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中华军待遇丰厚不仅仅针对普通士兵。军官们的薪饷也是普遍偏高,报考进入军校后,尚未毕业领着准尉军校的时候,每月就能够拿上二十圆的补贴。毕业后进入部队服役,授予少尉军衔后,基本薪资已经是三十五圆。
一个少校,其每月基本薪资是一百圆,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换算成英镑的话是大约四百英镑,而四百英镑别说是在中国了,就算是在当代最发达的英国伦敦地区,这也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了。
上校则是年薪约三千圆左右。
等到了将官在个层次,比校官又是大幅度提升,比如说陆军少将,其年薪高达五千圆,而中将的基本年薪则是八千圆。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薪资只是基本的级别薪资,也就是到了这个军衔就有,此外还有职位薪资,上前线的话还有战斗补贴等。
而目前中华军正处于战争当中,基本上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能够拿到最高额度的薪资, 比如一个少校营长,每个月拿到手的基本有一百五十圆左右。
而到了施清瑄这个层次,位于前线带兵打仗的他每年可以到手大约一万多圆的薪资。
当然了,人家施清瑄不仅仅有军人的薪资,他还有贵族爵位的年俸,目前以侯爵爵位的话,可以领到每年两万圆的爵位年俸。然后打了胜仗林哲也经常给他赏赐,战马,豪宅,书画古玩等等基本上都有。
以施清瑄目前的权势地位,哪怕是一毛钱不贪,只靠正常收入的话,每年也能够入手四五万圆以上。
这个份额比文官那边多多了,要知道文官的一把手,也就是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他的一年各种正规收入也就一万五千上下,而各部大臣以及各地的省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抚们,年薪大约在一万上下。
因此不管是从收入上还是政治以及社会地位上,中华帝国里的军人尤其是军官们是明显高于文官的。
而这种情况也不是中华帝国的单独情况,历朝历代开国时期,武将们的地位总是会高于文官们,只有当王朝进入中期后,文官们的政治地位才会逐渐起来,然后慢慢压倒武将,造成文贵武贱的现象,而每当到了这个时候,距离一个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宋元明清历代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军人的社会地位高了,自然也就会吸引更多的学子投身军旅,而这两年,尤其是1858年后众多学子踊跃报考海陆军的两所军校,也和中华帝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有关。
虽然现在的科举还叫着科举的名头,但是考中会试的士子以及是不可能和明清时代一样一步登天,直接当县令主政一方,往往是要从最低级的科员坐起,只有极少数的优秀者才会担任一些副科长之类的职务。
而这些职务放在明清时代那就是所谓的不入流,顶多也就是九品而已。
起步低了,而且要考科举也不容易,所以很学子干脆就是报考军官从军了。
有了大量的士兵以及军官,才让中华军扩军变的快速而顺利,当然了,钱财以及军械更是支撑中华军扩军的基础。
财务方面,中华军掌控了整个江南地区,然后广东福建浙江安徽又在手上,再加上中华帝国执行全新的税务体系,把财政权力收回了中央,同时扶持工商业,使得中华帝国的税收大幅度增加,现在的满清以及太平军和镇胡军还有湘军等势力全部加起来,其税收都没有中华帝国的一半。
军械方面依靠林德机器厂和金陵兵工厂,已经是逐步能够自给自足,这两大兵工厂内的工人加起来足足有两万多人,如果算上为海军制造军舰的上海造船厂,为军工提供钢铁的江南矿务公司以及其他的做配套的中小企业,为中华军提供军械服务的直接以及间接厂商足足有二十几家,从业人员达到三万人以上。
军械,财政以及军训部这三大方面的发展,才是中华军扩军的原因所在。
而这种便利是国内其他势力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林成庭所不敢奢望的,他去年几乎把江西搜刮了个底朝天,但是一年的税收也不足一千万两而已,而且很多都是实物税,比如粮食,布匹之类的。
林成庭想着自己为了扩编几百人的一个步兵营都得到处凑集军费,然而中华军那边却是一个师又一个师的扩编,就是感觉到前路是黯淡无光。
如今听闻中华军进攻湖口,不管中华军那边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他们进攻湖口,但是他们进攻湖口就代表和,中华军已经开始西进,后续自己所需要面对的敌人已经不是太平军,而是中华军了。
可是自己手底下满打满算才三万不到的新军,靠他们能够挡住中华军的西进吗?
对此,林成庭保持相当悲观的态度!
但是挡不住就不挡了吗?不行,绝对不行,林成庭也是一个有着属于自己骄傲的人,他和林哲交手多次,虽然每次都是战败,但是他并没有甘心,反而是一次又一次的东山再起
没有人能够把自己打到,哪怕是中华军也不行!
“派人去长沙,告诉那边中华军已经开始西进,让他们看着办!”林成庭摇了摇头不去乱想太多,很快就是做出了决断,先把消息通报给湘军的曾国藩那边。
他相信曾国藩只要没犯傻,就会知道该怎么做,湘军会来增援,他们必须来增援。
林成庭没信心挡住中华军的西进,难不成他曾国藩就有了,开玩笑!
如今林成庭和曾国藩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林成庭完蛋了,下一步完蛋的就是他曾国藩,而这等关系甚至都不用明说,大家都是知道的。
要不然之前镇胡军为什么会和湘军这么默契的合作,不就是想要先合力把盘踞在九江以及南昌的太平军给干掉了,然后再联手对抗中华军的西进吗!
当然了,林成庭也没把全部希望放在湘军的增援上,谁知道曾国藩会不会犯傻,而且湘军就算要来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的,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够抵达九江呢。(未完待续。。)u
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还会再回来的
“让水师立即封锁番阳湖进出长江的航道,然后让第八团支援湖口,再给部队传令,我要三天内登上九江城的城墙!”林成庭很清楚,湖口虽然很重要 ,但是再敌军主力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下,他对能否守住湖口保持悲观态度。¥℉,
他现在只希望湖口那边能够多拖上几天,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把九江拿下来,然后依靠九江打一场防御战。
同时也必须彻底封锁潘阳湖的入口,绝对不能让中华军的舰队给闯进来,要不然的话到时候就不是九江得失,而是整个江西的得失了。
因为一旦让中华军的海军顺利通过潘阳湖入口,进入潘阳湖后,以中华军海军的强势镇胡军所属的水师根本无法抵挡他们,到时候人家海军的船只搭载登陆部队喜欢在那里登陆就在那里登陆,甚至绕过九江直接攻打南昌都是有可能的。
得到了林成庭的传令后,镇胡军的水师也是快速行动了起来。
镇胡军的水师里的船只都是中式的硬帆船,和湘军水师基本没什么差别,林成庭自己也想和中华军的海军那样搞一些蒸汽炮舰来啊,但是他连蒸汽机是啥都搞不清楚,外头买又没不到,就算能买到也无法通过长江送回来。
所以镇胡军的水师船只依旧是老旧的中式硬帆船,而他们也知道只靠自身无法抵挡中华军的进攻,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是直接封锁潘阳湖进入长江的入口。
把满载砂石的船只直接沉江,然后拉上好几道的拦江铁索,以求把航道彻底堵住,来一个出不去进不来的局面。
而当中华海军的第二炮舰支队的几艘船只抵达湖口后,发现进入潘阳湖的入口航道被堵塞。气的差点骂娘,虽然用的具体方法不太一样,但这不就是年初自家海军打算在江阴使用的蔽塞作战吗?
年初面对英法联军的庞大舰队,中华帝国的海军就和现在的镇胡军水师一样,连抵抗的信心都没有,直接被动依靠岸防炮台来抵挡。都打定了主意如果江阴炮台守不住的话,海军的大部分船只都得沉江用以堵塞航道,不让英法联军的舰队抵达南京城下。
但是上半年中华军的岸防炮台表现相当不错,尤其是吴淞炮台那边的密集火力让英法联军的舰队吃了不小的苦头,后来尝试冒险去江阴的时候发现江阴那边也有炮台,而且火炮比吴淞炮台更多的时候就是直接打消了依靠舰队直奔南京的打算。
所以海军的闭塞作战计划没机会得以实施,但是那里会想到,竟然会在九江这边看到敌人也用这一招。
看着主航道里的铁索以及沉船,领队的一个海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