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者不多,或许是习惯了自小的游牧与狩猎的生活,他们对于儒学没有多大的兴趣,想到的就是如何的冲锋厮杀,开疆拓土,若都是如此的想法,他日有了实力,岂不是总想着造反。。。”

  张柔没有开口,倒是年轻的张弘范开口了。

  “大人,属下认识没有那么深刻,但也感觉到漠北之乱很正常,属下曾经与那些蒙古部落的权贵一道学习,师从刘先生,当年若不是大汗的强压,怕是这些蒙古权贵,根本不屑于学习儒术,他们一直都认为自身是最为强大和杰出的,对于儒术则是有着很不好的看法,刘先生授课之时,不少蒙古权贵根本无心听课。。。”

  众人说完之后,吴邵刚点点头。

  “我佩服忽必烈的骁勇和睿智,但是我很是为蒙古朝廷担心,忽必烈依靠自身的强大,击败了阿不里哥出任蒙古大汗,现如今更是称帝为王,可是忽必烈想过没有,一旦他百年归世,继任者该怎么办,难不成也以武力来争夺吗。”

  “不管是蒙古部落还是蒙古民族,其存在之劣根,自身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尽最大力量去去除或者纠正,可惜忽必烈没有做到这一点,相反,他将麾下的百姓,分为了三六九等,蒙古人天生就是主人,其余人都是为他们服务的,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的奴隶。”

  “如此的袒护,蒙古部落有什么前途,就算是能够夺取天下,怕也是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注定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或许在征伐天下的时候,这一切难以表现出来,可一旦掌控了天下,缺乏基本礼仪的蒙古王朝,将遭受到致命的打击。”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站起身来。

  “我之所以关注漠北之乱,倒不是说漠北之乱会动摇蒙古朝廷,会动摇忽必烈的根基,这不可能,若是忽必烈真的愿意,很快就能够铲平海都与八剌,我重视是因为诸位刚刚所说的道理,我们总算是真正掌握了蒙古部落的弱点,也知晓了忽必烈最大弱点,日后我们就要利用这些弱点,不断削弱蒙古朝廷的实力。”

  众人都点头。

  刘秉忠再次开口。

  “大人,属下认为,漠北之乱不会让蒙古朝廷出现异常,大汗一直都认为,蒙古部落的内乱,乃是内部的事宜,就算是平定这些内乱,采取的也是打压与招降等怀柔政策,就算是阿不里哥造成如此巨大的动荡,大汗依旧没有全力清算,且将阿不里哥的麾下吸纳进入到蒙古大军之中,凭着这一点,属下认为漠北之乱,大汗迟早是能够应对的。”

  刘秉忠这是明确提出了反对意见。

  其余人都看着吴邵刚。

  吴邵刚笑着点头。

  “刘先生说的不错,漠北之乱,比较阿不里哥的叛乱,不过是小事一桩,不会引忽必烈的高度重视,不过我们可以从漠北之乱之中,窥探出来忽必烈下一步的动作,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众人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

  “蒙古大军灭掉我大宋朝廷的目标不会变化,而且在很短时间之内就会有动作,若是不出预料,我料定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忽必烈就会送全面的进攻,可叹朝廷对此毫无察觉,还以为是天下太平。”

  “漠北之乱,怕是更加坚定了忽必烈统一天下的决心,北面有漠北之乱,南面有大宋朝廷,孰轻孰重,忽必烈很清楚,一旦忽必烈能够占据南方,那么北方的漠北之乱,就很容易应对了,刘先生说得对,忽必烈不会刻意关注漠北之乱,他的目的在于大宋朝廷。”

  “蒙军以前进攻的重点,或者突破的地方,一直都是四川,可现在看来,应该会出现一些变化,一来四川方面的力量逐渐的强悍,忽必烈若是选择大举进攻四川,遭遇到挫败,必定会影响军心,二来此番哈必赤领军进攻两淮,让忽必烈看到了希望,选择从两淮或者是襄阳方向进攻,大开我大宋朝廷的门户,恐怕效果更好。”

  说到这里,吴邵刚再次看了看众人。

  “由表及里,就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从每一件生的事情上面,分析其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此我们就能够得到真正的启迪,也才能够相对应的做好所有的部署。”

  吴邵刚说完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郝经站起身来,面对吴邵刚开口了。

  “大人,属下认为,两淮之战,会让忽必烈的想法出现变化,但不是决定性的,毕竟蒙古大军多年都是选择从四川展开进攻,四川之地形有利于蒙古铁骑的施展,大人做出的判断,有可能出现,但也有可能不出现。”

  “不错,我们不敢肯定,接下来就是需要诸位出力了,你们很多人都曾经在蒙古朝廷做事情,想想我们如何能够引导蒙古大军从两淮或者是襄阳方向展开进攻,而不要选择四川方向作为主攻的地方。”

  吴邵刚说出来这话,让众人很是吃惊了。

  看着沉默的众人,吴邵刚的脸上隐隐出现一丝的笑容。8



第三百二十六章 愤怒的事宜

  

  大都的情报源源不断的送来,能够看到这些情报的,除开吴邵刚,还有郝经和刘秉忠等人,毕竟两人都曾经是忽必烈身边的重臣,能够帮助分析诸多的情报。

  时间转眼到了十月,佟卫华传递的一封情报,再次引发了吴邵刚的注意。

  原驻扎在开封的征南都元帅阿术,在哈必赤领军离开淮北之后,移防到此地驻扎,朝中的中书左丞相伯颜,则代替阿术驻扎开封。

  阿术与伯颜两人,吴邵刚是知道的,毕竟历史上这两人的名气是很大的。

  阿术全名兀良哈阿术,是兀良合台的儿子,其作战比兀良合台更加骁勇,伯颜则是智勇双全,历史上南宋的灭亡,这两人有着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功劳。

  阿术领兵围攻襄阳、攻破樊城,后直取襄阳,让大宋门户大开,伯颜则是率领大军攻陷南宋京城临安,让大宋朝廷彻底灭亡。

  两人此时的年龄都不是很大,阿术年长一些,三十三岁,伯颜年轻,二十四岁。

  如今两人在蒙古朝廷里面可没有什么名气,其中的阿术是因为父亲兀良合台被大宋擒获,继承父亲职位出任都元帅,而伯颜虽说是朝中的中书左丞相,可进入到军中,也不过被敕封为左千户。

  没有谁会注意到阿术与伯颜两人,甚至说蒙古朝廷估计都不是很重视,毕竟现如今的蒙古朝廷之中的骁将,还是几个蒙古王爷,且领兵作战也是这些蒙古王爷统帅的。

  可吴邵刚会注意到这两人。

  忽必烈在识人用人方面,的确有着不一般的睿智,其大胆启用的蒙古年轻人,绝大部分都是建立起来功勋的,而且这些年轻人一旦得到重用,对于忽必烈是死心塌地忠诚的。

  注意归注意,吴邵刚不会说出来,毕竟历史究竟怎么发展,说不清楚,随着他的穿越,蝴蝶的翅膀早就在扇动了。

  吴邵刚直接给袁世春下达命令,想方设法搜集阿术与伯颜两人的相关信息,不管是牵涉到两人家事还是朝中的事宜,越多越好。

  京城,忽必烈派遣的使者,秘密进入了贾似道的府邸。

  两淮之战同样有秘密,这个秘密绝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那就是贾似道派遣了专门的使者,携带亲笔信前去求和,两淮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的时候,蒙军统帅哈必赤放出话来,决意直接南下进攻临安城,这让魏国公贾似道食不甘味,在仔细斟酌之后,终于派遣使者到了建康府城,与哈必赤派遣的代表密谈和议之事。

  这不可能是很好的交谈,哈必赤在两淮咄咄逼人,贾似道想不到好的破击办法。

  一系列的和议条款落实下来,写成了文书,贾似道的亲笔信,也落入到哈必赤的手中,成为了凭证,如此哈必赤才心满意足的撤军。

  就连吴邵刚,都不知道这件事情,毕竟这是绝密的事情。

  不过贾似道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畏惧,毕竟他掌控了朝政,甚至是直接掌控了皇上,他做出来的决定,朝中无人敢开口反对,就说两淮之战议和的事宜,说到底也是为了朝廷,毕竟蒙古鞑子过于的骁勇,朝廷大军无法全面抵御,故而议和也是为了稳住大宋江山。

  不过这一次的议和,牵涉到一件重大的事宜,就连贾似道都千方百计的隐瞒。

  议和的文书早就销毁掉了,大宋朝廷任何人不知道,就连皇上都不清楚,蒙古朝廷倒是留着这封协议,还有贾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