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人来了,每个人都带上了监内最熟练得工匠。来了以后,李忱也不多说,他画了一个简图给他们看。

  ‘这是?’,四人拿着图纸,画得很草率,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不草率他们也看不懂,‘这是手压式抽水机。’。

  对采矿技术,能提供得方法不多。不过都很实用。首先是排水,只要排水问题解决,很多因为地下水问题,无法开采得矿,说不定都可以恢复开采。

  唐代怎么抽取矿井的积水?基本上,就是靠皮袋,用人工背出去。不然,就是运气好一点,可以在旁边打个洞,用竹排或是皮管,把水排出去。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李忱这种手压式抽水机,大概领先中国一千年吧,应该吧。国外用了多久,李忱不晓得。至少台湾,这种东西是到了日本占台时期,才由日本人引进台湾,被广泛使用。

  ‘基本原理就是这样,把空气挤下去,然后提起把手,反覆这样做,就可以把水抽出来。’,几个工匠面面相觑,这是什么道理?没人弄懂。真的可以抽出水吗?没人知道。反驳皇帝?没人敢上。

  嗯,好像要证实大气压力给他们看,有些困难,不过,不管了,能用就好,‘手压的话,可能力量不够,你们设计一个连动装置,比方说用水车,带动机器,反正基本原理就那样了。’

  四人没办法,就做做看吧,反正大概该怎么做都明白了。可是,接下来一件事情,就让他们不明白了。

  ‘圣人,这轨道车是什么样阿?’‘大概是这么回事。’,李忱拿起炭笔,在纸上涂抹起来。李忱能改进得第二项,就是矿车了,刚刚听到说,矿石都靠矿工背出去,李忱就想到矿车,背出去?这太没效率了吧。

  于是他只能自己动笔,让他们尝试在矿坑内,使用矿车。先让工部搞一个样本出来。

  事情吩咐完,让他们走人后,李忱开始处理今天政务了。第一份是谁户部侍郎卢弘正得奏章,给了他一点惊喜。竟然是关于盐政得问题。李忱大喜之下,马上拿起来,仔细过目。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盐法

  ‘诸位臣工,看看这份奏摺吧。’,李忱又在延英殿,招集了几个宰相。递给他们一份奏摺。

  ‘卢侍郎,你的奏摺,你来念吧。’,李忱把奏摺交给卢弘正,几个宰相明白了,原来是卢弘正写得奏摺,难怪会特别让他参与议政,卢弘正虽然是户部侍郎,可是他没有加同平章事,就不具备了议政得资格,本来这场奏对,他不能来得。唯有如果李忱特准,还是可以得。

  ‘一曰:准贞元元和年敕,如有奸人损坏壕篱,及放火延烧,捉贼不获,本令合当殿罚,皆已有条制,今见施行。但未该地界所繇,及无捉贼期限…。

  一曰:应捉获越界私盐,并刮碱盗两池盐贼,与劫夺犯盐囚徒头首关连人等…,一曰诸州府应捉搦贩卖私盐及刮碱煎贼等。伏请前后敕节文…。’

  这份奏摺不长,就三条而已。简单来说,就是要加强缉私诸如此类得,‘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善,一针见血。’,白敏中发言道,其他几个宰相纷纷附合。能不附合吗?他们怎么不知道,这是李忱得意思,再说了,这奏章说加强查缉私盐什么,可以增加税收,又不太得罪人,他们自然不反对了。

  当然了,如果查缉私盐,查到些什么东西,有牵扯到官员,那也没多严重。反正不是针对所有官员,问题都不大。

  ‘那么,下旨,卢侍郎挂同平章事衔,可参与政事。保司空舆安邑两池榷盐使、检校司封郎中兼侍御史,负责查缉私盐。卢相,你把你得盐法十条,顺便念给诸位宰相听听,没问题,便实行了。’‘诺。’

  阿,原来不是卢弘正得奏章阿。原本以为那奏章是卢弘正的,他是户部侍郎兼盐铁转运使,上报有关盐政得事,算他份内,结果他是帮人上表,帮那个只是个小判官的司空舆上奏折。现在盐法才是自己得。

  卢弘正,把他的十条盐法一一奏来,李忱听得很满意又有点遗憾。卢弘正,他的父亲很有名,是中唐著名诗人,卢纶。

  如果你还是没听过他,那么你一定听过他的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卢纶。

  卢弘正是他的儿子,本身也颇有才名,他有两个哥哥,三人都中了进士。可以说是虎父无犬子,满门皆进士。另外巧合的是,他如今得官职,他父亲也当过。

  卢弘正在念他的十条新法,李忱很满意,不是满意这新法。基本上这新法,只是元和年间,旧捉盐条制,这个几十年前得查缉私盐条例,修改与补充而已。

  李忱满意的是,卢弘正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又非常依循法条。李忱很想给他加个更高的职位。只是,他的年纪大了些,身体又不太好,李忱很担心他称不了多久。

  他比较有名的是,文宗朝,华州刺史宇文鼎牵连到一桩贪赃罪。卢弘正当时任职御史,奉命与户部员外郎卢允中,一起审查。

  案情属实,文宗很生气,下令要把他处死。卢弘正据理力争,认为此人罪不致死,他是胁从,不是主犯,不该处死。文宗依了他的意见。李忱对此很欣赏,能依法行政,是个人才,可惜就是年纪大了些。

  不过,李忱目光看向殿中几个宰相,有几个年轻的?差别在于身体好坏,懂不懂的调养而已。宰相不单是熬资历,更多是一种历练,没经过那些历练,你当不上宰相。就算当上了,位置也坐不稳。

  加上,人家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通常你考上科举,年纪就不小了,又历练,又辗转升迁,这年纪能小的了才怪。再看看吧,多加个担子应该压不死他。

  ‘诸位,以为如何。|’,李忱思虑间,卢弘正已经把他的新法念完,李忱问几个宰相意见如何。几个宰相如何听不出,这是元何年间的旧制加版而已,把一些漏洞补上,既然是旧制改良,也没什么反对空间,便一致通过了。此外,唯一得想法大概就是,司空舆算是发达了。

  之后,又讨论了些事情,便散朝了。李忱边走边摇头,他倒不是不满什么,想说,这唐朝官制,真够复杂的。

  绝对不是某个岑姓史学家说得,只有什么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号而已。他为了弄清楚这些官职,花了很长时间。拿那个司空舆的,检校司封郎中兼侍御史。

  基本上这些全是虚衔。他真正的职位,是两池榷盐使。检校和兼。不管加什么,都只是一种荣誉衔。通常用在藩镇招聘得官员身上,或者像是司空舆这样,在盐铁府担任官职得。

  能带上检校,应该算是中层官员了。另外还有一种头衔,叫做试。比方说,试校书郎、试大理评事。这种试衔是授给文职僚佐,通常和京城低层职事官连用。

  还没完喔,如果那是给幕职的文官。如果是给幕职得武官用试,通常会和从三品的高官连在一起,比方说最常见的是试殿中监、试光禄卿、试卫尉卿和试鸿胪卿等,几种特定的高层京城职事官,会被拿来连用。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重武轻文?

  唐代官职真的是蛮乱的,让李忱看的头晕,这不比公认,官职复杂的宋代差了。或者说宋承唐制,宋代官职会混乱,唐中叶以后各种混乱的加衔,也脱离不了干系。

  李忱有心想改,这种官衔实在太麻烦,不能简化一点吗?只是,这不是什么紧要得事情,只要熟悉了,他何种职务、何等职位,一目了然。现在会嫌麻烦,主要是他不熟悉罢了。所以他就没有下手。

  今天的议政结束了,李忱心情不错,事情就这么定了,不过还是有个过场要走,还要写成圣旨。

  不过,李忱还要对盐政动手。抓缉私盐只是一个补救措施,李忱想要回归根本,效仿刘晏得盐法。

  刘晏得盐法很简单,根本一个原因,降低成本,然后朝廷只管卖盐。刘晏得盐法,为什么会有成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便宜…

  他只抓大的生产,只抓十处海盐生产,然后看紧那里。海盐得优势是量大。池盐质优,可是量小。井盐,太麻烦要不断从井中汲取卤水,哪有提海水方便。

  然后刘晏降低官吏得数量,这样可以极大得降低成本,包括了人事成本,和无形得贪渎。就那么几个官,要盯着也比较容易。

  ‘叔,好久不见了。’,李忱在紫辰殿,召见了一个小客人,光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