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要让他们知道,我林申边的手段并不比那位秦申云差多少!

林申边,林氏商行的诸多大掌柜们一样,他林申边也是十几岁的时候就在林氏商行里当伙计,慢慢做到管事,历任林氏商行湖州分行大掌柜,宁波分行大掌柜。

1853年后,林氏商行的产业重心全部移往上海,时任上海分行大掌柜的潘立宣也是越来越权重,1855年成为一跃成为了林氏商行大掌柜。

而秦申云也是节节高升,先兼任过林德机器厂总经理,然后兼任林氏商行上海分行大掌柜。

今年初林氏商行全体纳入宫务厅财务处,林氏商行作为一个整体被拆分,其上海分行的诸多业务相继**,秦申云转而担任林德机器厂总经理,而林申边则是被委任为上海纺织公司总经理。

而之前秦申云身为林氏商行的上海分行大掌柜,不仅仅打理林德机器厂,实际上各家缫丝厂,上海造船厂也是归属他打理的,其人的管理风格受到了浓厚的西式企业熏陶,而且手段非常严厉,在林氏商行内部里可是有着赫赫威名。

现在林申边**负责林氏商行内的所有生丝产业,担任上海纺织公司的总经理,他并不愿意让下面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手段软弱的人,比以前的秦申云差多少。

这一边想着如何处理下面的人,办理善后事务,一边想着该如何向宫务厅那边交代。这一次事故直接损失就高达近万两银子,间接损失更多,到时候可不好向宫务厅财务处的人交代啊!

他可以处理下面的负责人,但是对于宫务厅财务处而言,他何尝又不是这一次事故的负责人呢!

皱着眉回公司总部,路上挑开了马车窗帘,看见街面上的人依旧来来往往,其中的一条小巷里,可以看见上百人在那里排队,而队伍的尽头则是一家工厂的大门,大门外放着了桌子,几个人正在大喝什么。

很显然是在招募工人,而那些排队的工人就是来应募的工人,看看这些人的穿着林申边就知道这些人应该是刚从皖南逃难过来的,要么就是从江北渡江过来讨生活的。

这些人在整个大上海地区里有着数十万之多!

林申边坐在马车里,尽管心中忧虑不已。但是他面临的问题和那些排队寻求工作的人来说完全不在同一个等级上。

因为这些人如果找不到工作,就会饿死!

林申边的马车过去后不久。那家工厂的大门就是缓缓的合上,一个看似管事的人大声吆喝着:“都散了。散了,已经招够了!”

大门外排队的一百多人听罢,一个个都是露出失望的表情,然后陆续离去,其中就有一个年约三十,身高只有一米六上下的男子看着合上的大门,脸上露出深深的失望表情。

此人名为冯宝才,江苏扬州人,今年年初刚到带着一大家子逃难到上海。来上海之前他的家里刚遭了兵灾,一群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清军路过了他们的村子,抢走了他们的所有粮食,夺取了他们的最后一个铜板,甚至还掠夺了十几个样貌清秀的闺女走,村子里的不少青壮因为反抗而被杀了。

冯宝才一家虽然没人遇难,但是家中不仅仅粮食和银钱都没剩下,连房子都被烧光了,这继续待下去的话估计就得饿死。

所以他和同村的其他人一样开始逃难。沿途讨饭然后折腾了半个月才来到上海。

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听说上海是无数逃难人的圣地,只要到了上海只要舍得力气,不怕累那么就能争一口饭吃。

这年头只要有一口饭吃。还有什么力气不舍的的。

但是到了上海后,他才发现上海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在这里要想养活一家老小丝毫不比在老家种地容易多少。

冯宝才是庄稼汉子。虽然个子不到,但有的是力气。但是如果只是他一个人的话,哪怕随便找个工地上工或者干脆去码头抗包。养活自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他还带着一家老小呢。

他的老父亲在逃难的时候受了风寒,没钱请医买药的冯宝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父亲病死在路上。

他带着母亲和媳妇以及三个孩子到上海后,生活也是极为艰辛,虽然他的妻子已经寻到了帮人洗衣服的差事,但是薪资极为微薄,老母病弱无力,只在在家里带着三个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还只有一岁多,大的也不过七岁。

他刚到上海的时候,没有门路只能是跟着其他人到处打零工到各个工地上工,但是赚的不多不说,更重要的还是不稳定,经常找不到活做,而没活干就得饿肚子。

如此要供养一家老小难度自然是极大,每当晚上回去看着妻儿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冯宝才就是心中满是无奈。

为了获得更加稳定的收入养活家人,他也是想着进工厂当工人,但是现在的上海工厂虽然不少,但是说实话相当多一部分小工厂的工厂主都是非常黑心的,给的薪资极低,根本无法养家糊口。

这种工厂冯宝才自然不想去,而是想要去一些大规模,待遇好一些的正规工厂,但是那些待遇好一些的大工厂每一次放出风声来招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冒着头往里钻呢。

比如说眼前的这家安丰缫丝厂,据说其规模在上海里排的进前十,雇工上千,用功制度比较正规,给的薪资相对而言比较丰厚,也不会随便克扣薪资。

前几天他听说这家大厂要招募新工人的时候,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但是没有想到他大清早过来就看见了前头足足有几百人在排队。

而更悲剧的是,好不容快要轮到他了,但是里头却是说已经招够了人,直接大门一关就是把冯宝才挡在了门外。

带着深深的无奈,他拖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往前走,他还不能回家,他要去前头的几个零工集散地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临时的活,他需要赚钱买米回家,不然今晚全家人就得饿肚子。(未完待续。。)u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丝和税收

拖着疲惫的身子,冯宝才提着一,

冯宝才一家租用的房子是商贸区里那些房地产商人专业建起来供给中下层民众的简陋防务,这种房子是非常简单的砖木结构,往往是一一整排一整修建,中间隔开分别出租给来商贸区谋生的民众。

冯宝才一家租用的这间也就五十来平方米左右,没有厨房更加没有卫生间之类的,做饭只能在家门口生活做饭,去厕所则要到小巷的尽头公用厕所。

饶是如此简陋的房屋,其每周的租金也要高达一钱半银子,而且这还是得益于他们租的房子并不是在商贸区的核心地带,而是这两年新划入商贸区的新开发区,距离江边很远很远呢。

由于地方偏僻,同时周边也没有什么大工厂之类的,所以地价才比较便宜,那些房地产商们在这一区域修建了大量简陋房屋,专门出租给中下层的民众。

而冯宝才靠打临工,再加上他妻子起早贪黑帮人浆洗衣服,每周也顶多只有三四钱银子而已,这代表着至少半数收入都要用来支付房租,剩下的半数要供应一家人的吃饭。

说到这里,得说一说目前上海地区里面向中下层百姓的相关收支大多是按周结算,工厂发放薪资是按周发放,相对于的房租这些也是按周收取。至于一些零散的工作,更是按日结算。

之所以结算周期这么短,那是因为这些从各地逃难到上海的民众大多家境贫寒。往往是今天有吃的,明天就没吃的。要是按月发放的话,绝大部分家庭都熬不过开始那个月。然后等待薪资发放的日子。

考虑到这一点,大部分用工单位,尤其是各大工厂们普遍是实行周新制度,而临时雇工更是按日结算。

一般而言,能够拿上月薪的都是高收入人群,比如说那些工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政府雇员等。

可惜的是,别说月薪了,就算是周薪对于冯宝才而言都是奢侈,他今天没能赶上宝丰缫丝厂的招工后。只能和以往一样去用工的临时集散地,然后找到了一个工地的体力活。

虽然只是临时性的工作,但是由于冯宝才算是老实人,干起活来只会埋头苦干,不偷奸耍滑,所以那监工告诉他,这一批活只有三四天的模样,等这一次的活干完后还可以去他那里。

又听闻冯宝才家中的三个儿女还等着他的工钱吃饭,也是发了善心提前给他支了三天的工钱。

拿着这些铜板。冯宝才在粮店里买到了一小袋的粗粮后才回家,虽然满身的疲惫,但是由于接下来几天甚至大半个月的生计有了着落,他也就略微松了口气。

刚进家门。他的妻子就是先迎了上来,冯宝才一边把手中的米袋递给她,一边道:“去的晚了。那个宝丰大厂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