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裸女-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人……这些差异与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正相吻合,两性之间互为补充,这成为人类社会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身体素质方面,男女两性的差别非常明显,这也是基于双方社会分工的不同。要适应狩猎工作以及其他的重体力劳动,男子必须更强壮、身手更矫健,平均每个成年男子的肌肉总量在28公斤左右,而女子只有大概15公斤;男子的健壮程度通常比女子高出30%,体重比女子高出10%,身高比女子高7%。由于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女性的身体比男性更能承受饥饿,他们身体的大约25%是脂肪,这使得女性的身体曲线玲珑,男性体内的脂肪往往只占总体重的八分之一。
  体内包含着如此大量的脂肪,这正是成年女性在身体方面与青少年非常近似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女性还保留了其他很多青少年时期的体征,这些对她们非常有益。在进化的过程中,成年男性拥有了越来越强烈的保护自己子女的意识,由于人类的孩子生长缓慢,要保持血脉延续,孩子们必须得到父母双亲的强有力的辅助。一看到孩子们稚嫩的小身体,父亲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对之百般呵护的天性,而这一点恰好被成年女性们利用了——女性的身体越是像孩子一般娇弱,就越能从他们的伴侣那里得到更多的呵护及照顾。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进化(2)
不仅是身体特征与青少年近似,女性的声音特征也接近青少年。成年男性的声音频率基本在130到145赫兹之间,成年女性的声音频率则是230到255赫兹之间,换句话说,女性的声音几乎就是童声。女性的面部特征也更像是孩子,她们体表毛发的分布也与孩提时期差别不大,当成年男子眉毛日益粗重、下巴日益结实,当成年男子的胡须、鬓发越来越粗壮,并长出胸毛时,众多成年女性却依旧保持着光滑的皮肤、匀称的骨骼以及吹弹得破的娃娃脸。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随着人类在进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男性和女性在“幼态持续”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使得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日益显著,男子的行为方式更孩子气,但他们身体方面的进化已经变得缓慢;女性的身体越来越向孩子们靠拢,然而在思维方式上,她们比男性更加成熟。
  必须强调说明的是,人类的“幼态持续”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种都要强烈成百上千倍,它是人类与其他物种最根本的不同点之一。虽然男女两性之间也有着很多非常现实、非常有趣的差异,但客观地说,两性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微小的,之所以我们要花费笔墨来剖析“幼态持续”在男、女之间的不同,是为了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女性的身体进化得更完善,在很多方面都比男性优越。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从解剖学上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女性的身体是很有帮助的,那可是地球上进化程度最高、最奇妙雅致的生命体,我们得瞧仔细喽……

(。。)免费TXT小说下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头发(1)
我们几乎看不到当今的女性有哪位会任由自己的头发自然生长而不加修饰,如果有人当真采取了这种做法,她的下场肯定是得到一条长及膝部的毛毡子,或者是一个覆盖了她整个头颅的巨大的“毛刷子”。我们现在很难想象,那些远古时代的先祖们是如何应付他们的头发的,要知道他们那时候可找不到刀子、剪子、梳子以及其他的修饰头发的工具。有趣的是,动物学家以及人类学家们从来不曾探讨这一话题,这也许是因为他们知道找不出答案。通常情况下,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对史前人类的描绘时,我们看到的其实是插图画家的主观想象,因为在他们的笔下,史前的女性显然是先去了某个神秘的地方修剪了头发,然后才来到画家的面前摆起了架势。她们的头发总是被描绘得太短了,这让我们怀疑,莫非理发师才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职业?插图画家当然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而他们的错误刚好掩盖了人类女性进化史上一个最为神秘的现象——那就是为什么人类女性会长出那么荒唐的长头发?在原始的部族社会,那么一脑袋夸张的、跑起来几乎要嗖嗖响的头发绝对是个大累赘,近似于孔雀的长尾巴,那么它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究竟有什么被保留下来的价值呢?
  更让人奇怪的是,除了在头上、腋下以及外生殖器处有毛发覆盖之外,普通人类女性的身体基本上是没有毛发的。当然了,借助于放大镜,我们还是能够从女性的体表看到细小的、生长迟缓的绒毛,那覆盖着她的整个身体,但只要隔开一段距离,那些绒毛根本就是看不到的,女性的皮肤几乎是完全裸露的。这一情形让她们好几尺长的头发显得越发怪异。
  要追寻人类头发形态的起源并不困难。当黑猩猩的胎儿长到26周大的时候,它头发的分布状态就已经与成年黑猩猩非常接近。事实上就人类而言,成年人在其头发的分布方面再次体现了幼态持续的特征,我们的一生当中,毛发的分布状态都与胎儿时期保持一致,而不是像其他猿类那样,在出生之前就长出了一整件“毛外套”。在毛发方面男人没有女性那么发达,他们的身躯多毛,会长出蓬乱的胡子和长长的鬓角,但总体而言,男性和女性的绝大部分体表都是裸露的。就算是体毛最浓重的男子,他的胸毛在寒冷的夜里也起不到丝毫的保暖作用,同样也无法在炽烈的日光下让自己的身体免遭被灼伤的命运。
  如此看来,自然母亲在头发的样态方面给了我们独特的待遇,让我们与其他的物种有那样大的差别。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成年人的头发分布形态是来源于胎儿时期的,是又一种幼态持续,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始终保持着这一特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权威的解答,于是,种种推想就应运而生了。
  有一种理论认为人类是由水生生物进化而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失去体表毛发的原因,是为了适应水中生活,为了更便于游泳,头上的毛发之所以被保留下来,主要是为了避免我们的头顶被阳光晒伤;他们同时还认为,女性那长达数尺的头发非常有用,它便于让婴儿们抓住或者攀爬,使得他们能够与母亲一道游泳。对“水生进化理论”持否定态度的人则认为,上述的说法过于牵强,因为如果母亲们潜入水中搜寻食物,她们基本上不可能把婴儿们也带在身边。同时,如果我们的祖先是在非洲的炎热气候下进化而来,那么他们的头发就不大可能是长长的直发,而应该是蓬松的卷发,就像现代非洲人流行的“爆炸头”那样。
  至于保留头发是为了起到防护作用的观点,确实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如果早期的人类是在非洲热带大草原上进行狩猎或者采集食物,他们当然需要一个防护物,去抵挡太阳的剧烈烘烤。浓密的头发可以起到防晒作用,而体表其他部分的裸露则能够通过大量出汗起到极其有效的冷却作用。在出汗相同的情况下,裸露的体表的冷却效率比毛发密集的体表的冷却效率要高出五倍。其他的非洲动物大都保留着体表的毛发,那恐怕是因为它们主要在黎明或者黄昏进行活动,太阳的威力已经打了折扣,而早期的人类却是典型的日间活动的生物,像其他的猿类以及猴子们那样。
  这或许是为非洲人的典型发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有那样厚厚的一层卷曲头发覆盖在脑袋上,可以有效地阻止大脑受到高温的伤害,但这并不能澄清,为什么在北方较冷的区域内,人类会有着长长的、飘动的头发。有些人类学家猜测说,很长的头发也许能够让北方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季暖和一些,毕竟有那么一块天然的遮盖物覆盖在肩膀和后背上,在寒冷的冬夜,大片的头发或许多少能起到点儿毯子的作用。也许正是受到头发的启发,人类才想到了好点子,用动物的皮毛给自己做了第一件衣裳,以温暖自己的身体,然而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生活在寒冷地域的人们没再重新长出厚厚的体毛去保护自己呢?像以往的其他理论派别一样,这一假说同样有着严重的瑕疵。
  看起来最近乎合理的解释是,人类独特的毛发分布起到的是类似于旗帜的作用,它用来把人类这一特别的物种与包括我们的近亲在内的所有物种区分开来。如果我们试图为一小群远古祖先们描绘一幅生活图景,其具体年月是在人类发明衣物,或其他的遮羞庇体的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