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已至此,几人又蹲在路口,围成一个圈,商量了半天,本打算着一路行侠仗义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呢,如今看来,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
这时,大奎提议道:“要不,我们还干打劫的老本行吧?”
未等苏钰开口,书生首先否认了这个计划,“这里在卞安地界,虽然如今天下有些纷乱,但这里到底是有官府管辖的,不能打劫。”
大奎不死心,“那我们还回青云岭打劫。”
苏钰伸手将大奎的脑袋打了一记,道:“此时回青云岭,你大伯他师傅我娘大寨主,估计都已经拿了家法棒槌等着我们呢,横竖回去都逃不了一顿揍,还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哪天走投无路了再回去。再者说了,我们不在家,他们第一天第二天想揍我们,等到过些日子,他们就想我们盼着我们回去呢,到时候我们也玩儿够了,回去说不定,还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烧鸡呢。”
大奎一听,觉得甚有道理。
唐折打心里,也并未将这件事情当做是一个难题,挺起胸脯叉腰道:“想我等英雄男儿,山高水深况且不怕,更何惧那区区身外之物,待我们做几次那行侠仗义的好事,结交各路英豪,还不得让人好酒好肉供着。”
几人听完,也觉得甚有道理,于是雄赳赳气昂昂,直奔着卞安而去。
…………
想象是美好的,或许现实,往往会有些不尽人意。
当一行几人在卞安的街角蹲守了一天一夜之后,事实证明,虽然世道乱了些,可到底,也并非到处都是需要行侠仗义的事情,所以事到如今,他们只有两个铜板的收入,那两个铜板,还是一个过路 的大爷,可怜他们几人年纪轻轻就出来要饭,定也是家里没人要的孩子,于是哀叹一声世道艰难之后,丢了两个铜板给他们。
这乞讨来的铜板虽然卑微,但苏钰几人仍旧深感珍惜,毕竟,它还是能换几个馒头出来的。
啃着馒头的时候,大奎还连连点着头,不住的夸赞道,“这江湖果然不错,我吃着这馒头就比家里的好吃。”
苏钰掰下一块儿放进嘴里嚼了嚼,虽然鄙视大奎的说法,但也觉得,竟不知原来馒头,也是这样香的啊。
边想着,远处传来飞奔的马蹄声,夹杂着街上人们的尖叫呐喊,极其快速的近了,横冲直撞的模样,丝毫不把街上的行人放在眼里。
幼小的孩童不知所惧,撒开了母亲的手,晃晃悠悠的往街上走去,母亲反应过来一回头,顿时大惊失色,却听一声长嘶,那强劲有力的马蹄,已经高高的扬起,眼看就要落到那孩子头上。
这一刻,看到的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甚至有几个胆子小的,已经吓的紧紧闭上了眼睛,无可奈何的等待着悲剧的发生。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道褚红的身影快速闪过,抱着那已经吓呆的孩子,跃倒一旁,就地打了个滚儿,利落的站起身来,嘴里叼着的馒头,白花花的,不沾丁点儿泥土。
那骑马的人吁 的一声将马儿停住,瞪着一双细小的眼睛看了苏钰一眼,本想破口大骂,却该是还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缠身,快速离开了。
苏钰将嘴里的馒头拿下来咬了一口,听着身旁妇女的千恩万谢,看着那离去的男人和他身后的队伍,慢慢眯起了眼睛。
书生同样也在观察,凑过来道,“钰儿,这人和那日我们打劫的人,所穿的衣服是一样的,该是一伙的。”
苏钰刚刚咽下一口馒头,却见唐折迟了一步过来,道:“这群人赶过来的时候,我听人群里有人说,这是大梁宦官府和护京卫的队伍,近期到了卞安,就开始横行霸道了。”
“宦官。”苏钰想想那天打劫时轿子里不阴不阳的声音,心里正有些疑惑,却听一旁唐折不解道,“他们突然来这里做什么?”
苏钰蹙起眉头,想起那人的眼神,“我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一旁的书生道,“想知道他们来卞安干什么,其实很简单。”
话说到这里,几人对视一眼,心里纷纷有了数,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
第四章:夺命菜刀
夜深人静,躲在高墙外的阴暗处,苏钰觉得,默契这种事情,若天生没有的话,后期也莫的培养,就像他们几个,性格各异风格各一,除了干正事,其他时候都能拧成一股绳儿,但轮到正经事儿上,各个主意就像那荒地里的麦苗儿,参差错落良莠不齐。
就眼下而言,苏钰和唐折躲在官衙的外墙处,等啊等,直到那头顶的月亮上了最高的梢头,也没等到剩下几人的到来。
苏钰恍然了解,翻墙跃院打探消息这种事情,也只有唐折和她意见一致,此时书生该是去了就近的酒店茶楼,套着各路人马的话,大奎该是到了城中巡视,看对方暗中藏匿了多少人马,至于竹临,苏钰想着,那胖子该是在某个安逸的稻草堆里倒腾着自己的那些瓶瓶罐罐,只等着他们其中若有人受了什么伤,他再发挥他那得天独厚慈悲为怀的医术,为大家进行“细致”的诊治。
一般情况下,苏钰几人有了什么头疼脑热的毛病,定然也不会去求到竹临那里,就算喝口热水硬撑着,也断不会吃竹临开的药,因为谁都说不准,会成为他哪种新药的实验品。
不过苏钰等人庆幸,起码还有小师妹衣衣这样温柔细心的可人儿。
夜色愈浓了,苏钰拉了拉唐折的衣角,唐折默不作声,点点头,后退几步,纵身一跃上了墙头,苏钰紧随其后,落地时如那叶子离了枝,踏着细细微风,过不留痕。
在他们这几个人中,唯有唐折的轻功学的和苏钰不分伯仲,但运用时,苏钰胜在了身形轻盈小巧,所以上房揭瓦爬树摘果子这类事情,总是苏钰要快上一步,这也是苏钰一直暗暗自得的长处。
进了官衙的院子里,苏钰隐在暗出悄悄观察着,如今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一墙之隔的官衙里,却歌舞升平酒肉飘香,几队侍卫打扮的人,不时在园子里来回巡视着。
清秀的丫鬟捧着几壶香醇的美酒,步履匆匆的朝着园子的一处走去,边走着,边听见身后的婆子不停的催促着,“死丫头,还不快着些,若耽误了刘公公的兴致,你可担待不起。”
丫鬟一听,吓的点点头,脚下的步子迈的更快了。
借着夜色假山的隐蔽,苏钰一抬脚,悄悄跟在了那丫鬟身后。
转过一个走廊,前方灯火通明,有丝竹之声悠然入耳,苏钰朝里面扫了一眼,一翻身上了房顶,刚刚落稳,唐折紧随其后,紧赶着凑了过来。
上房揭瓦,这本就是苏钰拿手的事情,屏着呼吸朝着屋内看去,几个腰肢曼妙的舞姬,在有些寒凉的夜色里,穿着单薄的纱衣,尽情的扭动着自己的身体。
一个身着官服的人低头哈腰的,捧起一把酒壶,毕恭毕敬的给正座上的人斟着酒水,再看那正坐上的人,一身暗红的锦缎衣袍,腰上系着条镶金带玉的腰带,头上的纱帽有些隐住了脸庞,手里翘着兰花小指,摇一摇杯中酒,一开口,声音娘里娘气不阴不阳,朝着一旁的侍卫道:“冯侍卫,看看哪天,是个好日子啊?”
一旁的侍卫上前,抱拳行了个礼,禀告道:“回公公,明日正值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个大大的好日子。”
“好。”那太监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拍拍手道:“中秋佳节,确实是个剿匪的好日子。”
听到此处,苏钰心里咯噔一声,其实这说话的太监和侍卫,和她也算是“老相识”,因为那天在官道上打劫,与大奎动手的,正是这个冯侍卫,而那太监的声音,苏钰也确定,就是那天轿子里坐着的人。
至于他们说的剿匪,苏钰心里不禁开时担忧起来,如今的朝廷宦官当道外戚干政,以宦官府梁公公为首的人,借着剿匪的说辞,残杀了不知多少个村子的无辜百姓,搜刮的民脂民膏,尽数落到了那些贪官贼人的手中。
如今他们来到卞安,又要剿匪,一个妄下定论的匪字,不知又要有多少村子遭难了。
细细观察着,只听那冯侍卫又道:“那青云岭上,怕是要多派些人手了,那日打劫我们的几个毛小子,似乎都有些本事。”
正坐上姓刘的太监掐着尖锐的腔调,从鼻子里挤出几声笑来,道:“这青云岭,看来还是有些意思,我看也莫等明日了,不如今天夜里,就派人去将那青云岭缴了,若有油水,明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