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能够选择一条既不冒险又能保存实力的上策。他进言希特勒,德国应首先以占优势的空军力量,消灭英国皇家空军。接着,空、海军协同作战,攻击英国列岛的仓库、重要运输线,同时对人口集中地区实行恐怖性轰炸。如果能以此折服英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英政府提出投降,然后便可在英国实施登陆,给其“致命一刀”。备战工作必须立即着手,约在8 月底,9 月初就绪。另外,也不可忽视利用世界范围的反英力量对大英帝国进行作战的可能性,特别要争取那些对摧毁大英帝国感兴趣的国家,首先是意大利,其次是西班牙、俄国和日本。
  当时,国防处长及其同僚对这份备忘录以及他们与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观点上的根本区别,既未耳闻,也没有意识到。于是,他们竭尽全力,将一切手段都集中使用到“海狮”行动上,想方设法加强德国战争计划上最强大的攻势。这样,按照约德尔的计划,对英作战的主要任务由空军担负,而登陆成了最后一个,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希特勒最终同意的这个计划,成了7 月2 日和7 月16 日国防军统帅部命令的基础,命令中首先规定,登陆的各项准备工作应即刻着手;14 天后,将提出详细方针。1940 年8 月1 日,国防军统帅部又发布了第三道“指示”即第17 号指令,这份题为“空、海军对英作战的指挥”的指示特别强调了此次行动的目的,即“德国空军部队。。要尽速征服(英国)。。,为最终战胜英国创造先决条件”。在所有这些由国防处军官们遵照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的作战方针起草的命令,都搀杂有国防处军官们的观点。然而,根据这些命令,夺取制空权的战斗——即英国人后来所称的“闪电”行动——似乎,仅是登陆作战的前奏,但也是整个作战的高潮。但其前提是,空军要能完成应尽的使命。
  从这个基础和这些观点出发,国防处军官们倾注了他们的全部愿望和才能,为登陆计划的顺利实施,排除接踵而来的各种障碍。此前此后,国防处军官们都没有象这次作战准备工作中,有这样能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天地。但是,从他们的上司直至希特勒,也从来没有象这一次表示出如此冷淡和懈怠。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希特勒对戈林和空军一贯宽容大度,甚至对英的空中攻势直到8 月13 日即与法国停战后两个月才开始的重大延误,没有给以更多的责怪。但是,当9 月中旬国防处长到格里内角的空军第2 航空队指挥所访问时所耳闻目睹的,却使他感到莫名其妙:在这里人们刚刚开始讨论支援渡海和上陆问题,还根本没有形成任何固定看法。从飞机和码头向近处望去,海峡沿岸的所有港口都已挤满了运输船和驳船。
  约德尔将军在他的处长向他报告前线之行时,仍然没有告诉他,根据他的建议和希特勒的意志,空战依然是对英作战的重要手段,登陆只是“附属物”。国防处的军官们——据他们当时判断——还有陆军和海军总司令部一直认为,赢得对大不列颠列岛的制空权,只是为成功地实施登陆创造条件,只有登陆才是决定性的战斗行动。这不仅在目的上,而且在实施、时间和进攻重点上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从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可以表明,近30年来德国空军一些上层机构所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空军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者再加上海军,也无法达到使“大不列颠投降”的目的,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占领不列颠列岛才能达到。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当时一名身居国防军统帅部高级职务的军官,也误入迷途。希特勒至少应向一问戈林,空军到底有多大能量。
  另一个思想——这在约德尔将军6 月末的日记中已有记载——即从外围来解决大英帝国问题,也没有任何结果。但大约一个月以后,国防处和陆军总参谋部在未受约德尔的影响下,也不约而同地进行了同样的努力——尽管程度有限。此事的起因可能是德国驻罗马大使馆武官林特伦将军向国防处和陆军总参谋部所作的一次口头汇报,他认为,几周来意大利人对埃及的作战,即使到将来,成功的希望也不大。同时,国防处长由于对希特勒在英国登陆的坚定态度也日益产生怀疑,遂于1940 年7 月30 日向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呈递了一份“对总态势的判断”,建议“向意大利人提供装甲兵力,以加强其对苏伊士运河的攻势”。国防处的建议以及陆军总司令部同样内容的口头动议经约德尔综合整理后,呈送希特勒,赢得了希特勒的赞许,同意给陆、海军总司令部写信,责成他们进一步研究向盟友提供这种援助的可能性。这份于8 月11 日由希特勒签署的文件,再次清楚地反映了德国的作战指挥在那段时间里的摇摆不定。文件中称,在下列前提下:(1)“海狮”行动不能在今年实施;(2)意大利对苏伊士运河的攻势未能奏效,或是推迟到秋季进行;那么就可能要考虑元首的想法,即向意大利人提供装甲部队,支援意军的进攻,或待尔后再夺回苏伊士运河。
  在这件事情上,似乎既没有对前因后果的综合认识,也没有联系陆军总司令部的新的设想,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就于第二天即8 月13 日,向希特勒呈交了一份自己对形势的新判断。一开始,他就开门见山地写道:“登陆行动无论如何不能失败。失败将会带来政治后果,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军事范围”。在另一段,他以同样的观点补充说:他认为,倘若全部先决条件——包括海军方面的——均未达到,那么,“登陆行动是一次在绝望形势下,必须实施的绝望行动,但现在我们并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约德尔继续写道,对英国,“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迫其屈膝”。然后,与意大利一起进行一场真正的联盟战争,共同对付大英帝国,以取代劳而无获的“平行战争”。为此,意大利应尽可能派遣大量空军和潜艇部队,将不列颠列岛紧紧围困;除了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外,还要准备在同西班牙、意大利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占领直布罗陀。
  约德尔的同僚们在消化并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想的同时,希特勒对这些建议——其中涉及到地中海问题——仍保持着谨慎的克制态度。经过长时间考虑后,他仍然将在英国登陆放在次要位置。1940 年9 月初,希特勒却命令对占领东大西洋群岛,即从马德拉群岛、卡纳里亚群岛、直至亚速尔群岛和弗得德角群岛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情况允许时,也考虑。。占领。。葡萄牙”。他的这一战略远远背离了“海狮”计划。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对这些——部分是海军制定的——计划居然没有采取断然否定态度,反而让他的参谋部用这一新的方针对他们的方案作出回答。这样,长达一个月的时间,白白地耗费在这个无益的和毫无结果的问题上。
  然而,在此期间,又出现了一件意外的情况,它比其他任何计划都更严重地危及到在英国的登陆,这就是希特勒突然要掉转方向对付苏联!这一可怕的决策颠倒了当时的各种关系,留下难以测度的后果,甚至时至今日。
  希特勒在柏林作了短暂逗留,7 月19 日在国会发表演说,竭诚希望与英国和解,重归干好。此后,德国大本营分若干小组,再次在贝希特斯加登地域集中。国防处乘坐他们的特别列车“阿特拉斯”号由巴特赖兴哈尔车站出发。在这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在这次国会上被希特勒由少将越级提升为炮兵上将——在7 月29 日突然来到国防处,与处里的领导们磋商军情,这种难得的作法,使大家惊异作常。国防处的军官们,尽管贡献甚少,没有其他奢望,但这一极不寻常的访问,也算是西方战局胜利后,对他们的一种不一般的嘉奖。约德尔将四面门窗关死,坐在餐车的桌子旁,对四位参谋军官开门见山地说,希特勒已经决定,尽可能在早些时候即1941年5 月,对苏俄发动一次突然袭击,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危险,从世界上“彻底”铲除。
  约德尔的活尤如晴天劈雷。更使他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对英国的作战无论如何不会先于对俄作战结束,而恰恰相反,即在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迫使英国和谈的情况下,取得对俄国这个最后的“大陆勇士”将是最好的手段。然而,约德尔的话音刚落,四名军官情绪激昂地异口同声表示反对:迄今得以幸免的两线作战,难道要由我们自己发动吗?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