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闵,你开是不开!”
“哼,耿将军请回吧,孤恕不奉陪!”
“姜闵匹夫,你安敢如此!”
耿彭全然不顾什么盟邦脸面,歇斯底里破口大骂,可见晋国是可等蔑视咸国。
待退回城楼之内,罗松亭担忧道:
“主公,雷城恐怕要不保呀。”
“唉……都是晋军不堪一击所致,如今还有脸皮要我广信出兵,痴心妄想。”
百里燕这时说道:
“魏某看,雷城现在可有可无,让叛军拿下,并无不可。”
“魏将军何出此言?”罗松亭不解道。
“雷城关乎晋军粮草根本,没了雷城粮草,十多万晋军就只能从咸军获得粮草补给。而罗先生此前所谋是晋军重兵屯驻蒲城被叛军所困,如此一来,我军可从鼎炀出兵,联合雷城晋军,从后牵制围困蒲城之敌,使迫使晋军与叛军死战。
如今晋军如此不堪一击,一战便是折损了两万多人,困守蒲城的只有晋军的四万多人,叛军此时即便从蒲城外抽调五六万人,也足以困死蒲城晋军。
如此一来,叛军便可在数日之内袭取雷城,到时后即便我军能从鼎炀城出兵,围困蒲城的叛军恐怕会提前从蒲城撤出,前来广信城外与叛军合兵一处。到时候,北海郡多出晋军十三万张嘴,将成我军噩梦。”
罗松亭原计划只要牵制住广信外围叛军,不使其前去曾远围困蒲城叛军,如此一来,围城的叛军只有十万,而守备蒲城的晋军有八万,双方不相上下。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使之无法从蒲城、与广信抽兵暗中偷袭雷城,而后咸军由鼎炀出动骑兵,与增援之晋军合兵,驰援蒲城,咸军再来个出工不出力,让晋军和叛军耗着。
但始料不及的却是晋军居然如此不堪一击,才一仗就损兵折将两万多人,逃走一万人。如此被困于蒲城的晋军只有四万,叛军哪里还需要动用十万人去围城,此前广信所做的牵敌努力,悉数付之东流,变得毫无意义。
既然叛军已经能从蒲城外抽调重兵前去攻打雷城,其必有取胜把握,如此一来,雷城失守只是时间的问题,罗松亭既有的计划因为晋军不堪一击,而基本流产。
现在不得不面对雷城失守之后,晋军无粮可用的尴尬局面。
叛军定然不会在蒲城抽兵攻取雷城之后,再强取蒲城,而是将围困蒲城的数万晋军人马撤走,调往广信加强围困兵力,以免被鼎炀骑兵与晋军合流,从背后袭击围困广信的叛军。
而攻取雷城的叛军就地坚守,转移粮草辎重,同时从长孙国桑南、桑北两地将守城杂兵调来,重新编练成军,而后开赴北海郡投入作战。
这样一来,北海郡既要填饱十几万嗷嗷待哺的晋军,还要面临巨大军事威,同时无法恢复农业生产,又一次加重咸军负担。
归根到底,广信所做诸多努力,非但没有能让战局引向有利于咸国方向发展,反倒因为晋军的军事失败,一如既往的朝着雷霆的计划继续演变。
百里燕此前断定,晋军所作所为非但不会起到任何有益作用,最后还可能拖咸军的后腿,现在不幸言中,讽刺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咸军自己。
此时耿彭仍在城外叫骂,陈韵风灵光一闪插话说道:
“前辈,能否想方设法令耿彭现在即刻启程返回雷城。”
“甚难。”罗松亭只两个字回答。
“罗先生所言不错。”百里燕肯定道,继续又说:“蒲城兵力只有四万,晋军不比咸军,对叛军作战伎俩毫无准备,经验不足,叛军围城十数日围而不攻,并非不能攻,而是不想攻。如若耿彭撤兵回雷城,叛军必将袭取雷城人马抽回,再攻蒲城。蒲城若失,耿彭有万死之罪,日后必遭军法杀头,其绝不敢违抗军令撤兵回雷城。”
………………………………
第372章 抢饭碗
自开战以来晋军从未和叛军正面交手,对叛军攻城的伎俩和战术战法只存在于听说,从没见正面较量过,其战卒将官严重缺乏与叛军交战的经验。而且这次蒲城之战,第一次交手就损失了两万多人,晋军心理已经产生阴影。
叛军即便用五万人围城,只要用电石烧穿城门,对付蒲城中的四万多晋军,也是轻而易举。之所以不强攻,其一是叛军不想折损兵马,其二留着晋军的十几万张嘴,可以达到更有利于叛军的战略意图。
如果耿彭此时撤兵回雷城,叛军会即刻将攻取雷城的人马收回,反攻蒲城,将蒲城晋军吃掉,然后再去打雷城,歼灭雷城晋军。纵然叛军伤亡剧增,但整个北海的兵力对比将彻底倒向叛军,形势会比多十三万张嘴更加险恶。
气氛沉寂片刻,百里燕(既魏贤)蹙眉说道:
“晋军在蒲城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姒光也被围困于蒲城,永兴河畔魏涵的十万大军,会否北上?”
“嘶……这倒未曾截获消息。”罗松亭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要是如此,叛军也是比我等先得到消息,情况恐怕会更糟吧!”
这时陈韵风不解问道:
“前辈何以见得?”
“咸国军需中枢皆在陔陵附近,魏涵这支人马粮草,皆由晋国经内河运往陔陵后,由我军陆路转运,因此魏涵大军粮草仅够用三月,从陔陵向北海郡陆路最近是走墨池、肇城、合城,再到鼎炀,倘若叛军将魏涵十万大军放入北海,而后断其归路,那北海郡岂不还要再多十万张嘴!”
罗松亭一言既出,百里燕大惊失色:
“糟了,晋军此来必然扑向蒲城,其后路无人看守,万一叛军截断合城通往北海郡陆路通道,晋军的粮草就只能绕行动绕走茂丘,至少需要十五日才能运道。
有这十五日,叛军早就截断了茂丘粮道,北海郡凭空多出来二十三万张嘴,两个月内就要吃光广信、鼎炀的所有粮草,活活将我等饿死!”
陔陵前往广信有三条路,最近一条直走墨池、肇城、合城,然后进入鼎炀,再到广信,全程八百多里。
都郡西郡直线距离北海郡,虽不到六百里,但从鼎炀、合城至都郡西郡的夏渠、添城之间遍布原始森林,尚未开发,遍布瘴气沼泽人迹罕至,难以穿越这六百里地。故而第二条只能绕走都郡西郡,而现在都郡西郡尽被叛军所有,此路无疑不同。
第三条向东绕过原始森林,走北海郡东南的茂丘,再经麟城抵达广信。
魏涵的十万晋军北上,定是轻装简从急行军,口粮带足五天,都靠沿途咸国城池接济,一旦进入北海郡,晋军粮草倘若没有雷城的晋军辎重供应,就只能吃北海郡的口粮。
二十三万当兵的食量,相当于四十五到五十万普通成年的食量,虽然只增加了二十三万张嘴,但实际上消耗的粮食相当于五十万人的量,陡增五十万张嘴,广信、鼎炀两地的粮草将在三个月内消耗一空。
加之鼎炀和广信的三万四五千匹战马,粮食的消耗将急剧增加。
百里燕此时如梦初醒,心想上了雷霆的多管齐下的连环计。
“坏了!黑巾军定会从永兴河边再抽五六万人马,绕走都郡西郡,待晋军通过,直插合城以北,就地筑塞截断粮道。届时广信被围,雷城失守,二十三万晋军粮草无依断炊在即,根本及打通南下粮道,届时必向鼎炀城靠拢,在一月之内吃光鼎炀城所有粮草。”
这时姜闵忙问:
“那能否让晋军前来攻打围困广信的叛军!”姜闵道。
罗松亭苦笑道:
“绝无此种可能。”
“这是为何?”
“主公,魏涵十万晋军此番是直扑蒲城,围困蒲城之叛军定然不会继续围城,而是向东撤往广信,与围困广信叛军合兵一处,届时围困广信叛军将增至十三四万,甚至更多,魏涵不费吹灰之力解除蒲城之围,岂能来救广信,此乃其一。
其二,叛军若知魏涵率军前来,必定是在魏涵抵达蒲城之后,再袭取雷城,以迟滞晋军获悉雷城失守做出反应的时间,籍此消耗晋军手中的粮草。而叛军再后将晋军降人俘虏一并放还,届时晋军粮草被断,其或是去夺回雷城,且要速战,或是撤往鼎炀索要粮草。
依罗某所见,晋军若知雷城失守,第一时间必去回去夺回雷城,而叛军决不会令晋军得逞,定会提前转走雷城粮草,如此一来二去,晋军非但没能夺回雷城,还因攻打雷城而粮草告罄,此时粮道又被截断,二十多万晋军粮草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