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燕当机立断要拔箭,彦平仍有顾虑,他说:
“魏将军曾是郎中,医术自当比彦某高明,但这弩箭刺入太深,稍有不慎便会伤及脏腑,魏将军可要三思。”
“不碍,从伤口位置来看,若是伤及了脏腑,否则早就没命了,让我来吧。”
百里燕要给梁风拔箭,晋国禁军自然不会同意,万一弄死了怎办。此时梁风麾下一都统当即阻止道
“魏将军,梁将军伤势如此沉重,贸然拔箭万一有个闪失,你让我等如何向殿下交代。”
“既如此,本将倒也省心,那就等着给梁将军准备后事吧,魏某爱莫能助。”
“你!”晋将恼火,却无的放矢。
眼前的魏贤,晋军可都是如雷贯耳,当年江东一战可就是他,坑的晋国体无完肤。
百里燕转身要走,晋将拿不定注意,又担心梁风一命呜呼,只好硬着头皮问:
“魏将军有几成把握!”
“七成,魏某有七成把握保住梁将军性命,但是继续这么拖下去,天亮之后,魏某纵然有回天之术,也无能为力。”
梁风中的这一箭没射在冠状动脉上,胸口可见的出血量并不大,而是射在了心脏与食道之间,该处的血管组织情况条件较好,只要调整箭头,刃口避开组织器官,还不至于伤及食道和心脏肌膜。
但要是等到明天,炎症感染进一步加重化脓,最后侵入血液引发败血症和血液污染,就是现代医学也很难抢救。
“拖得越久,生还的希望越低。而且叛军在外虎视眈眈,你等自己看着办吧。”
百里燕径自找了张座塌坐下,从桌上倒了两碗水狼吞虎咽起来,晋将面面相觑许久,最终一咬牙,决定拔箭。
“那就请魏将军拔吧。”
“那好,速去准备热水和火盆,要快。”
少时片刻,火盆送入屋中,百里燕将匕首洗净,用火烧红杀菌,遂即来到梁风身前用手试了试力度。
弩箭插的很紧,从箭尾弦槽的状态判断,箭头的两侧刃口呈一百二十度的大角度横在食道和心脏之间,必须在拔的过程中将箭头刃口的角度旋转为竖向朝上,否则极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蒋杰,把你的止血药要给我,准备好绷带。”
“遵命。”
先锋营的将士每人都配有一个小葫芦和两卷绷带,装在右侧的皮袋中,葫芦中装有百里燕自己配的止血消炎药粉,十分见效,少年子也不例外,和先锋营的配置基本一致。
深吸一息,沉住气,百里燕右手反握着匕首,顶在伤口,一手抓住箭尾轻轻向上提,边提边旋转,同时右手的匕首不时将伤口撬开,将胸腔中的淤血引出。
拔箭最可怕的是箭头掉在体内,因此拔得过程要异常小心,不能太快,太快有可能导致箭头脱落,脱落的箭头浸泡在淤血当中到处游走,最终非但取不出来,还要害了性命。
尤其是中国古代有一种骇人听闻的钩头箭,其箭头尾部像鱼钩一样,带有两个倒刺,箭头一旦刺入人体,拔是拔不出来的,必须将伤口创面扩大一倍,绕开倒刺,才能将箭头取出,强行拔箭的后果是将整个体内肌肉组织连根破坏,是和晋国碎星箭一样,极为不人道的武器。
梁风这一箭拔的较为顺利,箭头拔出的一刻,积淤在胸腔的黑血喷涌而出,血量随后逐渐减少,也验证了没有伤及动脉的判断。
“蒋杰,给他压上!”
“诺!”
蒋杰把绷带叠成巴掌大一块,撒上止血粉,黑血放尽后即刻压住伤口。百里燕用热水冲了一碗药粉,给梁风服下,随即又换了一块绷带,再次往伤口处洒上止血粉压住了伤口,最后用绷带围着胸口打了一圈固定,虽然还有血在渗出,但多半已经没有危险。
“梁风将军已无大碍,按时换药再配以汤药,可保性命无忧。”
“有劳魏将军了。”晋将谢道。
“两军协力作战,理应出手相援。不知诸位看过安泰侯密函有何打算。”
给梁风拔箭之际,彦平已将安泰侯密函交给了晋将阅览,梁风现在仍旧昏迷,能做主的是其麾下的两个都统。
梁风的性格百里燕也是有所了解,目中无人根本不把咸军放在眼里,否则也不能让安泰侯密函一封给梁风,就是担心梁风不配合。现在梁风昏迷,陔陵情势危急,晋将倒也识趣,也省了百里燕多费口舌。
“既然是黑巾叛军作乱,我等有护主之责。只是梁将军昏迷,太子府中又有女眷,我等要是离去,怕是乱军乘虚而入事后无法向殿下交代。”晋将说道。
“太子尚未纳侧妃,府中女眷不宜随行,至于梁风将军,可令人抬出太子府,随大军一起行动。”
百里燕话音刚落,彦平接过话,吞吞吐吐说道:
“这……府中尚有太子心爱女子数人,这要是全留下,日后要是太子追究起来,我等恐怕不好交代,还请魏将军三思。”
“嘶……还有这事。”
百里燕转眼想到太子姜蛰今年十五,宠幸女人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才这么小,就宠上了几个女人,这未免就太多了吧。他随口问道:
“有几人?”
“九人!”
彦平倒是老实,百里燕也是吓一跳,这才十五岁啊!
这时晋将又补了一句:
“此外还有公主殿下心腹,理应一并带走,还请魏将军明鉴。”
“好吧,把人都聚起来,其余人等一概留下,准备从西门撤离前往梁国公使府。”
“诺!”
西寰的心腹多半都是女子,是从晋国带来的贴身丫鬟。太子宠幸的婢女,百里燕私下也问了彦平,其中两个是歧国来的美女,两个是西寰的贴身丫鬟,其余五个是咸国女子,年龄都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无一例外都是一等一的姿色。
………………………………
第296章 积变(21)
“彦将军,魏某有件事正要问你,你可要如实说来。”
“请将军明言。”
“我问你,西寰与太子可有行房之举。”
彦平也是大吃一惊,眼珠转了半天愣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百里燕这时又问:
“有过吗?”
“这个,末将确实不知道呀。”彦平似笑非笑说道:“不知将军何意啊?”
“哦,没什么,没什么。只是看到太子宠幸如此众多女子,心中有些疑问罢了。”
站在咸王立场上,百里燕(魏贤)不完全信得过彦平,很难说彦平已经被西寰收买。但西寰竟能容忍太子宠幸九个女子,未免有些不可思议。
纵然不太可能夜夜寻欢,但是这让百里燕想到当年公叔阔以**之法秘密杀害幼年的他,现在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太子姜蛰身上,很难说西寰是如法炮制,以女色毒害太子姜蛰的意志,好为西寰将来把持朝政铺路。
女色这个东西把握的好,既是人生一大享受,也是治国理政的助力。但绝大多数情况之下的结果都是烂性,西寰的险恶动机此时已不言自明。
人员全部集中在西院,除了太子的九个女人,晋将还要带走二十多个丫鬟女婢和三十多个仆役,这些都是西寰从晋国带来的核心班底,当真是一个也不能少,悉数都得拉走。
西门此前已经被百里燕杀得人仰马翻,叛军调来了数百郡兵守在西门,合计民军在内有一千多人,太子府有禁军三千,还能武装起男丁两百多人,加上百里燕的不到四百五十人,总兵力与围困太子府叛军不相上下,战力更胜出几筹。
此时西门水门吊桥缓缓落下,守在西门外的叛军立时鼓噪起来,旋即围成一个半圆,里外三层合计六层,长枪纷纷正怼着吊桥,但却不见吊桥内的水门中有人出来。
还不等回国神来,昏暗中墙头上一百多弓弩手踩着人墙爬上墙头,怼着墙外密密麻麻的叛军一阵齐射。
箭雨之下叛军阵脚大乱,这时方才回过神来调转盾牌怼着墙头弓弩手,组织起盾墙,却不料水门吊桥上禁军杀出,墙头上弓弩手刀枪出鞘一跃而下,踩着刚刚组织起的盾牌阵掀了叛军一个人仰马翻。
太子府的围墙有近一丈高,身披几十斤的细鳞甲跳下去那肯定是找死,但就这时候叛军组起了盾墙正好提供了缓冲的高度,一百多人一跃而下,就踩着盾牌把人给踩翻。
两股禁军里应外合,不到一刻时间便将西门外杀出了个缺口,西院百里燕等人陆续带人杀出,将这股叛军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