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宏图-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所以老夫不想重蹈大晋高祖之覆辙,弄得当上了皇帝,却彻底成了孤家寡人。每天都担心曾经舍命替自己挡刀的弟兄,会跳起来造反。那样的皇帝,当起来很没趣!老夫已经看到过了,老夫自己不想往同样的坑里跳。但老夫却知道,自己每一步其实都走在坑边上,稍不留神就会变成高祖。所以,老夫必须先埋了这个坑,然后再考虑其他什么规矩不规矩。如果能做到,你我之功业,就不亚于当初的大汉高祖与萧何。将来无论谁写史书,无论他心里服气不服气,即便他被老夫的儿孙给阉了,他都得对此大书特书!”(注2)
  注1:据学者张国刚统计,763(安史之乱)—874(黄巢起义)年间,涉及所有类型藩镇的171起动乱中,与唐中央冲突的有22起,占13%,兵变(99起)和将校作乱(37起)合占80%,其他不明。
  注2:,刘知远早年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对刘知远既倚重,又百般提防,非常矛盾。到里石重贵登基后,情况依旧如此。


第七章 鹿鸣(一)
  除两百年之积陋,名留史册!
  一直到走出了汉王府大门五百步之外,苏逢吉的心情依旧不能平静。
  他发现,自己先前的确看轻了刘知远。根本没想到这样一个大头兵出身的武夫,胸内居然藏着如许沟壑。更是没想到,此人的志向居然不仅仅是做一个皇帝,而是要比肩秦皇汉祖。
  苏逢吉不敢笑对方自不量力。因为一千二百余年前,那个姓刘的皇帝,同样不曾读过诗书。而汉王刘知远,目前的条件无疑比当年那个姓刘的亭长好得多,头顶上没有义帝,也没有兵强马壮的西楚霸王项羽。至于樊哙、韩信之流,河东更是不缺。史弘肇就是个万人敌,郭家雀儿在将兵方面的本事,更是当世无双。
  而萧何与张良……,正心里想得一团火热,忽然,有人从街边的阴影里冲了出来,三步两步冲过亲兵们的阻拦,躬身施礼,“恩师,学生恭候多时,请务必下赐一谈!”
  “啊——!”苏逢吉被吓得打了个哆嗦,接连倒退数步才勉强稳住了身形。待看清楚了来人的面孔,忍不住低声怒叱道:“郭窦十,你想见我不去家门口投帖子,守在半路上成何体统?黑灯瞎火的,想让侍卫们乱刀砍死么?”
  “学生,学生今天本以为,本以为汉王召见完了韩,韩将军,就会立刻召见学生。所以一直在府门口等着。结果左等又等,直到天黑,实在没指望了,才掉头回家。却没想到,半路上仍旧能遇到恩师您!”郭允明抽了抽被晚风冻出来的清鼻涕,满脸委屈地解释。
  他的职位是武英军长史,照理比韩重赟级别高得多,却依旧没有随时入府觐见的资格。倒是后者,今天在刘知远面前表现了很久,从始至终,汉王脸上也没见到任何不耐烦。
  “汉王今天需要处理的公务太多,老夫也刚刚才能离开他的府邸。所以你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根本没功夫搭理!”不想让自己手下的干将冷了心,苏逢吉斟酌了一下说辞,笑着开解。
  “学生当然知道汉王公务繁忙!”郭允明立刻摆出一幅受教模样,拱着手回应。“所以学生也不敢贸然求见。一直等在府外,就是想请恩师指点迷津。谁料恩师居然如此被汉王倚重,从上午入府议事,一直议到了月明星稀。”
  “你呀,倒是生得一颗七窍玲珑心!”苏逢吉被拍得浑身通泰,笑了笑,轻轻摇头。“怎么,你已经知道汉王的最新决断了?”
  “学生的确约略听闻了一些!”郭允明抬起头,脸上的愤懑一目了然。
  他与苏逢吉原本没有师生之谊,但从刘知远府邸被外派之后,他发现自己举目无亲,所以才主动投靠到对方门下。而苏逢吉,也看中了他这幅机灵和隐忍,所以将一次又一次立功露脸的事情交给了他,让他职位如风筝般青云直上。
  作为那个放风筝的人,苏逢吉知道今天自己有必要收一收绳子。于是乎,轻轻皱了下眉头,笑着问道:“怎么,觉得愤愤不平了?还是想当街吟一阙‘行路难’?”
  “学生不敢!”郭允明听得脊梁骨微微一紧,立刻再度躬身,“汉王如此取舍,肯定有汉王的道理。连恩师您都没有觉得不妥,想必学生先前那些作为,都过于鲁莽了!”
  “你能这么想,是一件好事!”苏逢吉点点头,脸上再度浮起几分赞赏。“须知当年萧何、张良,尚不能令高祖言听计从。更何况今日之你我?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只要你我事君始终如一,汉王早晚会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国之干城!”
  “恩师说得极是!”郭允明认真地点头,“浮云障日,终有散时。”
  “他们也未必都是浮云!”苏逢吉心有所感,笑着摇头。随即,又用极低的声音补充道:“只是占了一时先机罢了!算了,咱们不说这些。总之,你以后别再去招惹那韩朴父子。短时间内,做一些容让,对你日后没任何坏处!”
  “多谢恩师指点!”郭允明早就打定了主意,对韩朴父子敬而远之,当然不会不依。“学生对他们退避三舍就是。”
  “也不是一味地退让,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但一定要争在要害处,并且相争为国而非为私,至少让人落不下什么话柄!”见他孺子可教,苏逢吉又忍不住多补充了几句。“比如……”
  稍作迟疑,他转过头,从亲卫手里拿过白天刚刚得到的雕翎羽箭,小心翼翼地按在郭允明掌心,“拿着,把这支羽箭的主人给老夫尽快找出来。二皇子虽然没用了,但汉王却不允许他就此消失,更不允许他活着离开河东。所以无论是谁当日从杨重贵手里抢走了他,都必须把人给老夫交出来!”
  他本以为给了郭允明一次立功露脸的机会,后者将如以往一样欣然领命。谁料这一回,郭允明却犹豫了半晌,双手将羽箭还了回来,“恩师,学生这么晚了还要等您,就是为了此事。此事,恐怕学生力有不逮!”
  “怎么?你不敢去查么?汉王虽然对那帮武夫纵容,却绝不会容忍他们在此等大事上肆意妄为!”苏逢吉眉头一跳,低声强调。心中对郭允明的胆小怕事非常失望。
  “不是不敢,而是查了也白查!”郭允明苦笑着摇头,随即,将羽箭交到左手上,右手在自己腰间解下一个软布包,“这里边还有两支羽箭,与恩师先前叫学生去查的,一模一样。当日学生就在杨重贵身边,不敢说看了个一清二楚,至少他得到的线索,学生半分都没少。”
  “嗯?”苏逢吉猜到他话里有话,眉头再度皱成了一个川字,“如此说来,你私底下已经查过了?”
  “学生派人稍微留意的一下,就在今天下午,基本已经弄清楚了此箭的归属。”郭允明继续苦笑,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无奈。
  “谁家儿郎,有如此大的胆子?居然敢从杨重贵嘴里夺食?”苏逢吉好奇之心大炽,立刻瞪大一双三角眼儿刨根究底。
  “具体不敢说!”郭允明想了想,迟疑着给出答案,“此箭乃太原城中巧器坊所造,每一支所消耗的材料,都不下百文,所以从未进入军队当中。据巧器坊的大伙计透漏,这东西造出来,就是专门给大户人家打猎时用来炫富的。最近两年,总计才卖出去不到一千支。其中最大的主顾,便是世子殿下!”


第七章 鹿鸣(二)
  “世子殿下?”苏逢吉满脸阴云,花白色的眉毛不自然地上下跳动。
  刘知远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刘承训最为受宠,很早以前就被他当众确立为继承人。所以河东众文武,皆以世子殿下称之。
  此人文武双全,少年老成,品行又是难得地端正,做事向来也极为认真。凡是刘知远交到他手上的任务,无论大小,最后结果都让任何人挑不出毛病来。包括汉王府最为老辣的文臣杨邠,私下里都无数次对其赞不绝口。
  按理说,这样一个聪慧又谨慎的少年英杰,断然没有故意跟自家父亲做对的道理。除非,除非他心里和韩重赟一样,还藏着其他不可告人的图谋。而韩重赟当初三番五次跟他父亲韩朴对着干,在苏逢吉看来,乃是为了变相地吸引汉王的注意力。身为世子的刘承训这样干,图的又是什么?难道以他的智慧,还不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