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进家门。他的妻子就是先迎了上来,冯宝才一边把手中的米袋递给她,一边道:“去的晚了。那个宝丰大厂没能进去,不过我又是找了一个工地。这一次估计能够干上大半个月了!”

他的妻子听罢,虽然露出一丝轻松之色。但是神情间依旧可见担忧!

冯宝才一边换下又臭味又脏的衣服,脑海里却是想着,虽然这一次运气好找到了能干的就一些的活,但是也不长久,而且这么打零工的收入实在太少要养这个家实在太难了,自己还是得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冯宝才想着怎么样才能够找到一份薪资可以养家,同时又稳定的工作时,同样是在商贸区里,不过却不是新开发区里的贫民窑,而是商贸区的金融商贸汇集之地:原英租界的外滩大道上。

林申边坐在上海纺织公司总部的三楼办公室里,放下手中的毛笔,叹了口气起身走向窗外,这一次的事故报告可不好写,一个处理不慎恐怕自己都会被波及,宫务厅财务处的人可不会轻易把这一次遭到高达上万两银子损失的事故轻轻放过。

带着忧愁的目光看向窗外,窗外的外滩大道上的路灯已经亮起,把整个外滩大道照的通明透亮,而大路上不时驶过同样撞上煤油灯的马车。

商贸区成立后,商贸区政府大力推动市政建设,除了修路架桥外,一部分公共市政设施也是在建设之内,比如说外滩大道的休整,路灯的架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煤油灯的使用价格高昂,商贸区政府不愿意承担巨额的开支,再加上外滩大道上的都是各大洋行,商行等企业的总部机构驻地等,一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所以这些路灯的开销实际上是由外滩大道上的各商家共同出资承担的。

外滩大道之外,则是诸多码头,左边是以往林氏商行的老合作伙伴信德洋行的私家码头,而上海纺织公司外面的,自然是属于上海纺织公司的码头。

黄浦江边上的诸多码头上停泊着大量的船只,有些是风帆船只,而有些则是蒸汽动力的船只,夜灯之下大量码头的装卸工人依旧在忙绿,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或者是把码头上的货物装到船上去。

码头外,依旧是灯光练练,那些都是江面上的船只上的灯光。

“这商贸区的发展是越来越大了,不过这竞争也越来越大了!”林申边思索着,因为这一次事故,第五非常的投产恐怕又有延后几个月了,一旦完不成预计的订单,恐怕那几个合作伙伴就要转头去找其他几家缫丝厂了。

自从林氏商行率先在上海开办了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后,其丰厚的利润让各大商行们如同问道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几乎是一拥而上。

短短数年里,上海商贸区里的大小机器缫丝厂就已经达到了四十多家,其中雇工超过五百人的大厂就有十三家之多,仅仅是生丝行业自身从业人员总数超过了三万人,同时还带动了其他行业,又创造了至少两万人以上的就业岗位。

仅仅是看从业人员和带动的就业岗位而言,生丝产业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商贸区的支柱产业。

而商贸区内众多机器缫丝厂生产的厂丝凭借较为低廉的成本,优良的质量迅速挤占了土丝的市场份额。

不管的内销市场还是出口市场上,厂丝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面对商贸区里的厂丝激战,浙江、江苏两省的土丝产业被迅速击垮,比如说浙北地区里的湖州,这个地方原本是生死产量最大,同时质量也是最好的地方,清朝某一段时期里,朝廷一度限制湖丝的出口。

但是在商贸区厂丝的质量和成本优势面前,湖州的诸多生丝手工作坊迅速倒闭,要么无法翻身,要么就是和其他生丝商行一样,干脆跑到商贸区去开设机器缫丝厂。

同样的还有江北的南通,这个地方也是土丝的主要产地,但是也是受到了一江之隔的商贸区厂丝的大力竞争,以至于短短数年内众多的手工作坊倒闭,工人失业。

今年上半年上海出口的将近八万包生丝中,有六万包都是商贸区内生产的厂丝,只有两万包才是其余各地转口到上海的土丝。

而包含生丝和土丝在内,预计今年上海的生丝出口总额就能高达六千万两,紧紧按照5%的出口关税税额,就能为海关直接带来了三百万两以上的出口税。

同时商贸区政府还会从各缫丝厂直接征收营业税,而这个税额预计高达五六百万两银子以上。

也就是说,仅仅生丝这个产业,每年就能够为中华帝国贡献上千万的税收!

之所以税收那么多,主要是因为税收制度的正规化,商贸区可不是其他清廷统治下的区域,对商业税不重视或者说轻视。

根据中华帝国目前实行的税收制度,把前清的诸多乱七八糟的税、捐之类的统一规划,为了不影响广大民众,尤其是普通农民的生活,其面向农民的税收额度参考前清时代,也就是说田赋税和前清时代差不多,变化不大。

但是厘金制度却是进一步发展,最后被细分份诸多税种,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营业税,不管是零售业还是服务业又或者是生产行业,都需要缴纳税额不等的营业税。

而这种税收制度实际上在商贸区已经早就实行了,商贸区内的企业是需要根据营业额缴纳比例不等的税收,受到政府扶持的重工业,其优惠力度比较大,税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之间。

比如说受到军方和政府重点扶持的林德机器厂,该厂的税额只有百分之一。

但是轻工业,尤其是生丝产业,由于利润非常高,所以税率是比较高昂的。

厂家生产出来的生丝,按照出口价直接征收货值百分之十的税收,也就是说生产出来一一包生丝,出口价是三百五十两的话,那么就会对缫丝厂直接征收百分之十,也就是三十五两的税收。

这还不算完,这些货物被洋商购入后,出口环节里又会征收百分之五的出口关税。(未完待续。。)u

第一百七十五章 生丝产业链

在生丝产业里收税收的这么多,除了生丝产业自身的发展外,也和商贸区对走私打击的非常严厉有关。←,

为了控制走私,商贸区方面要求从事生丝产业的商行,公司,厂家的相关交易都必须报备,同时上海生丝商会为了控制生丝价格,抬高生丝的出口价,为整个生丝行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也是严苛控制商会成员的每一次生丝交易的价格并备案。

而商贸区的执法部门也是严格监控这些交易,要知道这年头的生丝交易都是大宗交易,尤其是缫丝厂和洋行之间的出口贸易,那都是一次性几百包甚至几千包的大交易,按照每包生丝价格三百两到四百两不等的价格,其每一次交易的金额都是少则数万两,多则数十万甚至百万两银子。

以上海纺织公司为例,四月份向信德洋行、怡和洋行等四家洋行交货总数四千包上等厂丝,交易金额高达一百四十多万两银子,收取的货款就有四十几吨白银。

如此大宗交易很难逃脱商贸区执法部门的监控,要知道商贸区为了保证生丝交易的规范,同时确保生丝产业的税收能够收上来,可是在工商处下面专门设有‘生丝监督科’,别的不敢,就专门盯着各大洋行、商行的生丝交易。

如此也就导致生丝产业里,其税率可以说是比较重的,普遍达到了百分之十以上,但是尽管如此,留给洋行、国内生丝厂商的利润空间还是非常大。

这从众多资本雄厚的商行一股脑的继续投资建设机器缫丝厂就可以看得出来。里面的利润还是相当丰厚的。

作为皇家产业的上海纺织公司,这几年来已经先后投资兴建了五家分厂。其中四家分厂已经先后建成并投产,如果说里头没有丰厚的利润。上海纺织公司也不会投入巨资,再兴建第五家分厂了。

只是想要发财的也不仅仅只有上海纺织公司一家,从事生丝行业的富豪家族多了去,以前的林家不过是其中一家而已。

厂丝大行其道后,众多商行,尤其是传统生丝商行迅速放弃了手工作坊的模式,转而投资兴建机器缫丝厂,比如说之前冯宝才去应聘的宝丰缫丝厂,就是由湖州的几家大生丝商行联合投资兴建。

众多的缫丝厂一股脑涌现出来。尽管他们的货物还不愁销路,但是彼此的竞争也是越来越大,其中对少量优质出口商的争夺也是比较严重。

虽然说每年到上海收购生丝的洋行多不胜数,但是其中也有好有怀,有些是大商行为了保证稳定的货源,和国内的生丝商行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一般给予的价格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