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岐人混入我军中也便罢了,如今擅自窥探军机揣度上心,赵将军作为我咸国将帅,却被小小校军郎牵绊于左右而言听计从,且不说我咸国颜面何在,这军令法纪又如何说的过去。

    今日若开了先例,今后岂非所有兵士皆可对我大军指手画脚妄论军机。”鼎炀侯理直气壮搬出军法。

    “那魏贤功劳又如何说。倘若人人皆因妄论军机而治罪,天下还有何人敢为我咸国,为我军出谋划策。”

    “赵将军此言,莫非是默许了败坏军纪漠视法度不成!”

    “军纪法度固然乃治军之本,但公道又何在。我军击溃晋国世子姒昌偷袭是真,攻占肥城亦是不假,如此大功若非魏贤谋划,恐怕我军早被晋军攻灭,还何谈军纪法度。”

    “公道”二字抵上千言万语,帐中诸将中超过三成是赵逊部下,赵逊击溃晋军骑兵他们亲身经历,夺占肥城也都有功劳。如果鼎炀侯连魏贤的功劳都能不认,那其他人的功劳又怎么算。

    事情发展到这里,鼎炀侯骑虎难下,只感觉脚下台阶被抽了个一干二净。所有人目光此时纷纷看去他脸上,眼神是复杂的,即便是他的嫡系部将陆敬,此时也是缄默不语,不是他不想帮鼎炀侯,而是他若是开口,其他人又如何看他。

    毕竟过江以来他与鼎炀侯寸功全无,赵逊则又搬出“公道”,显然不论如何开罪赵逊都是说不过去的,更何况赵逊还高他一级。

    此时帐内一片寂静,鼎炀侯张隽想是说不出话,或是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正值众人沉默之际,却闻百里燕一声冷笑:

    “呵哈哈……”

    鼎炀侯阴郁着脸色,此时更是不快:

    “咆哮本侯藐视军法,魏贤,你可知罪。”

    “呵呵!”他继续冷冷笑着:“在下早在晋国便有所耳闻,咸国之内相互攻讦攀比争功之风,不亚于风月场之妓女,但凡是丁点的蝇头小利便能同室操戈。此前叛贼奉阳君姜赫如此,如今看来鼎炀侯也是此辈。”

    “安敢口出狂言,来人!”

    “诺!”左右亲兵上前。

    “给本将拖出帐外,先领军棍八十,而后关入死牢!”

    “诺!”

    亲兵刀剑齐出,往百里燕脖上一架,顺势上前解除铠甲佩剑,正要押出帐外,赵逊已忍无可忍,厉声说道:

    “鼎炀侯,魏贤乃我部下,即便要处置,还轮不到张将军处置。若有异议,你我各自上书大王陈述详情,此事交由大王裁决,张将军意下如何。”

    鼎炀侯冷冷看着赵逊:

    “哼!今日便是看在赵将军面上,将他打入死牢,待日后再行发落!”

    说罢,鼎炀侯一挥手,亲兵押着百里燕离去。

    八十军棍别说是人,就是头熊都能活活打死。鼎炀侯看似是退了一步绕了百里燕死罪,实则八十军棍真要是抡下来,也还是个死,没人能受得了八十军棍。

    此时帐内气氛已冷,赵逊拱了拱手说道:

    “决战在即,还望鼎炀侯三思而行,本将告辞了!”

    话音落下,赵逊转身而去。鼎炀侯一气之下,踹翻了身前桌案以泄私愤。

    百里燕被押出大帐不久,便是被关入了辎重营的囚车里,说是囚车,其实是木棍捆扎的木笼,用以关押受刑和惩罚士卒,亦或者准备杀头的兵士。

    进笼不久,赵逊紧随而至,百里燕垂着头,一息哀叹:

    “赵将军……”

    “莫要担心,鼎炀侯断不敢为此事杀害于你,他若强行治你死罪,本将定将呈报大王。”

    “谢将军。”

    “莫要谢我,本将该谢你才是。原打算击溃晋军班师后开设幕府,将你收入门下,只是未曾想到,鼎炀侯嫉贤妒能要杀你,都是本将一时疏忽。

    你本是校军郎,我问计于你,虽不和法度,却并无不可。只是不曾想鼎炀侯竟如此贪功冒进,唉……”

    赵逊一息长叹,他何尝不知,咸国攻讦之风横行,若非常年有战事,怕是咸国早便是四分五裂。想到这里,他又说道:

    “你安心歇息几日,我想这几日大军定要做修整,而后再战。只是此战我隐隐预感不祥,怕是大战之后从此一蹶不振。”

    “将军莫要灰心,在下还有一计,只是凶险万分,将军定要把握得当。”

    “是何计策。”

    “韩合退至杜阳,其定不敢将中军屯驻杜阳。杜阳城小池浅,即便依托晋军主力,久攻之下定然城破,故而韩合定会将中军移至城外,一旦杜阳失守,他可全身而退至合池,与合池守军汇合,而后站稳脚跟以图再战。故而攻打杜阳关键,便是攻破中军。

    而此番乃是决战,韩合尚且不知在下变故,因而会有所忌惮。前番因晋王三子姒昌偷袭失败险些被擒,决战之下韩合断然不敢令姒昌出战,而是让其守在中军帐。

    故而将军若是有机可趁,大战之际可令骑兵偷袭中军,哪怕无法攻破,韩合必调兵前往救援,如此杜阳正面之敌便有可乘之机。”

    “此言有理。”赵逊认同道,接着又说:“杜阳一战必然惨烈,韩合即便有决心一战,其定是要预设退路,将中军帐设于城中并非上策,一旦城破,难以及时逃脱。将中军设于城外便是上上之策。”


………………………………

第77章 血战杜阳(6)

    杜阳城只是肥城治下的县城,卫星城,规模仅相当于城塞,城池非常小,加之晋军去年攻打肥城之前,咸军死守杜阳,韩合也是废了好一番功夫才将杜阳攻下,因此现在的杜阳城残破不堪,难以长久坚守,只能用于牵制咸军。

    中军置于城内,偌大的中军难以展开,一旦破城,韩合自己都有性命之危,城破之时,便是晋军中军被破之时,因此韩合绝不会将中军放在城内。

    如果中军置于城外,姒昌又是个棘手问题。他连番被咸军所败,决战时刻韩合绝不会让他出战,只能是命其守备中军,以免死于战祸。

    前番丢了肥城,韩合已经是误了战机,倘若姒昌再死,晋军便是大败,他韩合难辞其咎必死无疑。

    此后几日,咸军在骇穗修整,肥城陆续运出的粮草辎重解了大军燃眉之急,士气得以迅速恢复。毕竟手中有粮,心中才会不慌。

    由于鼎炀侯被困骇穗,与韩合对垒死伤了两万三千多人,原本合兵之后该有十二万五千人,如今却是才过十万,即便轻伤的六千多人陆续补充大队,如此也只有十一万。

    为此鼎炀侯从尹秧城抽调了五千人,只留三千人助守尹秧城。又从肥城的一万守军中抽调了五千,共计一万人火速与大军汇合,如此东拼西凑勉强十二万人。

    至于韩合大军,经骇穗、肥城、偷袭失力三战,减员至八万三千多人,加上杜阳坚守的数千人马,不到九万,比咸军虽说是少了三万多人,但战斗力却是比咸军高出一头,加之骑兵与杜阳城优势,战斗力怕是在咸军之上。

    大概是百里燕(既魏贤)被关押后的第五天,他被放出牢笼,鼎炀侯最后的处罚,是把他发配到了前军充军,这大概也是赵逊妥协后的结果。但已经比掉脑袋是好了百倍,总比命没了强。

    离开了辎重营,百里燕被带去赵逊的营中,尽管是被发配到了前军,好歹也还在赵逊的麾下,但是要翻身,怕是没可能了。

    “赵将军。”百里燕深施了一礼,心里万分感激。

    “嗯,过来坐吧。”

    赵逊到了碗水,给百里燕送去:

    “鼎炀侯发你充入军中,本将军也别无选择,发你充军怕是最轻的处罚。”

    “在下知道。只是此战过后,在下想归乡,但求将军成全。”

    赵逊看去百里燕,心里是不舍的。但他也知道此战过后,他就得回都城任职,若是将百里燕收入幕府,鼎炀侯日后怕是与自己为敌。

    “好吧。我已将你调入左都督姚盛麾下,本想令你出任百夫长,奈何鼎炀侯不准,只能令你充任军卒,想来是鼎炀侯还想置你于死地。不过我已命姚盛关照于你,你又与姚盛熟稔,定不会有失。”

    “多谢将军安排。”百里燕再施一礼,心中又多了几分敬重。

    姚盛此前是魏旦麾下都尉,后被魏旦派到尹秧城增援,赵逊入城之后,双方多有配合,姚盛也编入了赵逊部,只是打了这么多年仗,严重缺乏将官,姚盛守尹秧城有功,从都尉升任左都督是顺理成章的。

    而赵逊此前是大都督,下辖嫡系却只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