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甘地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后来我知道连肉食者也可以弄到这种证书,它对于我就完全丧失 了它的魅力了。如果我说的话都不能算数,弄到一份证书又有什么用呢? 

不管怎样,就我记忆所及,我们终于在一个星期六到达了南安普顿。 我在船上穿的是一套黑西服,朋友们给我买的那套白法兰绒,我是特意留到 上岸时才穿的。我原来以为上岸的时候穿白衣服比较体面,所以我就穿上了 那套法兰绒衣服。那时已经是九月的最后几天了,上岸以后才发现只有我一 个人穿这种衣服。我把所有的衣箱和钥匙都交给格林德利公司的代理人托 运,因为我看见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自己也就照办了。

我带了四封介绍信,分别给皮·捷·梅赫达医师,达巴特朗·苏克拉 先生,兰吉特辛吉亲王和达达巴伊·瑙罗吉。船上有人劝我们住到伦敦的维 多利亚旅馆。马兹慕达先生和我都接受了这个意见住到那个旅馆里去。只有 我一个人穿白衣服这件事,使我越想越不好受。到了旅馆以后才晓得我的东 西要到第二天才能够从格林德利公司那里取出来,因为那天正是星期天,这 使我更为局促不安。

我在南安普顿给梅赫达医师发了一封电报,他当天晚上八点钟左右便 来看我。他热烈地欢迎我,却笑我还穿着法兰绒的衣服。我们谈话的时候, 我无意中拿起他的礼帽,要试试它多么光滑,因为不懂得纹理,竟用手把绒 毛弄乱了。梅赫达看见我这种行为,多少有些生气。他想阻止我,可是已经 来不及了。这件事是对于未来的一个警告,这是我学习欧洲礼节的第一课。 梅赫达医师幽默地给我详细讲解起来,他说:“不要摸别人的东西:第一次 见面,不要象我们在印度常常做的那样问许多问题;不要高声讲话;对别人 讲话的时候,不要象我们在印度那样老是称呼他‘先生’①;只有仆人和属 下的人才这样称呼他们的主人。”诸如此类。他还告诉我住旅馆很花钱,劝 我最好住在私人的家里。我把这事情拖到星期一才考虑。

①英文 sir 还含有“老爷”之意——译注。 马兹慕达先生和我都觉得住旅馆很难过,而且也很贵。不过,同船有一个来自马耳他的信德人已经和马兹慕达先生交上了朋友,对于伦敦,他不 算是一个生客,他答应帮我们找几间房。我们自然同意了。到了星期一,我 们一拿到行李,付了房钱,便搬到那位信德友人替我们租好的房屋里去。我 记得我的旅馆费达三英镑,其昂贵使我震惊!尽管费用这么沉重,事实上我 却饿着肚皮!因为我什么也吃不下。有时我不喜欢吃这样东西,又叫了另一 样东西,但是同样要付两份钱。事实上这几天我一直是依靠我从孟买带来的 食物生活的。

搬入新房以后,我还是觉得很不舒服。我常常怀念我的家庭和祖国。 我母亲的爱一直和我形影不离,到了晚上便泪流满颊,家庭的一切回忆使我 不能成眠。我内心的苦闷是无法向人诉说的。即使能够,又有什么用处呢? 我知道,没有什么东西能给我安慰,因为一切都是陌生的——无论是人,他 们的习惯,甚至他们的住所。对于英国的礼节,我是完全外行的,所以要不 断地留神。对于发誓素食的人,尤为不便。就是我可以吃的菜,也是淡而无 味。这使我感觉进退两难。在英国是不好受的,然而回印度去更不是办法。 如今既然来了,便应当住满三年,我心里这么想。

。。



第十四章我的抉择

。_生
星期一那天梅赫达医师到维多利亚旅馆来,以为我还住在那里。他发 现我们已经搬走了,找到了我们的新址,便到我们的住处来看我。我因为不 懂事,在船上染了癣病。在船上我们老是用海水洗衣服和洗澡,肥皂使不上。 可是我却偏偏要用肥皂,以为用肥皂才能表示自己有文化,结果是不但没有 把皮肤洗干净,反而弄得混身油腻,因此长了癣。我指给梅赫达医师看,他 教我用醋酸洗涤。我还记得醋酸怎样辣得我痛叫起来。梅赫达医师看了我的 房间和陈设,摇着头说:“这个地方不行。我们到英国来,与其说是为了求 学,不如说是为了取得一点英国人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的经验。为了这个缘故, 你应当和英国人家住在一起。但是在这以前,我想你最好跟某某人当一下学 徒,我带你去吧。”

我感激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又搬到一位英国朋友那里去住。他为人极 其和蔼体贴,把我当弟弟看待,教导我英国人的规矩礼俗,使我习惯于用英 文谈话。但是我的饮食却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吃不下用开水煮过的不搁 盐或香料的青菜,主妇不知道应该给我煮些什么才好。早餐的麦糊倒还可口,但是午饭和晚餐我总是吃不饱。那位朋友不断劝我吃肉,然而我总是以已有 誓言为理由略加说明,然后默不作声。午饭和晚餐都有菠菜和面包,还有果 子酱。我是一个能吃的人,胃口也很大,但是我只吃两三片面包,不好意思 多要,因为多要好象是不对的。况且午饭和晚餐都没有牛奶。有一次那位朋 友发急了,坦白地对我说:“如果你是我的亲弟弟,我就会送你回国。你母 亲既不识字,也不了解这里的情形,在她面前发的誓言有什么价值?这根本 不是什么誓言,法律上也不会加以承认。坚守这种誓言是纯粹的迷信。我要 告诉你,你这样执拗在这里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你承认你吃过肉,而且觉得 好吃。

你在绝对不需要的地方倒吃了,现在到了必须吃肉的地方来了,你却 不吃。真是令人不解!”

然而我还是坚定不移。 那位朋友还是日夜絮絮不休地劝导我,但是我始终以否定的态度面对着他。他愈争辩,我愈固执。我每天祷告,求上帝保佑,果然发生效验。我 对上帝并没有什么观念,这是信仰的作用,这种信仰的种子是那位善良的保 姆兰芭种下的。

有一天那位朋友开始给我读起边沁的《功利论》来。我简直如坠入五 里云雾中:其文字之艰涩使我无法理解,他便为我解释起来。我说:“请原 谅我吧,这些深奥的东西我实在捉摸不住。我承认人需要吃肉,但是我不能 破坏自己的誓言。我不能争论这个问题,我明白争也争不过你。请你把我当 作一个傻瓜或固执的人饶了我吧。我很感激你对我的爱护,我知道你确实希 望我好。我也知道你再三启导我这个问题,是出于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没 有办法。誓言就是誓言,它是不能违背的。”那位朋友惊讶地望着我。他把 书合起来,说道:“好吧,我不再和你争辩了。”我听了很高兴。他果然不再 讨论这个问题。然而他并没有终止对我的担忧。他既抽烟又喝酒,但是从来 不要我抽烟喝酒。事实上,他倒叫我别抽烟别喝酒。他所担心的一件事是: 

别让我的身体因为不吃荤而衰弱,从而不会感觉在英国那么自在。

这就是我一个月的学徒生活。那位朋友的家是在里奇蒙,一个星期最 多只能上伦敦一两次。梅赫达医师和达巴特朗·苏克拉先生因此决定我应当 寄居在某一家庭里。苏克拉先生看上了西肯新敦一个英印混血种的家,就把 我安置在那里。主人是个寡妇。我把我的誓言告诉了她。这位老太太答应适 当地照顾我,我就在她家里住下来了。我在这里也几乎是挨饿的。

我已写信回家去要一些糖果和其他家乡风味的食品,可是还没有寄到。 这里样样东西都是淡而无味。这位老太太每天都问我喜欢不喜欢她做的饭 菜,可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是象从前一样的难为情,不敢索取比人家 所给我的更多的东西。她有两个女儿,她们总是多拿一两片面包给我。但是 她们不知道,一大块面包也不一定填满我的肚子。

然而现在我总算安定下来了。我还没有开始正规的学习。由于苏克拉 先生的提示,我这时候才开始读起报纸来。我在印度从来没有读过报纸,但 是在这里,我已养成了经常读报的习惯。我常常浏览《每日新闻》、《每日电 讯》和《保尔·玛尔公报》。这大约要花一个钟头。因为闲着,我便出去到 处走走,想找一家素食馆。那位主妇曾告诉过我市区里是有这种地方的。我 一天要走十英里到十二英里,找一家便宜的馆子畅畅快快地吃面包,可是总 是不满足。有一次我在闲逛的时候,无意中在法林顿街发现了一家素食馆。

这个发现所给我的快乐正如一个孩子得到了他心爱的东西一样。我正想进去 的时候,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