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批批的战船靠岸放下咸军,而后又一批批的离开,替换下一船咸军上岸。
舰船既有大小战舰,也有槽舰、运粮的辎重船,这些船塞满了兵士,像是塞牲口一般死命的装,少则装几十上百人,多则能装两三百人,如果是装货,远比装人多。但是战斗力和安全性很差,一旦被击沉,死伤会非常惨重。
咸军登陆之后,除了小部分进城以外,绝大多数在城外扎营。由于城外到处都是乱葬岗和焚尸坑,咸军只能在较远扎营。
待到天黑,咸军依然没有停止登陆上岸的迹象,此时少说已经上岸了三四万人。
待到夜间,百里燕(既魏贤)去了城东,都尉姚盛在此驻守:
“姚盛将军!”
“校军郎有事?”
“在下让将军五日前在城外各处乱葬岗抛洒生石灰,将军可有办妥。”
“早已办妥,校军郎是担心霍乱。”
“正是。此病难以短时内消除,故而许加紧防范。”
霍乱弧菌繁殖极快,传播很厉害,只要有一小撮,立马就能发展壮大。
这尹秧城的霍乱平息还没二十天,咸军大举进驻,百里燕担心再发霍乱。但愿咸军过江带有充足草药,要不然一旦爆发霍乱,咸国怕是就完了。
当天夜里,赵逊参会始终没出来,直到第二天天刚亮。伙营开饭,百里燕正在排队打饭,轮自己时候,就舀了半碗稀粥,和一块整整少了一圈的光饼。看到这里,百里燕不禁问新来的伙头:
“我说伙头,为何今日如此之少。”
“将军命令,我等只是照办。要是嫌少,你去找将军理论。下一个!”
伙头爱搭不理,百里燕端着饭碗去找赵逊。赵逊昨夜开会到凌晨,这才刚刚睡醒。
“魏贤,此来若非为了粮草。”
“赵将军料事如神,在下正是为此。今早打饭,为何饭量统统减去三成。”
“乃鼎炀侯军令。”赵逊如实道出详情。
“如此说来,粮草果然不济。”
“此事本不该你魏贤所能知悉,但你替我军立下汗马功劳,为本将出谋划策,此事本将不该瞒你。”
听到这里,百里燕隐隐感到一丝不详,接着问道:
“莫非粮草只够大军半年支用。”
赵逊摇摇头道:
“远不足半年。”
“那是四月。”
“亦没有!”
“那是三月!!”
百里燕心都快蹦嗓子眼,这时赵逊伸出两个手指,看到这里百里燕眼前几乎拉黑,这已经很明白了,大军粮草只够两个月。
“这如何与晋军决战!”
“故而鼎炀侯决意速战速决。”
“绝无此种可能。”百里燕断然否定了决战可能。
大军出征,随军供需的粮草至少需要一季,也就是三个月。大军自己携带一季的粮草作为大营囤粮,同时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保证大军自带的三个月军需基数,始终处于三个月的量,当后方供应出现问题,就能吃这三个月的随军供需。
所以大军出征,随军携带三个月的军需的同时,后方需要源源不断供应粮草。这样一来,路上供应的粮草,加上大军自带粮草,总量不低于半年。
像晋军此番打的就是富裕仗,大军随军囤粮都有半年,加上后方源源不断供应,基本上能保障九个月。而且打仗基本上就是一天吃三顿,而不是平时的两顿,现在还没开战就变相降低供应,对士气的和体力的打击无疑会很大。
现在大营只有两个月的囤粮,还是在降低供应的情况下,一旦江面再次被晋军切断,就等于葬送了十几万人的生计。
“赵将军,此战怕是难以取胜,当速谋筹粮之事。”
“唉……”赵逊无奈长叹,随后说:“咸国已无粮可征,再征,就只能征百姓的种粮了。”
“怎么,难道说此番没有军需供应,只有两月的口粮!”
百里燕自己听着都吓一跳,过江的只有两个月囤粮,连后续的补给都没有,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这要是去年韩合围城时候过江,至少还能争取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只剩下两个月的粮草,还没后勤供应,这种仗怎么打。
百里燕一筹莫展,他说:
“赵将军,此事几人知晓。”
“不过十人。”
“那鼎炀侯如何战晋军。”
“肥城有粮,因此鼎炀侯决意攻打肥城。”
“攻打肥城?可肥城驻屯有韩合近八万大军,倘若韩合死守,拖亦能拖死咸军。”
“因此鼎炀侯决意以分兵之法,诱韩合出城,而后野战定胜负。”
肥城集结有韩合近八万大军,大军囤粮亦在肥城,鼎炀侯打的好算盘,只要把肥城打下来不就结了。
可那里有八万守军啊,不是平地上十几万人包围八万人,是攻城。要是韩合死守肥城不出,硬拖两个月怎么办。
况且晋军对咸国国内了如指掌,此番鼎炀侯过江带了多少军需,弄不好晋军早就知道,硬拖必然对咸军不利。
当然,鼎炀侯也不是傻子,他当然也能算到韩合可能坚守肥城,所以决定分兵,将韩合大军诱出肥城,然后野战歼灭。
而引诱韩合出城的鱼饵,就是肥城以东的“杜阳城”,佯装奇兵绕过肥城,攻打杜阳。
之所以攻打杜阳,是因为杜阳方圆三百里内城池寥寥无几,均是村镇,没有城墙,因此截断了杜阳,由杜阳东来的晋军增援也好,粮秣也罢,都会被咸军截断。
咸军控制了杜阳,战略上等于切断了肥城向东的咽喉,咸军有可能坐等晋军来援,一批批的吃掉晋军补给。
一旦杜阳被占,肥城将失去战略意义,韩合的身后就被抽空。如果咸军佯动杜阳,就一定能引出韩合。
不可否认,百里燕也认为此计可行,但韩合他不是傻子啊,你鼎炀侯想得到,他韩合想不到?如果鼎炀侯要佯攻杜阳,就必须轻装强行军,这样一来后勤补给势必跟不上。
“赵将军,倘若韩合亦是如此想法,咸军岂不反被切断后路。”
“既是行兵征战,定有风险定数。此番鼎炀侯攻打杜阳,乃走小径,远离肥城,故而韩合难以预料。打下杜阳,应有七成把握。”
杜阳如能被攻下来,韩合就必须与咸军决战,因为晋军后续补给必须走杜阳,一旦杜阳被咸军占领,咸军就可能通过杜阳这条粮道,吸晋军的血。
因此杜阳攻克,晋军要么战,要么趁着肥城尚有囤粮,北上绕道他处,绕开杜阳向东集结,再做决战打算。
此番谈话结束不久,咸军过江辎重陆续抵达尹秧城,于第四天,鼎炀侯率众离开尹秧城,向肥城出发,只留守三万人交予赵逊,坐镇后方给咸军运粮。由于粮草本就没有多少,所以也就不需要多少人转运粮草。
………………………………
第64章 骇穗之战(3)
而与此同时,韩合坐镇肥城内,探马不断传来咸军消息,此前韩合料到咸军会去攻打杜阳,于是提前几天,趁着天黑,从肥城陆续调走驻兵六万多人,同时晋军五万骑兵秘密抵达杜阳以西的“骇穗”,准备与咸军决战。
肥城太守府内:
“王硕将军,肥城之内由你坐镇,老夫连夜摔人出城,择机与咸军决战。”
“韩老将军请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嗯,姒昌世子随老夫同行,世子殿下可愿否。”
韩合目光转向姒昌,姒昌跟打了鸡血似得战意汹涌:
“本世子领命!”
“好,天黑之后,即刻启程!”
“诺!”众人异口同声。
韩合料定张隽必打杜阳,而且是分兵。
杜阳位于肥城以东偏南,由西往东有三条路,一条是肥城,一条是巾阳,巾阳在肥城以北,从肥城出发两天就到,咸军显然不可能先去占了巾阳。于是只有南方原始森林这一条路,而且还是直线距离,不需要绕路。
从尹秧城前往肥城路上以南,被大片原始森林覆盖,可避免被骑兵袭扰,但是路不好走,只有附近的山民知道进出原始森林的小径。
韩合当然知道有这片原始森林,行走也极为艰难,但是眼下两条路被自己把手,咸军只能冒险走原始森林,前往杜阳城。只有拿下杜阳城,才能切断杜阳以西,肥城及其他据点的供应。
但是咸军必然要先制造大军围困肥城的假象,而后偷袭杜阳。
此外咸军攻打杜阳也不是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