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甘地传-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讲得太对了,”我说道:“就是侨团也得忍受这样的侮辱,此外还有 什么办法呢?”

“不管怎样,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忍受这口气呢?我们不怕有什么了不起 的事情。我们还有多少权利可丧失,”铁布赛问道。

这倒是一个很有气魄的回答,可是有什么用呢?我是充分意识到侨团 的权力限度的。我平息他们,劝他们找乔治·戈夫莱先生——一个印度律师 来代替我的位置。

于是戈夫莱先生领着他们去请愿。张伯伦先生在他的答复中提到我没 有参加请愿的事情。“与其反复听取同一个代表的话,换一个新人岂不是更 好一些?”他说道,想极力缓和空气。

然而这一切不但没有了结这件事情,倒反给侨团和我们自己增加了工 作。我们必得从头做起。

“就是你出的主意,侨团才出力帮助了战争,现在你看到结果了吧,”有 人用这样的话来嘲笑我。可是这种嘲笑没有什么关系。我说道:“我不懊悔 我的建议,我认为我们参加打仗是做得对的。我们这样做,只不过履行我们的责任。我们做一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要求什么报酬,不过我有一种坚定的 信念:一切好事最后一定会开花结果。让我们忘掉过去,考虑考虑我们当前 的任务吧。”这话大家都同意了。

我接着又说:“老实说,你们叫我来干的事情事实上已经做完了。不过 我相信我还不应当离开德兰士瓦,郎使你们准许我回家,我还得尽可能多住 一些时候。我不能再象从前那样在纳塔耳做事,而是必须搬到这里来工作。 我不应当打算一年之内回印度,而是必须在德兰士瓦最高法院登记为律师。 我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对付这个部门,如果我们连这一点事也不做,那么侨民 就会被赶出这个国家,此外还得遭受大肆掠夺。侨团每天都可能遭到新的侮 辱。张伯伦先生拒绝见我以及那个官员对我加以欺侮这些事情,同整个侨团 所受到的侮辱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要我们去过象狗一样的生活,那是 办不到的。”

我于是趁热打铁,和比勒托里亚以及约翰内斯堡的印度人讨论许多事 情,最后决定在约翰内斯堡成立事务所。

我能不能在德兰士瓦的最高法院里登记为律师,实在没有什么把握。 然而法律协会并未反对我的申请,而法院也接受它了。当时要在适中的地点 为一个印度人找几间办公室是有困难的。但是我们和当地一个商人李琪先生 有相当密切的往来,他通过一个熟悉的房屋经纪人的介绍,在城里司法地区 内给我找到了几间适当的房子作为我的事务所,于是我就开始我的职业工作 了。

第四章令人振作的牺牲精神

在我叙述为争取德兰士瓦印度居民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和他们如何对 付亚洲人事务部以前,我必须转过来谈一谈我生命中的某些其他方面。

一直到现在我心里还有一种复杂的愿望。自我牺牲的精神被那种为未 来打算的愿望冲淡了。

大概在我到孟买去开设事务所的时候,有一个美国保险经纪人到孟买 来;他是一个容貌惹人喜欢而语言甜密的人。他象我的老朋友一样地和我讨 论起我的未来的幸福,“在美国,象你这样有地位的人,没有不保人寿险的。 难道你也不为你自己的未来保险吗?生命是说不定的。我们住在美国的人把 保险当作一种宗教义务。我可以奉劝你买一张小小的保险单吗?”

直到这时候我对于在南非和印度遇见的一切经纪人还是冷淡相待的, 因为当时我以为人寿保险意味着惧怕和对于上帝缺少信仰。然而现在我却屈 服于这个美国经纪人的诱惑了。当他发表他的议论时,我心眼里便展开了我 的妻子儿女的一幅图画。我暗自对自己说道:“你这个人啊,我把老婆所有 的首饰差不多卖光了。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供养妻子和儿女的担子便会落 到你那可怜的哥哥身上,他已经义不容辞地把父亲的责任承担起来了。你忍 心这么做吗?”由于这种类似的理由,我终于说服自己保了一万卢比的人寿 险。

然而当我在南非改变了生活方式以后,我的观点也变了。我在这个经 受考验的时刻所采取的一切步骤都是以上帝的名义并且是为上帝效劳的。我 不知道我得在南非住多久。我恐怕我再也不能回印度了;于是我决定带着妻 子儿女并赚钱养活他们。这个计划使我感到人寿保险是可悲的,感到受了保 险经纪人的圈套的羞愧。我对自己说,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假如哥哥真的处在我父亲的地位,他必然不会认为抚养一个守寡的媳妇是一种过分的负 担。而且我有什么理由假定自己比别人先死呢?归根到底,真正的保护者既 不是我自己,也不是我的哥哥,而是万能的上帝。我保了人寿险,就剥夺了 自己的妻子和儿女的自信心。为什么不能指望他们照应自己呢?世界上无数 的贫苦人家又怎么办呢?为什么我不把自己算作是他们当中的一个呢? 

这种思想反复通过我的心里,但是我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我记得我 在南非至少交了一次保险费。

外在的环境也支持了这一连串的想法。我第一次旅居南非期间,基督 教徒的影响使我内心保持了生动的宗教感情,现在增强这种感情的则是通神 学者的影响。李琪先生是一个通神学者,他使我和约翰内斯堡的通神学者团 体有所接触。我没有加入过这个团体,因为我有不同的信仰,但是我和每一 个通神学者几乎都有密切的往来。我和他们每天都进行宗教讨论。

他们常常诵读通神学的书,有时我还在他们的集会上讲话。通神学主 要的精神是启发和促进兄弟之谊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争论,而 且我还批评了那些在我看来其行为并不符合其理想的会员。这种批评对我并 不是毫无有利影响的;它引起我自己的反省。

第五章反省的结果

1893 年当我和基督教友们有了密切来往的时候,我对于宗教还是一个 门外汉。他们竭力帮助我,想叫我接受耶稣的福音,而我却是一个没有成见 的谦逊而怀着尊敬心理的听道者。那时我自然是竭尽所能研究印度教,对于 其他宗教,也是努力进行了解的。

到了 1903 年,情况多少有些改变。通神学的友人们一心要把我拉进他 们的团体,但是目的是想从我这样一个印度教徒身上取得某种东西。通神学 的文学充满了印度教的影响,所以这些朋友便指望我来帮助他们。我解释说 我的梵文水平是谈不上的,我也没有读过印度教经典的原文,就是翻译的东 西也看得很少,然而他们是“沙姆斯迦罗”(前生注定的)和“普纳建摩”(转 世)的信奉者,他们以为我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于是我觉得自己象是 鸡群之鹤了。我开始同几个朋友诵读辨喜所著的《瑜伽经》,还同其他的朋 友读着姆·恩·德维卫迪作的《瑜伽论》。我还得和一个朋友读钵颠瘏利的《瑜伽修多罗》,还和许多人读着《薄伽梵歌》。我们成立了一个类似“求正 教徒俱乐部”,经常诵读经书。我对于《梵歌》已经有了信仰,它对我有一 种吸引力。现在我承认有对它加以更深钻研的必要。

我手头有一两种译本,我就依靠它来理解梵文原意。我还决定每天背 诵一两首。为此我就利用清晨沐浴的时间。这需要占用三十五分钟:十五分 钟刷牙,二十分钟洗身。我已习惯于采取西方的办法——站着刷牙。所以我 在面前的墙上按上一片纸条,写上几首《焚歌》,随时帮助我背诵。这段时 间作为每天诵读新的和复习旧的诗篇是足够了。我记得我就是用这个办法背 诵了十三章。但是诵读《梵歌》的时间后来被别的工作占掉了,而非暴力抵 抗运动的创立和发展则占去了我所有的时间,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诵读《梵歌》对于我那些朋友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只有他们自己才知 道,但是对于我来说,《梵歌》已成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的指南。 它成为我日常生活参考的字典。正象翻阅英文字典查索我所不认得的字义一样,我是依靠这部行为的字典来解决我所遇到的一切疑难和考验。有一些字 象“阿巴里格拉哈”(不占有)和“萨摩婆瓦”(平等)吸引了我。怎样发掘 和保持那种平等,是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同等地应付屈辱、蛮横和腐败的 官员,老是闹无原则纠纷的旧同事以及待人接物无可厚非的人?一个人怎样 剥夺自己的所有财产呢?难道占有肉体本身还不够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