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来说一说青苗法,说实话,它就是变相性的加税敛财,所以反对的人很多。另外它是根据各户贫富摊派的,越有钱摊派的越多,然而一等户往往有势力,平时连任何税赋,两税、商税、杂税,甚至包括科配,都不能交给国家,况且向他们强行摊派青苗贷,这些人反对,一人当抵一千人反对,因此看上去声势浩大。”

    **丝可以逆袭,那是对手弱小,当对手足够强大时,纵有几百万自来水,同样也能轻松的秒杀。

    这才是真相。

    “但陛下为什么要支持?它也有它的优点。高利贷诸位也多少知道一点,因为赌博、行商欠下的高利贷我们不管,但许多豪强是趁贫困百姓急需之时,发放高利贷,然后逼迫贫困百姓将土地卖给他们,甚至连家人都成为其家仆。兼并到一定地步,国家必然走向灭亡。青苗法虽然在敛财,但某种程度上,至少能阻止这个不好的趋向蔓延。也确实有一部分嗷嗷待哺的百姓也被得救。所以豪强反对,官家支持。”

    “虽然在敛财,但一年收入不过四百余万贯,一户人家不足三百文,并且富人摊派得多,对贫困百姓压力不是很大。但是国家财政一直很困难,如果不是财政困难,我现在也没有机会与你们坐在这里说话了,而是大军继续向西。正是财政压力,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所以官家也默视了介甫公的敛财。”

    马上也要轮到庆州发放青苗贷之时,王巨得将它说清楚,不然自己管辖下就会出现混乱。

    王巨又说道:“朝廷青苗贷过来时,先让百姓自行选择,余下的。摊派吧。”

    “但用什么贷给祖阳?”另一个曹官问。

    这也是一个问题,现在王巨手中有一些额外的钱帛,但可以用来奖励三军将士。也可以用来抚恤烈士家属,甚至重建家园。修建堡砦。

    它们都能勉强说得过去,毕竟庆州乃是军事重州。

    但挪出来放贷款,那就说不过去了。

    “正好,我下面说的就是这件事,听闻为了盐税,诸位与商贾发生了争执?”

    为了卖出更多的青盐,王巨派人暗中于各州城扬言,前线堡砦一旦建设完毕。以后休想再有私盐到宋朝来了。

    如果翻开新地图,似乎是这么一回事。

    几十个堡砦修建起来,几乎将所有路口一起堵死,甚至保安军那边的长城岭路也堵死了。

    实际是不可能的,以后还会有私盐私商过来。

    不过前线确实在大建土木,而且这也是一次正大光明销售青盐的时机。

    因此前线大捷消息传扬开来,许多商人涌过来,要求购买青盐。

    这让王巨隐隐有些后悔了,难道自己将盐价谈低了?于是提出征盐税。

    以前没有盐税,买了盐钞。到指定地点销售,那个盐商还愿意交税?我能买盐钞,而不是买私盐。就算对得起朝廷了。

    但那是钞盐,现在是青盐,抢来的盐!虽同是盐,性质却不同。

    不过盐税定得也很低,交一个往税,与一个过税,那么就可以在环庆路各州军销售了。至于其他地方,则与王巨无关。

    而且王巨也有一个说法……

    这次交易量庞大,所得的分配群体也很杂。

    因此王巨做了调节。比如鄜延路的官兵,有的是本路保捷与蕃兵。有的是来自京城的禁兵。那么最科学的方法,便是给一部分钱。让士兵花销,还有一部分变成商品与日用品,送到将士家人手中。特别是来自郑白渠的几万保捷军,与环庆路后方的各个将士,这些货物商品直接交到各县管事手中,王巨再请各个管事交给各将士家属手中,这样本身就节约了商贾的运输成本。

    但它只是一方面,这些盐利所得,有一部分是修建堡砦、重建家园的,因此不是需要钱帛,而是需要各种物资。

    至于参加运输的百姓,同样也需要各种物资,现在王巨又用物资刺激盐州百姓采盐,那又需要更多的物资。并且这些物资十分复杂,不可能得到钱帛,再到后方将各种物资重新买回来。

    因此用了一部分以物换盐的方式交易,并且占的比例还不小。

    其实就是钱,同样也麻烦,钱有交子、银子、铜钱与铁钱。

    银子王巨是最欢迎了,并且往后去,银子在税赋中占的比例也在增加,现在每年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当中,银子都占到了一千多万两。

    不过有多少商贾愿意拿银子过来交易?

    然而余下三样货币或准货币,同样头痛,即便铜钱,各式铜钱价格也不相等,仁宗时发行的铜钱,就远不及赵匡胤赵匡义时发行的铜钱硬通。

    所以王巨请了延州商户帮助,让他们派来几十名管事账房协助。

    不过数量太大太杂了,物价也在波动不止。

    依然时不时让各个盐商钻到漏洞,变相地将购盐成本下降。

    对此大家也无奈,数量太大了,防不胜防,没办法阻止,再说谁能掌控住物价?

    所以推出盐税后,各个商贾排斥,这些官员同样不甘心,便责问,你们当真是每斤盐付出二十二文的代价吗?

    总之,现在后方为了这件事,吵得不可开交。

    官员虽是强势群体,可碰到钱,不好意思吵。于是双方旗逢对手,将遇良敌,基本打平了。但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两风相据不下,能不下雨么?

    因此王巨又说道:“诸位有没有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现在庆州本身就需要大量物资,有一部分是朝廷提供的,有一部分就是利用青盐交换的。如果换成官府去购买,以官府的呆板,加上数量巨大,买什么什么就贵,而且还会耽搁时间。商贾是赚了钱,但我们也是省了钱。”

    这就有些深奥了,不过有的官员还是想懂了。

    “至于加了商税,你们也可以对他们解释,实际也不多,一斤盐只交一文钱税,但交了这一文钱税后,就可以正大光明,心安理得地去销售。”

    这个盐究竟怎么回事,恐怕现在京城两府三司的所有官员都说不清楚,这些商人同样也说不清楚……那么他们就会多少有些心虚。

    那就可以利用他们心虚的心理,让他们心甘情愿将商税交出来了。

    “另外再对他们传一句话,就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不甘心,但实际让他们以物资代替钱来交易,等于变相地替他们节省了这个一文钱的税务,人要知足,最少不能让我当成傻子。”

    但这个问题不是王巨今天的重点,他继续说道:“实际它不严重,商人本身就是逐利而行,吵一吵争一争,终是正常不过。但我要说另一件事。因为运盐,这次将会动用很多百姓参与进去。这个时间会持续很长,可能两个月,也可能是三个月……”

    其实它等于是在抢钱。

    呆得时间越长越好,但不可能一直呆在盐州,早晚得撤军回来,这要看朝廷与三个夏使怎么谈判了,或者西夏有什么想法了,所以时间王巨也不好确定。

    “所以有许多百姓会因此得到一笔不菲的财富,他们不可能用所有所得,一起用物资支付,因此用不了多久,他们渐渐手中都会有许多余钱。但他们需要的货物,也多因为用货物换运费的方式得到了,这些余钱会走向何方?只有两个去处,一个花天酒地用掉,造成整个庆州物价上涨。一个是放在家中藏起来,甚至埋到地下面。”

    大家面面相觑,一直都是这样,难道不对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做一个引导,比如成立一个部司,或者称它为庆州发展基金吧。”

    大戏即将上演了。(未完待续)

第568章 隐患

    王巨时不时冒出一个新名词,不过大家也不奇怪,这是新事物嘛,当然用新名词了。

    这时候斩杀高怀忠的效果就看出来了,那么多将士,眨眼之间就卡嚓了,而且王巨只带着一营蕃骑过去,当着十六营永兴军官兵的面,将那么多将士斩首的。

    这让大家想到了王巨凶名在外,下面的官员多是听,即便质疑,也尽量用委婉的语气说出来,省怕开罪了王巨。

    王巨不顾大伙的想法,继续说道:“我朝税赋几乎是唐朝的五到六倍,事实财富也可能是唐朝的五六倍。但这个富是富在极少数人,普通百姓依然很贫困。如果所有百姓都有唐朝百姓的五六倍收入,那会发生什么?”

    于签判笑道:“明公,那不可能。”

    “是啊,不大可能,如果真有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