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王侯-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港口街巷中的冲突,第二天也是被福吉正纲和大内宗胜知道了。

    诸多的倭国商人都在暗中议论纷纷,等着看大内家的处断。

    最终的结果是御家人被妥善医治,然后大内胜达派了马车,将这些来找岔的御家人武士全部送走了。

    小林尊一等人因为保护不力,以致生事,被大内家族下令禁足一个月,闭门思过。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了大内家的态度。

    为了魏国府军,大内家已经有和京都的将军幕府,撕破脸皮的打算了!

    商人的嗅觉异常灵敏,可能他们会把握不住军政大事的深化演变,但一旦发生了变化,他们也是第一时间能够感觉到,并且介入其中。

    秦王府给每个商人发了个写了数字的号牌,然后将包销权给每个参会的商人竟拍。

    在很多商人犹豫迟疑的时候,福吉正纲和大内宗胜两人频频举牌,最后以每匹十二贯钱的高价,将全部棉布吃下,并且下一批棉布一至,直接就交给这两人代售,两人承诺全价给付,不会拖延。

    “钱货两清了。”看着眼前堆成小山般的银锭,陈道坚满意的吁一口气,眼中也满是笑意。陈道坚这一次倭国之行,收获颇丰,听闻了昨夜的殴斗事件之事,更是大笑开怀。

    倭国这边,暗地里勾心斗角,府军介入的正是时候,一旦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也是给秦王府随时来介入的机会。

    这简直就是嗑睡遇枕头!

    陈道坚和邓方等人也是有些怀疑,是不是大内家的武士故意设的局,将矛盾直接引向中山府军和将军幕府,不过既然已经有了协议,大内家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并不值得动怒。

    拿了好处,总是要有些担待的。

    两个倭商果然也是本钱雄厚,并且全部用白银,大魏那边是钱贱银贵,倭国这里却是钱贵银贱,两边用银锭交易,都是皆大欢喜。

    :。:


………………………………

第五百零九章 开地

    “希望下一次的棉布,尽早运送前来。”福吉正纲和黑田等人已经争夺了贸易权,当然是只限棉布,就算这样,算来也是会获利颇丰。

    “放心。”陈道坚道:“我们比你们更着急。”

    福吉正纲道:“我知道是福建路有流寇为患之事,秦王殿下并没有直接出兵讨贼?”

    “逆贼已平。”陈道坚含蓄一笑,说道:“除了我们殿下,谁还能讨平逆贼?”

    几个倭商都是显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倭商在贸易之余,也重各国的情报,现在几个倭商彼此使着眼色,意思也是很明白,此后对秦王府和东藩的情报搜集,恐怕将要列为重中之重了。

    陈道坚回首一看,却见邓方矜持一笑,两人对视一眼,俱是微笑起来。

    ……

    “可算是把年前的所有活计做完了。”

    黄父黄母两人赶着两匹杂马犁地,这两天几乎是昼夜不停,终于是将眼前的十来亩茶山全部开了出来。

    黄父承担了大半的力气活,他五十出头,身体还算健壮,加上牧畜很多,家里有两匹杂马,一头骡子,一头驴,原本是想买牛,后来感觉开地马比牛快,便是将家中的存款都用来买了马。

    黄家陆续开了三甲地,已经到了黄父能承担的极限,现在他和浑家一起在丘陵上的田埂边坐着,两人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黄父用拳头捶打着自己的腰眼,扭头看着绵延起伏的丘陵区域,到处都是在拉着铁犁犁地的杂马和驭马的农人,这里在去年烧过荒,气候又好,土地简直肥沃的流油。

    “老大和老二年上不知得不得回来……”黄母喝了几口水,又是念叨起黄来福和黄来贵这兄弟二人来。

    “他们都是做正经营生,一个在战舰上替王上效力,一个当兵吃粮,都是好样的,念叨他们做甚!”

    提起儿子,黄父也是满脸的骄傲和自豪,两个儿子此前一直是他的心病,现在却是黄家的骄傲,别的移民房舍和农具多半是赊来的,包括牧畜在内,黄家却全是两个儿子的俸禄薪给积攒的钱,光是这一条,整个百户的人都是羡慕有加。

    整个百户在入冬之后一直在开地,台南地方比福州要温润的多,就算没几天就要过年,天气也甚是和暖,这些茶山是十七百户的外围地带,整个地貌是起伏不定的丘陵区域,农牧司把地段划分之后,任由各家开垦,有力的就多开,无力的就少开,反正牧畜各家均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兴殖开垦,每家每户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棉布大规模出脱之后,除去还贷的钱每家还落下不少,加上粮食丰收,地种的越多的家庭,收益就是越高。

    虽然要面临还贷,一年多之后还要交纳赋税,秦王幕府已经公布了赋税额度,相较于大魏的沉重赋役来说,秦王府的赋税在徐子先看来并不算低,但对黄父黄母,还有十七百户的所有移民来说,定下来的赋税徭役低到令人睡梦中都笑醒。

    秦王开府后,官户户数涨到两万,但这个时候幕府军司的人却并没有继续登记官户,幕府官员没有明确宣布,但移民东藩的人从此都在幕府治下,一律按田亩数字和收入来缴纳赋税,承担劳役,甚至幕府隐隐宣告,此后秦王幕府不再征调免费劳役,凡有役,必定是有偿征调,按岛上居民的平均收入来给付……当然这也是满三年之后的事,三年之内,很多移民是空空两手上岛,农具牧畜房舍都是借贷,每年用免费的劳役来抵折一部份欠款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在南安侯拜封中山王之后这半年时间,东藩岛上又陆续有六千多户,三万多口人上岛,整个南部平原区域陆续开发完毕,由于矿山和铁场陆续兴建,很多移民直接被安排在中部地方,匠作司和军工司,工商司,农牧司都开始着力开发中部,每天均是有大量新移民从帐篷区离开,在军司吏员的带领下,往中部地方而去。

    若是初至东藩的人,必定不相信眼前的东藩是传言中的荒凉大岛。

    到处都是农田,大片的棉田,豆田,水稻,高粱,还有大量种植的桑树,甘蔗田,茶山,由于气候好,土地肥沃,牧畜充足,农具精良,水利工程也做的相当出色,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将来的日子会不好过。

    更多的人开始休息,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很多人都是趁着年前最后的几天时间把手头的活计给做完。

    其实过年时的气候和现在相差不多,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里休息,这种生物钟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就算想改都很困难,人们下意识的就想赶紧完活,最少休息十天半个月才好。

    刘叔敬身体已经痊愈了,他在自己百户的地界巡逻,身边同样是一位退伍老兵充任的治安官,还有几个骑马的警备士在远方巡逻戒备。

    其实现在这样的警戒已经是没有太大必要,农官就在警备线东边很远的地方,似乎是在观察是否可以将茶山继续向东一些,扩大的茶山会提供更多的茶叶,使附近的百姓获得更多的收益。

    刘叔敬对眼下的一切都极为满意,他盘腿坐在地上,嘴里叼着根野草,对身边的李国柱笑着道:“老李,你昨格看见的船有多大来着?”

    李国柱也是盘腿坐着,他家两个半大小子这一年多窜起老高,就算辛苦半天还是在一旁追打笑闹着,吃食够,小伙子们精力十足,李国柱已经在考虑过两年给他们说媳妇的事了。当年从漳州跑开的时候,可万万没想到有这么一天。

    李家有四匹杂马,两头牛,李国柱感觉杂马虽然犁地快,但日常要慢工出细活,还是慢慢赶着牛深耕细作更适合。此外便是有头骡子,杂马他舍不得骑,但现在出远门办事李国柱已经不再步行,而是选择骑骡。

    就算当年在漳州时,李国柱也万没想到自己能养牛,还有好几匹马,那都是富户和大田主才有资格伺弄的东西,牛和马都要喂精料,要是光吃草就做不了什么活计,牛一天得有大半天的时间来进食,要是不喂料还做活,没几天就瘦的不成形状。马就更娇气了,稍不小心就会死,敢养马的富户都不多,更不要说贫民百姓了。

    李国柱一共开了六甲地,他和婆娘都在壮年,半大小子也能当半个成人使,加上骡马充足,他开地的信心很是充足。

    除了眼前的一甲茶山,李国柱还有两甲棉田,两甲稻田,一甲甘蔗田。

    在田边地角他种着好多颗桑树,预备将来养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