都要回娘家一次,每次都骑着毛驴要在庙里歇一晚。每当春暖花开之际,月明星稀的夜晚,夜深人静时分,就会看到一头毛驴没有人骑,却走得大汗淋漓。然后走到庙里住一宿,第二天鸡叫前又走了。那就是王母娘娘骑的毛驴,只是人们是凡夫俗子看不见王母娘娘金身而已。据说小庙里的娘娘泥身特别灵验,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四季香火不断。
小庙旁边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这条路便是著名的孔垅镇商道,南边连着省城武汉,北边直通江西、安徽等地,途经九江、黄州,商贸特别繁忙。孔垅镇又是商道的中点站,服务业兴旺发达,几乎家家有生意可做,旅馆、饭馆、烟馆、赌场,烟花巷应有尽有。驰名湖北的热干面,鄂东的清汤饺子,下新酸菜炒野鸭,各具特色。
小庙前边是一个大场子,是当地物资交易的场所。各类名贵小吃;日用百货,上到布匹衣料,下至针头线脑,无所不有,琳琅满目。不幸的是,商道上经常发生土匪打劫的事。
这天又发生了一起土匪打劫江西商队的事,死了十几个人,那场面真令人目不忍睹。听说官府派人来调查此事,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看稀奇。孔垅镇人头攒动,空前的热闹。
官府派来的是两个保安大队的黑狗子,年纪都在三十岁上下,斜背着盒子枪,耀武扬威。一个问张几句又问王几句,一个拿着笔和本子做着记录。
卢黑豹只觉得好笑,心里话:“敬龙王给菩萨烧香——找错了庙门。”原来他是那场撕杀唯一的目击者。
前天,听说后晌有一个江西下来的马队,带的全是贵重皮货从这里经过。卢黑豹异想天开地想拣点便宜,吃过晌午饭便潜伏在商道旁的蒿草丛中。
夕阳西下,将近黄昏,马队终于出现了,由北向南疾驰而来。共有十八匹骡马,十八条彪形大汉。个个漆黑脸膛、铜铃眼、黑茬胡子,背长枪、挎大刀,凶神恶煞一般,样子比土匪还厉害。
这样的人卢黑豹见得多了,看起来像个鸟鹞子,实际是个“姑姑等”。他瞄准最后一匹大白马。他要轻取挂在马脖子上的钱囊。
突然,“叭”一声枪响,紧接着枪声大作。后边又杀来一支马队,个个光着膀子,如同下山猛虎,边打枪边向前冲杀。
土匪来了,卢黑豹吓得急忙隐没在蒿草丛中一动不动。
那些商人也不是好惹的,立即停止前进,拉开架势和土匪厮杀。那些马匹都是训练有素的,它们卧倒在地做掩体。商人向土匪射击。
土匪被强烈的火力压了回去。
土匪虽然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但眼前是片开阔地,被商队的火力死死封锁着,不敢向前一步。这时从土匪的马队中冲出一匹枣红马,此马一人多高,头至尾长过丈,膘肥体壮,四蹄如柱。它像有灵性,专拣子弹的空档前进。快到商队阵地时,从马肚子底下翻出一个人来,端坐在马背上。此人年纪三十岁左右,头大如斗,紫红脸膛,鼻直口阔,满脸大胡子,穿一件银白色的袍子。只见他从腰间拔出双抢,左右开弓,把商队密集的火力网撕开一条口子。
土匪趁势杀了下来。商队的防线被突破了,十八个人死的死,伤的伤,七零八落。土匪人多,三五个人围着一个商人朝死里打。其余的土匪,专抢活着的马匹和商队的东西。
商队的人无一幸存,财物被洗劫一空,只有一匹尚未断气的马在血泊里挣扎,工夫不大也死了。
自从来到鄂东,卢黑豹第一次目睹土匪如此凶残地杀人劫货,不由得胆战心惊。
他认识那个骑枣红马的土匪,他就是土匪头子座地虎王焕庭。在大别山莽原有三只虎,座山虎许光头、平原虎费阎王,座地虎王焕庭,座地虎王焕庭是这三只虎中最厉害的一只虎。
卢黑豹和崔奠明一起喝茶,悄悄地问:“奠明哥,你说他们能不能查出谁是杀害商队的凶手?”
崔奠明看了那两个人一眼:“两个草包;能把这事查出来也叫本事。明摆着,谁都知道这事是土匪干的,他们谁敢查;就是能查出来还害怕丢了小命。”
果然那两个黑狗子问了几个人后,宣布那场厮杀是由于商队内部伙拼所为,责成附近每村各派十个人将死人掩埋完事。
无论商道有多险恶,卢黑豹照旧干他的事。他和那些土匪也算是朋友,一旦两相遭遇,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
下章预告:第5章目睹打劫书喃大家看也看了,还希望各位给我扎起,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只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才是我更快更新的巨大动力三。
上传一篇外篇:
黄梅文曲戏详细介绍(詹玮/文)
所属地区:湖北?黄梅 文化遗产名称:黄梅文曲戏 遗产编号:Ⅳ—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湖北省黄梅县 遗产级别: 联系方式:
湖北省黄梅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古代是川陕通往京城的茶马古道。总面积19。86万公顷,辖12镇4乡,518个村,总人口975517人。
黄梅文曲戏源于宋、元,盛于明、清,尤以民国为最。黄梅文曲戏目前流传地主要是湖北的黄梅、广济县一带。黄梅文曲戏是戏剧的一种,在流传地习惯又称“小调子”、“调那”、“采子”、“梅子腔”等,具有元杂剧的遗痕。唱腔属联腔体,由众多的曲牌连缀而成。从内容上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曲子以《前月调》、《后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在剧终唱词中报剧名,一唱到底,唱词的长短句式及宫调,具有元曲、宋词遗风。保留了曲艺向戏曲蜕变的痕迹。剧目全为短小折戏,情节简单,演出时间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时演出,至今仍保持自演自乐性。做功主要在表情和行为动作上,无武打戏,表演无固定程式,旗作轿、鼓作磨、鞭作马、帐子为床。行当分为生、旦、丑。乐队分文武:文乐队以三弦为主,辅以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武乐队开场锣鼓打场子,演唱以“四页瓦”、水子(碰铃)敲出节奏。民国后由于采茶戏的传入,以东港为界,东港以北区域仍保留文曲戏的老腔老调和表演模式;东港以南区域则吸收了采茶戏的某些特点,但从根本上还是以文曲戏调式及表演形式为主。
黄梅文曲戏是湖北黄梅县丝弦小曲中地方色彩鲜明,音乐丰富表现力较强的一个品种。它是在黄梅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起原于黄梅南部平原湖区渔歌、小调和打硪歌。
黄梅文曲戏的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又叫“板唱”,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庭院居宅,有一条板凳就可以演唱,有一人清唱(自拉自唱),二人对唱(男兼奏胡琴,女兼操牙板),三四人或五七人分角色演唱,演员兼奏胡琴、四胡、月琴等。于民国初年搬上舞台,逐渐形成戏曲。这样台上的戏曲形式唱些大本头戏,台下的曲艺形式唱些小段,形成简便随时可唱,从此文曲即以曲艺与戏曲两种不同形式并行不悖地向前发展。均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黄梅文曲戏1986年列入《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四集,后又选入《中国曲音乐集成湖北卷》,为全国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于1988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黄梅文曲戏为活跃山区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陶冶情志、扬善抑恶、寓教于乐中教化群众。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文曲戏受到了严峻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元文化的渗透,信息网络、电视普及,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加上黄梅文曲戏传承人过世的或年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