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此时的心绪,她是能清楚的体会。
当初在曹操那里,虽说整日被曹操胁迫,皇位却始终没有受到威胁。
可如今到了洛阳,刘辩同他都是汉室血脉,而且他这个皇帝,还是当年董卓废掉了刘辩,私自拥立的。
而今刘协依然只是个挂名的皇帝,可刘辩却是坐拥数十万大军,执掌着一方疆土的豪雄。
与刘协相比,刘辩着实更应该做大汉的皇帝。
扭头看了董妃一眼,刘协一仰脖子,将盏中的美酒再次饮尽。
站起身,他双手负于身后,仰脸望着天空,幽幽的说道:“再过一些时日,朕便不再是皇帝,你等也不再是皇后与皇妃……”
“陛下!”刘协话还没有说完,伏皇后就站了起来,向他欠身福了一福说道:“陛下可是不舍皇位?”
刘协没有吭声。
眼下是在洛阳,他的身边,也都是刘辩的人。
话说的若是不够谨慎,他毫不怀疑刘辩会动手将他杀死。
最是无情帝王家。
为了争夺皇权,从古至今,帝王后裔做过的手足相残之事,早已是数不胜数。
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刘协也是晓得,他的性命持掌在刘辩的手中,而刘辩既然能成为一方豪雄,掌握着数十万大军,对他必定会是心狠手辣。
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刚入洛阳之时,他就很是识时务的承诺要将皇位让出。
刘协的沉默,无疑是已经给了伏皇后答案。
美目凝望着刘协,伏皇后轻声问道:“敢问陛下,是皇位紧要,还是身家性命紧要?”
被伏皇后问的一愣,刘协扭头看着她,轻声反问道:“皇后何意?”
“陛下手中无有兵马,当初董卓乱政,也是受那董卓所制!”垂下臻首,伏皇后先是抿了抿嘴唇,尔后才说道:“在许昌之时,曹操对陛下呼来喝去,董妃更是险些命丧曹操之手。这些,莫非陛下都忘记了?”
凝视着伏皇后,刘协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当年的一幕一幕,都在他的眼前流过。
想想自从做上皇帝,这十年来,他着实是受着董卓和曹操的胁迫,整日里都是提心吊胆。
相比于那些日子,如今在洛阳,刘辩对他是不管不问,他反倒逍遥自在。
“董卓与曹操之所以要挟陛下,只因皇权不在他们手中!”见刘协没有吭声,伏皇后接着说道:“他们要利用陛下,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今陛下来到洛阳,秦王却是从未请陛下下过诏书,不知陛下可有甚见解?”
“天下豪雄,有许多都是仰秦王鼻息!”紧紧的锁着眉头,刘协说道:“他如何还需要朕发出诏书?”
“既是如此,陛下强留皇位,若是惹得秦王恼了,将陛下诛杀,这皇位依然会是秦王去坐!”低着头,伏皇后将声音压的很低,对刘协说道:“如此一来,陛下倒不如将皇位禅让于秦王,我等夫妻只寻个逍遥所在,度过残年便是!感念陛下禅让之德,秦王必定不会为难陛下!”
伏皇后的一番话,把刘协说的半晌没有言语。
他虽是不舍皇位,却也晓得伏皇后说的没错。
与董卓、曹操不同,秦王刘辩原本就是皇室血脉,而且他早年也曾做过大汉的皇帝。
相比于刘协这个被董卓扶持上去的皇帝,在汉灵帝临终之时得了遗诏登基的刘辩,坐上皇帝的位置,更是名正言顺了一些。
要不要他这位傀儡皇帝禅让,对刘辩来说,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有了禅让一事,刘辩登基便是锦上添花。
若是刘协守着皇位不松,刘辩随意找个由头将他杀死,这天下间,便只有刘辩一人有资格继承皇位。
皇帝终究还是刘辩去做,而刘协能选择的,却只有活下去,或者死!
活下去,还能落个半生逍遥。
在董卓和曹操的胁迫下生活了十年,刘协也是倦乏了。
抬起头,仰脸望着天空,他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过了许久,才对伏皇后和董妃说道:“朕做了十年皇帝,却是眼看着大汉分崩离析,若非秦王力挽狂澜,大汉危矣!朕又如何会眷恋皇位?这皇帝,本就应是秦王去做!”
这句话虽说是刘协在思虑周详之后说出,可话自他的口中讲出,让人听着,总觉着十分落寞和辛酸。
天下,是讲求实力的天下。
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始终只是个傀儡皇帝,若是再没有点识时务的眼里介,想要活下去,都将会是一种奢望。
刘协与伏皇后和董妃的对话,在一天之后传上了嵩山,传到了刘辩的耳中。
听完前来报讯的卫士将他们的话一一复述完毕,刘辩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向卫士摆了摆手。
卫士抱拳躬身退了下去,刘辩扭头看着站在一旁的庞统和徐庶,笑着对他们说道:“元直、士元,那刘协想来还是有些不舍皇位!”
“虽是不舍,可他却是晓得,身在洛阳,这皇位终究会是殿下的!”面带笑容,庞统说道:“殿下南征北战,莫非会将皇位拱手让于他人?”
“士元所言不差!”嘴角带着笑意,刘辩眼睛微微眯了眯说道:“与人做嫁衣,本王可是不会去做那等蠢事!”
说完这句话,他扭头看向徐庶,开口问道:“那诸葛均,元直如何处置?”
“回禀殿下,臣下请他暂住寿春,待到日后殿下再次下令,才赶赴辽东!”抱拳躬身,徐庶连忙应了一句。
“元直何意?”眉头微微一拧,刘辩语气中流露出一丝不快,对他说道:“本王之意,莫非元直未有了然?”
第1213章辽东对峙
站在刘辩身旁,徐庶微微躬着身子。
见他脸色很是难看,徐庶神色很是坦然的说道:“殿下意欲借辽东人之手诛杀诸葛均,臣下心中悉数了然!”
眼睛微微眯了眯,刘辩冷冷的问道:“既是了然,因何还将那诸葛均留在寿春,不让他即刻前往辽东?”
“诸葛均不可杀!”抱起双拳,徐庶对刘辩说道:“至少眼下不可杀!”
凝视着徐庶,刘辩眉头微微拧起,有心要追问不杀的缘由,却并没把话说出口。
被刘辩盯着,徐庶保持抱拳躬身的姿势,接着说道:“诸葛均前来投效殿下,必是那诸葛亮之意。殿下也是晓得,诸葛亮之兄诸葛瑾,而今正在江东,那诸葛亮不欲投效殿下,必定是心中别有他想。诸葛均来投殿下,一门兄弟,各投一主,为的不过是保住诸葛氏命脉!”
“元直既是晓得,因何说那诸葛均不可杀?”徐庶说的这些,正和刘辩的猜想相互印证,他很是不解的看着徐庶,又追问了一句。
“诸葛均前来投效,殿下若是要他即刻前往辽东,高丽王眼下兵锋正盛,如何会相信一个汉人?”抬头看着刘辩,徐庶说道:“他去到高丽军营,未被当场诛杀已是造化,假若高丽大军失利,即便辽东军未有将之俘获,高丽王也必定会将他当成细作诛杀。由此推算,诸葛均必死无疑!殿下寻思得这些,天下豪雄又有几人看不出端倪?殿下即将登基称帝,若是因此受豪雄们腹诽,着实是得不偿失!”
徐庶的一番话,把刘辩说的也没再言语。
想要招揽诸葛亮,为的便是断了那刘备的后路。
却不曾想,徐庶到了隆中,竟是连见都没见到那位传说中的卧龙先生!
“元直!”胸中的气恼平复了一些,刘辩向徐庶问道:“以你看来,那诸葛亮意欲投效何人?”
“江东孙氏,虽是偏安于长江以南,却是多有雄才!”见刘辩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徐庶说道:“诸葛亮前去投效,必定不为重用。曹操如今赶赴辽东,虽说爱才,且大军战力早不如前,可他麾下谋臣、武将多如牛毛,诸葛亮前去投效曹孟德,倒不如前来投效殿下!至于荆州刘表、蜀中刘璋,虽说麾下兵马不少,却都是难成大事之人,断然入不得诸葛孔明之眼!”
简单的几句分析,就断了诸葛亮可能投效的几处豪雄,刘辩听着,却是满意的点着头。
对这段历史还算是了解的他,也是晓得,诸葛亮没有前来洛阳,不久之后必定会投效刘备。
以皇亲之命坑蒙拐骗多年,刘备始终没能发展起自家的力量,得了诸葛亮,便是如虎添翼。
大秦军队届时南征,也是会多了几分困难!“
“诸葛孔明所欲投效着,乃是而今身在荆州的刘备!”刘辩没有吭声,徐庶接着对他说道:“刘备身旁虽是有关、张二人,却并无智虑之士,整日只是做出敦厚贤良之状,诓骗天下群雄!”
听着徐庶说的话,刘辩不住的点着头。
他对刘备,始终没有好感。
曹操虽说狡诈,毕竟还是个真小人。
仅从他当年对陈宫说过的那句“宁叫我负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