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党军荣誉-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兴华被蒋校长拉到了地图面前,蒋校长似孩童一样,指着几处说:“陕北这几块地方,是他们最后的根据地,数十万中央军已经在两广前线云集而来,辅国,这次我要彻底解决他们了。”

    说到了最后,蒋校长的身体微微出现了颤抖,明显是很兴奋的状态。

    孙兴华点头不语,事情恐怕未必是蒋校长预料的那样。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恐怕蒋校长的美梦就要成真了。但是有了西安事变,蒋校长的美梦,就像玻璃那样破碎。

    孙兴华一直不明白,即便有了西安事变,蒋校长也完全可以撕破协议,毕竟那是在蒋校长被张杨二人掌握下所答应的协议,在法律上面根本就不算数。

    更何况,古来成大事者,哪个人会被一纸协议所约束?

    即便西安事变后,蒋校长也有机会彻底完成那个美梦,当时的情况,总共六十万的精锐中央军云集陕西,而他们的对手,是刚刚经历过大战,走了很多路,补给和战斗力严重下降的部队。

    指挥这些中央军的部队,可不是胡宗南之流,**少有的悍将卫立煌担任前敌总指挥,一路追随的民国第一骁将薛岳也已经赶到。

    所以说,即便是发生了西安事变,蒋校长也完全可以撕破协议去攻击,但是蒋校长却没有那样去做。

    从这一点上面来看,蒋校长是有一些幼稚的。

    一个是把《资治通鉴》读了十几遍的人,一个是把《曾文正公全集》读过十几遍的人,很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性格。

    “校长,绥远的事情,我已经听闻了。军政部下达的修筑国防工事,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在宁夏境内进行修筑国防永备工事,以备不时之需。根据35年度防卫计划大纲,甘肃已经也已经在重要战略重镇修筑国防工事,并且拟定守备兵力。”孙兴华打断了蒋校长的话,说明了一下青宁甘三省的情况。

    孙兴华和蒋校长会面,谈的最多的仍然是抗日上面的问题。

    而从不轻言抗日的蒋校长,也似乎愿意在这个问题上面和孙兴华进行谈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1935年拟定的《1935年度防卫计划大纲》,其中就有孙兴华不少的功劳。

    而根据35年拟定的方位计划大纲制定的《1936年度国防计划大纲》,在制定完成之后,军委会第一时间派遣特使呈送到甘肃,由孙兴华亲自修改。

    在国民政府之中,只有少数人知道国民政府的计划,而在整个甘肃,除了孙兴华叶正清外,几乎没有任何人知道国民政府的计划。

    “他们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大区,分别是抗战区、警备区、绥靖区、预备区。设冀察、晋绥、山东、江浙、福建、粤桂6个国防军总指挥部,1个预备军总指挥部,以军事委员会为最高指挥机构。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蒋校长继续的询问道。

    孙兴华指着墙壁上面的地图,继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蒋校长则是有意,把孙兴华安排在预备军总指挥的位置上面。

    孙兴华对于蒋校长的好意,自然是拒绝的,他不会留在后方,只要战端开启,孙兴华就要带领部队奔赴前线抗战御敌。

    蒋校长和孙兴华根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的36年国防计划大纲,谈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有抗战区作战部队的问题,又有后方部队的整编问题。

    孙兴华适时的提出可以前方抗战,后方整编的整军方案,受到了蒋校长的重视,特意让侍从室主任钱大均记在本上。

    国民政府的抗战计划,只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这些人都是处于国民党高层核心。国民政府可不会大声的喊着抗日,蒋校长采取的策略,表面对日拖鞋,迁就日本的行为,但是在暗地里,却是制定了国防计划大纲,积极的整编部队。

    在日后张学良回忆的时候,还曾抱怨说,蒋先生有抗日计划,也应该和我说的,他不说我怎么知道。

    可是张少帅,似乎有点高估了自己,以他的少爷本性,这么机密的事情,只要他知道了,恐怕天下人都要知道了。(未完待续。。)

    s
………………………………

第345章:密商

    西安,这个千年古城,仍然有着大气磅礴的古老城墙。

    在孙兴华参观过西安城墙之后,对于杨虎城在26年坚守西安的经典防御战,在也没有太大的评价了。

    拥有这样的城墙,只要指挥官不是白痴,一般都可以守住西安,尤其是在26年缺乏重炮和坦克飞机这样的重武器情况下,守住西安并不是什么奇迹。

    古老的街道,特色的小吃,让人沉醉在西安的古文化之中。

    而在西安西北剿匪总司令部里面,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聚在了一起,两个人脸色都不太好,尤其是张学良,面色带有一丝苍白。

    如果不是知道张学良从国外戒毒成功了,恐怕部下早就给张学良拿来了烟枪。

    “他知道了,他肯定是知道了。”张学良神情有些慌张。

    在任何的年代,对国家的元首采取行动,最低都是要杀头的。更何况是在才刚刚解开封建束缚的中国,对蒋校长采取行动,无异于是弑君。

    在西安事变之后,全国哗然,黄埔系中央军声称要血洗长安,全国百姓自发上街游行,声援蒋校长,声讨张杨兵变。

    闻一多胡适等学者,更是大骂张杨二人。

    这样的行动,放在古代是要灭九族的,即便是放在现在,要是要掉脑袋的。如果这件事情传出去,就算蒋校长在怎么对张学良有感情,也要痛下杀手的。

    从24年蒋校长上位之后。不断遭到刺客刺杀,不断有军阀叛乱,但是还真没有哪个军阀,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即便是派遣人来刺杀蒋校长。也没有像现在那些恐怖组织,会对这起事件负责的。

    张学良清楚,他做的事情,是要掉脑袋的。以张少帅的性格,自然是有些担忧的,相反杨虎城却不同,这个老军阀,能力可是能够和阎锡山李宗仁之流划等号的。

    “或许他意有所指。并不知道我们这件事情。如果他真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和我们说,又怎么会亲自来西安呢。”杨虎城冷静的分析了一下。

    他认为孙兴华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如果孙兴华知道这件事情。那么他是不敢来西安的,即便他来西安,也不会和他们说的。

    按照杨虎城的分析,如果孙兴华知道这件事情,就不会和他们说那样的话。而是迅速拜见蒋校长,将蒋校长从西安接走。

    更重要的一点,蒋校长是信任张学良的,这是他们手上的一张王牌。

    带领少量的警卫到西安。华清池外围由东北军负责,这是蒋校长对张学良的信任。毕竟在陕西。也是有中央军部队的,蒋校长是完全可以把中央军调过来。让他们担任警卫的。

    “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张学良略微冷静了一下,他觉得杨虎城分析的有道理。

    “孙兴华这个人平常很低调,这次却派遣七十二架飞机护送而来,下了飞机之后,又和我们说了那些莫名其妙的话。我想他对我们的事情有所察觉,但是却不能够肯定,派遣飞机过来是威慑我们,说那些话是警告我们。”杨虎城毕竟是老军阀,沉思了一阵,就把孙兴华的大概意思判断了出来。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孙兴华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是他不能去管,对于这件事情,孙兴华只能够做一个观众,真正的主角是张学良杨虎城蒋校长三个人。

    派遣飞机是威慑张杨二人,让他们知道目前的情况。说那些话是警告他们不要乱来,像蒋孝先,邵元冲这样的人,完全没有必要打死的。

    尤其是邵元冲,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国民党元老,公开的主战派。邵元冲是因为和汪精卫在对日问题上面的分歧,继而辞职离开南京的。

    邵元冲的资格是和蒋校长一样的,担任过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

    这样的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打死的。

    “我们现在怎么办?”张学良询问了一句。

    只要看看张少帅以往的表现,很容易就能够看出一件事情,抓蒋这样的大事情,以张少帅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在晚年的时候,张学良也说过,杨虎城才是西安事变的主角。

    但是杨虎城是什么人,他和蒋校长原本就是敌对的状态,做出这样的事情,杨虎城自然是有些担忧的,而年少轻率的张学良,则是一面很好的盾牌。

    “稳住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