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王,那总不能坐看晋军断粮吧。”
“晋军何时断过粮,不还吃着广信的粮草吗。”
西寰立时哑口无言,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说错了话,咸王这时又说:
“即便此时从永兴河东岸晋军大营将粮草运往广信,也只能等到下月,除非太子妃能说动安泰侯,动用梁军为晋军送粮,否则寡人此时此刻已抽不出一兵一卒一个匹夫为晋军送粮。太子妃请回吧,寡人今日累了。”
话音落下,咸王立身而起,头也不回的走出广渊殿负手而去。西寰沉着脸色,被咸王冷脸吃了下面,心里极不痛快,没有丝毫逗留的打算,随即坐车离开了王宫。
咸王走在去百灵园路上,高勋匆忙而来,手中还拿着两封铁匣密封的密函。
“大王,荀大人从志国发回的密信,另一封是我国驻梁国使者密信。”
“哦,快拿来寡人看。”
“诺。”
高勋承上铁匣,咸王确认完好无损,相继拆开两信细看。
“大王,荀大人信中都说了什么。”高勋斗胆问道。
“好消息,志国已允诺卖予寡人粮草辎重,正在装运。先发一半,经由岁当郡进入我咸国,另一半等银钱到付之后,志国再发。”
“那真是太好了,真是揭了我国燃眉之急。”
“不过……梁国来信,北海最近海贼猖獗,上百万寸银难以短时内运到,梁军要等下一批梁军粮草,一起由梁国水师押往东原郡,最快也要两个月后。”
“如此会否误了与志国的约定,要是志国反悔,那可就坏了大事。”
“无妨,寡人已经凑了五十多万两寸银,待志国水师将粮草运至岁当郡,寡人可将银钱运往志国,如此也能给荀大人有个转圜的余地。”
荀牧亲自赶赴志国,就购买粮草辎重与战略物资紧急磋商,志王虽然是答应了,但只答应一半用珍珠交易,一般用银钱和黄金交易,用珍珠交易的部分正在发往咸国,用贵金属交易的部分只有等钱到账后才会发货。
“高勋,广叔子老先生可有话带给寡人。”
“禀大王,老先生说,只要有粮,拖住叛军,叛军早晚必退。”
“是啊,但要寡人坚持到何时呢,寡人耗得起,咸国耗不起啊。赵逊将军那边可有说什么?”
“回大王,永兴河实在抽不出半点兵力北上增兵合城,而且现在黑巾贼兵在徐国连战连捷,很快将迂回至孙国南翼,而北海方面长孙国虽说是在蜀田郡顶住了叛军。
但长孙步军终归不堪大用,顶住叛军攻势多半因叛军主力拖在我咸国,而暂时安然无恙。倘若我军兵败,叛军扫灭长孙国,恐怕也就是两三年时间。
现在唯一能指望,也只有尽快将粮草运回,以稳定民情军心,实在不行,也就只能……”
高勋欲言又止,咸王蹙眉说:
“只能什么?”
“请大先恕臣之罪。”
“但说无妨,寡人恕你无罪。”
“谢大王。臣以为,晋军不堪用,去吓唬吓唬卫国还是可以的。若能让魏将军出面,向歧国借兵,这也未尝不可。”
“什么什么?向歧国借兵?怎么个借法?”
咸王拉下脸色质疑反问,高勋说:
“魏将军乃歧国人,歧国多次遣使游说魏将军回国效力,若是以魏将军作价,向歧国借兵十万,也许还能解当下燃眉之急。”
咸王闻讯勃然大怒:
“荒唐,寡人岂能将魏将军抵给歧国。”
“臣失言,臣该死,还请大王息怒。”
高勋诚惶诚恐自请有罪,咸王仍然怒气未消:
“你叫寡人如何息怒。魏贤乃我咸国之栋梁,寡人的臂膀,兰渊公主的女婿,一个魏将军抵天下百万雄师,你让寡人把魏将军卖了,你叫天下人如何看寡人。
魏将军替寡人效死命,若是回了歧国,岐王如何能重用他,晋国人有岂能放过他,你这是在陷寡人于不义知道吗!”
“臣罪该万死,臣知罪。”
“行了,起来吧。此事不可再提,若是被魏贤所知,魏贤必与寡人离心离德,此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岂能为之。”
“臣明白,是臣一时糊涂。”
“去,让太子到百灵园来见寡人,西寰的肚子现在就是寡人也看得出来怀了姜家的种,但为什么其他女人就一点动静都没有,寡人要当面问他。”
“诺,臣即刻带太子前来见驾。”
………………………………
第377章 前途未卜
太子和西寰行房之事咸王一直蒙在鼓里,直到上次公孙岳作乱,西寰为了自保给说漏了嘴,眼下过去一个多月,西寰的肚子日渐鼓起来,而咸王安插进太子府的其他女人,却是到现在连一点动静都没有,不禁让咸王担心起咸国未来的命运。
晋军如此靠不住,哪里还能指望晋国这头狼,咸王此时心里渐渐萌发了换太子的打算,但换太子得有个像样且说得过去的借口,否则晋王把西寰嫁给太子做什么呢,不正是等着将来新王登基吗。
西寰回到太子府后脸色铁青,晋使钱坤等候已久,见西寰如此脸色,心想多半仍没说动咸王。于是小心问道:
“殿下,咸王的意思,还是没有松口?”
“永兴河抽不出一兵一卒,咸王要我等去向梁国借兵。”
“这恐怕不妥吧。”顾晨道,小心又说:“梁国此来是守永兴河,哪里能为我晋国大军,在咸国与叛军打一仗,救我晋国大军,这不是乱套了。传扬出去,成何体统。”
“哼,要怪就怪姒光等人,二十五万大军连数万蟊贼都应付不了,让我晋国颜面扫尽。还想图广信,简直是痴人说梦,本公主要上书父王,罢了他的军职。”
“殿下息怒。”顾晨劝道,继续又说““眼下谈论胜败功过言之过早,从姒光大将军与魏涵大将军来信看,叛军战力比我军胜出一筹,且阵战颇为厉害,乃我军之短处,此败败得并非没有原因。当务之急是如何给姒光、魏涵大军供应粮草,才是头等大事。
由于叛军劫走我军大量战船,叛军已组织起水师,在北海横行,以拦截袭扰我军战船、粮船,长此以往,大军粮草恐怕难以在短时内运道广信。”
顾晨道说到要害,西寰却不通军事,一筹莫展:
“那你等有何办法,能将粮草尽速运往广信。”
晋使钱坤这时说道:
“殿下,臣有一计,可在短时内弄到粮草。”
“哦,快说,究竟是何计策。”
“长孙与咸国毗邻,且水师骁勇善战,为何不向长孙国先借几十万石粮草。”
“嗯,此计甚好。殿下,属下以为,钱使此计可行。”
顾晨赞同道,西寰心有顾虑,她说:
“但此事涉及邦交,贸然由本公主出面,恐怕不妥吧。”
“借若不行,殿下可资以金银,臣即刻与长孙国驻陔陵使者商谈买粮之事,直接花钱买,无需借粮,大王非但不会追究,还会因公主处置果断而大悦。”
“钱使此言甚合我意,本公主内府尚有万余金银,梁国铜钱数万,绸缎绢帛数百,美玉数十,然后再向我舅舅借一些,只要钱使有所需,尽可取之。”
“那臣即刻与长孙国使者接洽,尽快将粮草运往广信。”
长孙国与晋国有盟约,此时从长孙国买粮直接运往广信,路途比从晋国准备再起运,时间上要短的多,孙国既是盟友,眼下又是统一战线的队友,咸国若是完了,叛军立马能调集几十万重兵攻打长孙国,唇亡齿寒的道理长孙国显然是知道的。
此后数日北海水域发生数次大规模水战,晋军水师屡战屡败,反还被叛军掠去二十多艘大船,致使魏涵经由海上运粮的计划破产。
而与此同时,雷霆对鼎炀进一步收紧包围,从广信强行拖往鼎炀的攻城器械陆续就位,当初怎么招呼广信的,如今一股脑都发泄到了鼎炀城城的头上。
叶信此番可就没有百里燕幸运,没有提前学得龟堡这等野战工事的经验,致使伤亡很大。不过永兴城的新式守城法叶信亲自参观学习,经过一个多月准备,鼎炀已是驾轻就熟,与百里燕分兵前,又习得城门吊桥覆土法,鼎炀四门经过一月的改造,不同于广信的木质横台。
鼎炀将城门往门洞内缩进了一尺,在城门上方开了个一个与城门同宽的缺口石槽,缺口之上是一个铜制翻斗,翻斗内装入沙土,用以对电石覆土,远比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