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几位幕僚拟定,曹颗抄录的这份关系直隶未来两年发展的条陈,就以密折的形式,递往京城。两日后,装秘折的檀木盒子,就到了养心殿东暖阁。当让陈福拿了对应的钥匙,打开装秘折的檀木盒子后,雍正吓了一跳。半尺深的盒子,装的满满的,像是要溢出来。
雍正的脸色沉了下来,心中生出几分担忧,莫不是直隶出了什么乱子?还是曹颗阅历不足,压不住直隶官场?他顿了顿,稳了稳心神,才拿出里面的折子。昙历并不是一份折子,而是四份。第一份折子上,写着直隶发展大计,剩下三个折子,都是附折。
雍正越看,脸色兴奋之色越浓,已经坐不住,站起身来,扬声道:“快去寻直隶地图,传…怡亲王、果郡王……也传庄亲王……陈福应了一声,匆忙去了。
因登基后一直在养心殿办公,所以十三省地图,就在养心殿,须臾功夫就送到御前。
雍正站在御案前,铺开直隶行省地图,一边看着秘折,一边对着地图JL的府县,口中振振有词:“口外,承德,大凌河中上游……保定府正定府十一一十一一”
偌大的直隶,丁口数占天下丁口数一成半,税赋却只有十三分之一。朝廷每年往直隶撒的银子,远远超过直隶的税赋。直隶就像个长着大嘴的贪兽,使得朝廷不服重负。可是,曹颗这一番规划
不仅解决了疏通北河道与练兵的耗费,还能为朝廷与地方增收,雍正只觉得心潮澎湃,隐隐地生出几分得意。
在皇父手中,曹颗只是整理账本的副堂;到了他登上皇位,却是有魄力与曹颗一省之地,任其施展。
三位王爷办公之地,距备养心殿距离不同。
可前后也相差没多少功夫,他们就都到了御前。
在先皇诸子中,如今在御前最体面的就是这三位爷,所以传旨的小太监们也都是紧着巴结。因此,这三个人虽不是皇上因何传旨,却晓得皇上同时传召了三人。
等到三人都到了,雍正才将曹颗的秘折给他们传看。
同雍正一样,三位王爷看了曹颗的折子,也都惊诧连连。
从折子看,曹颗主要提及五条,一是在口外与热河设州县,发展农业同畜牧业;二是加大直隶北路几处露天煤矿的开采,除了供应京城,另外运煤南下,加大矿业发展;三是在直隶中南部推行耐寒的农作物,使得庄稼“一年两收”增加粮食产量,在丘陵等地,加大棉、麻种植,用以富农;四是在直隶中部几个干果、鲜果大县,设加工厂,消化地方闲置人口,增加赋税;五是在沿海州县,发展海产养殖,也是以富民为主;五是在以上几处,设立市集,促进贸易往来。折子上,有这几处历年的税赋额度,还有推行发展大计后的预期收益。
后边附的三个折子,一个是详细叙说“农业”大计的,一个是工业与矿业,最薄的一个,简单地提了商贸发展。
不是曹颗不懂商业流通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而是世人眼中,商者低贱,曹颗既要用折子打动雍正,也要顾念世情。
雍正看过的折子,不乏数千言的,可像曹颗这样一句废话没有,都用数据说话的,还是头一份。
雍正很满意,可口中却道:“这个曹颗,才下去几日,就要折腾,真不让人省心,你们怎么看?”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都望向十三阿哥,十三阿哥也瞧出雍正眉眼间掩饰不住的欢喜,躬身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一能臣!”
雍正嘴角微微弯了弯,又望向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
十六阿哥心中犹疑不定,十三爷如今管着户部,总理北河务,十七阿哥管着兵部,曹颗在直隶所作所为,同这两位能扯上干系,可同内务府应不搭界吧?可是雍正8偏看着他,像是在等他回答。
十六阿哥心思一转,倒是露出几分苦色,道:“皇上,这曹颗在折子中提及的‘肉罐头,、‘水果嫦头,、‘鱼罐头”可都是用到玻璃。如此一来,这玻璃的方子怕是保不住,内务府就要少一项收入。
雍正白了他一眼,对十三阿哥与十七阿哥道:“怪不得十六弟同曹颗投契,这不是臭味相投是什么?就会这些小算计。”说到这里,对十六阿哥道:“你也别叫苦了,这几样的加工都是细活,曹颗还在折子上担心人手不足,你想法子,帮一帮他。”
十六阿哥躬身应了,心里却是明白,这是让内务府插一手,毕竟内库也不富裕。
最后轮到十七阿哥,他自是不肯逾越,尽着本份道:“只要曹颇能弄到银钱就好,要不然也不能空口白牙地练兵。”
雍正拿着折子,从字面上挑不出什么,仍是板着脸道:“哼,不过是纸上谈兵……”
雍正说的不错,曹颗这折子,确实是“纸上谈兵”0所以,上面提及的钱粮数据,写的十分保守。
要是以他求稳妥性子,本打算在过几月,对直隶事务了解的更详实后,再上这个折子,可是宋厚还是建议他现下就递折子。
今上登基前,是掌部皇子,登基后又事必躬亲,掌控心极强。做臣子的,不宜面面俱到。曹颁…深以为然,就采纳的宋厚的建议。
根据有他的勾画,添加宋厚、蒋坚的老成之言,经过冯老翰林的润色,这秘折做得的有肉有骨,言之有物,很是能蒙人。其实,最让雍正心动的,是口外设州县与推行“一年两收”。前者,会增加田亩数;后者,合增加粮食。
确定这两点,直隶自给自足就不是空话。其他琐碎之处,在雍正看来,都是锦上添花的小节。凭着这个奏折,曹颗也达成心愿,那就是皇上下旨,召他回京。
曹颁拿着宋厚列出的“炭敬”单子进京,先头初瑜过寿时收到的古董字画,已经先一步使人送回京城,自然也是做“孝敬”用……
又到双倍月票了,小九泪奔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寒潮
俗话说的好“三九、四九,冻死猪样老狗。(www。зZcn。com)这话说的半点不假。
就是行人走在路上,都要带着帽子,用袖子挡住脸,呼哧呼哧直喘白气,更不要说是在马背上驰骋。可是,护送曹颗回京的这伍兵丁,却没有一个抱怨的。
他们都走出自督标三营,是在数百人中抽签才抢到这次回京的机会。他们都走出身顺天府,老家是顺天府各县。嗯要回家一趟,极为不容易。
这次与其是说“出差”还不若说是抢得一个探亲假。总督大人已经发话,进京后给众人放假七日。
从保定府到京城,都是官道,治下承平,并元山匪路霸之祸,督标出行,也不过是看着好看一些。毕竟,曹颗是奉旨进京,没必要遮遮掩掩。即便不招摇,也不宜轻车简从。于是,曹颗就将回京的机会当成福利,施恩于督标。
说是督标,实际上只是就是原来的抚标,只有两营兵马,品级最高的武官,不过是两个游击,辖制兵丁九百零三人。督标的话,可以有三到五营人马,最高苗武官可以是参将,乃至副将。
不过,曹颗没有扩充的意思,这是总督亲兵,直隶无匪祸,只是驻守总督府与护卫他的家人,两营人马尽够。
还好,绿营虽不堪,抚标却是绿营中待遇最好的,所以曹颁接手这两营人马时,缺员不到一成,剩下的兵丁也多是青壮,还有两百八十匹马。
那两个游击,一个是三十六七,姓谢,名天来,山西大同人,捐官出身;一个四十二、三来岁,却是汉军,姓梁名传福,京城人士,早年曾在京中任前锋参领,十四阿哥出征时,他曾以副将身边随行,后来不知何故被罢官,闲赋在家。
等到康熙六十年,梁传福才起复,却是没进八旗,而是补了游击,进了直隶抚标。曹颁没到保定府前,看到梁传福的履历,就觉得疑惑。
康熙五十七年,梁传福三十五岁为副将,不走出身世家,若不是自身能力出众,就是后面有主子。
官场上沉沉浮浮,受挫不稀奇。这样的人,要是背景强大,重登高位不是难事;要是背景不强大,被人一压到底也不稀奇。梁传福的背景,却是云山雾罩,看不出什么来。在直隶当差,又有几个没背景的?
就像谢天来,那是是的老庄亲王的门路,同庄亲王府一位管家有远亲。
可真要是有背景,也不会在地方四年没有挪地方。要是没背景,早就被人挤下去了。直到雍正没有派武官下来,曹颗才反应过来,这梁传福是皇上的人。
知道这些就够了,具体的曹颗也无意探究。毕竟他没有统军的野心,没有什么不可对人言之处。这次回京,随他回来的武官就是梁传福。
因年初后就要动绿营,曹颗一路之上,就同梁传福说起绿营详情,倒是没有浪费功夫。
督标最高长官可为参将,现下是空缺,与其等着旁人想起,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