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于前番炮战和密集交火造成的物理倾彻伤害,肉搏战中腋目人的弹药的发射效率很低,更多依靠刺刀和随身携带的辅助兵器反曲刀进行肉搏,因此刃器伤占了多数,枪伤和弹片伤反而较少。

    咸军装备的防弹衣外层是添加铤铝冶炼制成的锰钢,内衬是金毛蚕面料,一百步外能挡住15。5口径黑火药枪弹正面射击,近距离虽然无法抵挡15。5毫口径黑火药枪弹射击,但能化解其动能威力,避免弹头进入体内,造成更大范围的翻滚和撕扯,同时能抵御刃器的刺杀和刀具的砍杀。

    但防弹衣和钢盔只解决了上身和裆部的防护,因此咸军六成以上的伤亡都发生在裆部以外的下肢和上肢的刃器钝器伤害,脏器部位和头部伤害仅占两成。

    对于肢体伤害,咸军普遍配发有皮革扎紧止血带,用其套住患处近心端然后收紧,即可减缓失血。

    下午,百里燕赶赴西线了解蒋杰防区的伤亡。比起莫云风,蒋杰防区的伤亡略小一些,这都得益于蒋杰和第一纵队自上而下的战术指挥灵活。

    莫云风朱友晨的第二镇军,中高层武官毕竟还是当年黑巾军的老底子,虽然经过后期的补充改编和集中培训,要他们从冷兵器,过渡到热兵器模式下的作战,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其灵活完成百里燕的战术目标也很难实现,狂澜之所以不提出战场建议,显然是更担心莫云风的战术能力,无法适应新的军事变革。

    蒋杰周德岩及其以下军官,要么是百里燕一手调教出来的少年子,要么是武备营和军事学院的精英。

    但凡是跟着他百里燕走南闯北的,都不会拘泥于传统作战模式,对新形势的适应性强。蒋杰周德岩等人正值壮年,咸军的未来中坚骨干必然出现在他们之中。

    当日,腋目退走后未在发动任何攻势,火炮也停止了炮击,咸军亦未对正面之敌实施火力压制,百里燕只担心本就不多的家当,再被敲掉几个,接下来的仗他就没法儿打了。

    入夜后,百里燕坐车前往永平,见到赵焕时,他正在盘查辎重补给,食品药品枪弹仍然充足,唯独炮弹不多了。

    “121火箭炮80迫击炮和山炮的弹药只剩半个基数到一个基数,重炮与其他645改型火炮弹药还剩两到三个基数,但倘若继续如此激烈交战,火箭炮炮击炮山炮弹药一日内将消耗殆尽,必须尽快从国内调运弹药。”

    百里燕接过清单简报,粗略看了一眼,121火箭炮80迫击炮和山炮都是阵地堑壕战的主要弹药,由于射程近机动灵活,容易部署,使用最多,火箭炮多数情况下机动作战,消耗的也多。

    相反645型升级改进的各型火炮,包括加农炮重炮在内射程不及腋目榴弹炮,长期受到压制,弹药消耗倒也不多。子弹和其他辅助弹药都还充足,但这个仗打的就是炮弹和白刃战,子弹相对来说不是首要的。

    看完简报,百里燕与赵焕说:

    “之前我已发两千辆车,回国转运所需弹药与火炮,但最快也需半月才能送到,其余车辆五日后才能启程。有鉴于战况激烈,我打算将第八镇军调来梁国参战,同时增派万两新兵,五百名武官补充各军和留作预备队。”

    “那就是四万人啊,眼下一战,仅我军伤亡一万四千多人,来多填多少,大王与内阁未必会答应呀。”

    “话虽如此,但我军从未与腋目正面作战,也无使用自动化武器作战经验积累,纵然武备营授课时讲过有关战术战法,但连同本侯在内,从无人有此作战经验,有必要通过此战磨砺我军将士经验与技战术战法,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司农大人此言有理,那我也上书大王,请兵增援。”

    激战三日,咸军伤亡一万四千四百余人,截止当晚,阵亡达到四千三百余人,轻重伤九千一百余,实际投入作战的咸军人次约三万人。梁军御客伤亡九千余人,阵亡三千一百余人,投入人次两万余人次。

    也就是说,实际伤亡战将近是投入战斗人员的一半,一战下来,十二万五千人伤亡近五分之一,不从国内增兵,仗根本打不动。

    :。:


………………………………

第1163章 梁县阻击战(10)

    了解完了战情,百里燕与赵焕前往野战医院。

    野战医院设在永平城南驻军大营,就地搭建军绿色的钢结构营房,营房四面和顶棚有白底红血滴标志,以代表医院特征,医疗人员及其救护兵皆佩戴该袖章,以作区分。

    永平野战医院扎营不久,首先要处理此前御客、梁军遗留下的数万伤兵。

    御客虽有野战医院,过去二十多年间,益草堂也为其培养了大量内外科医生,但规模和处理能力远不及咸国。加之云天、津邺两地皆有伤亡,严重稀释了御客野战医院的处理能力。

    战前有鉴于战争的险恶和梁国的实际情况,来时百里燕随军带了三千名医护人员,外科医生一千两百余人,护理和辅助医疗人员一千八百人,都是从益草堂总院和各地分院抽调的骨干,规模基本相当于一家三甲医院,但总的处里效率是远高于三甲医院。

    医院系统有放射、b超、ct造影、行政、护工、护理甚至财会等等人员,占编制但并不从事与开放性损伤医疗有关的执业。

    野战医院处理的都是战伤,执行的要求和标准大相径庭。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是野战条件下最高宗旨,伤情分级处里,医生只决定生和死,没有更多的时间决定保住什么。

    连日激战唯一让百里燕庆幸的倒是阵亡人数少于预期,截止到当晚,联军阵亡约七千五百人余人,这一切无不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药物、工事掩体,以及科学的战场救助和垂直化的体系。

    轻重伤员送入野战医院首先伤情分级,咸军兵士领口两侧和胸前皆标识有血型,分级后输血的输血,挂止血注射液的挂药,该手术的手术。

    而梁军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御客是全盘接受的咸国模式,其本部和游附军都进行了血型鉴别,处理起来倒也方便。

    而梁军有的有,有的没有,这取决于将帅的心态和迷信程度,咸军接管战区不久,便要求梁军尽快验血,然真正行动的没几个,于是救助梁军会比较困难。

    同时战场救护兵普遍配发有两针,既锡管止血针、止痛针,能有效止血,降低疼痛感,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止血针是多种止血药物提取的注射液,剂量为二两,使用包装的密封锡管和针头密封包装,针头部位使用酚醛塑料塑料冒密闭,为一次性用品,注射于患处周围即可,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

    止痛针大同小异,使用植物提取物制成注射液,但剂量只有十钱,能有效镇痛降低痛苦。

    为降低成瘾性,百里燕特意挑选了成瘾性较低的药物,用于战伤处里的镇痛。止痛针的使用,能让伤员更好的配合之后的输血和伤口处里。对于行将死者,来一针也能减轻痛苦。

    药物方面咸军大量使用消炎抗菌药物,对于重症和感染化脓者,必要时可以使用抗生素,甚至利菌感素。

    通过这些年的摸索和逆向研究,对当年货船中获取的医疗药品和器械,有了更进一步的利用和开发。

    蛋白酶介质是最早逆向研究,全部获取的先进药物,手持式自体修复器由于数量较多,不仅用于益草堂总院,也大量配备野战医院使用,用于深度伤口的愈合和内脏轻微手术,减少了因为深度伤口而引发感染化脓,进而危害脏器的医疗风险。

    肌体修复膜贴总量虽然很大,但和蛋白酶介质一样,都是未来长期无法自行生产的消耗品,且部分已经过期。

    有鉴于此,狂澜在当下新球现有的生态微生物基础上,利用保存肌体修复膜贴的基液介质,与咸国土生土长的绿酶菇菌、苍蝇蛆结合培养。

    绿酶菇菌是咸国特有的有毒菌类菇,但其菌种孢子与肌体修复膜贴基液培养后,产生特殊的菌子芽孢素,苍蝇蛆蛋白与菌子芽孢素反应,产生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修复酶,既“蛆质修复酶”。

    此种修复酶注射人体创伤处,亦或是脏器,可缓慢修复伤处,对于中等创伤的内脏伤,手术无法救治的情况下,使用该种修复酶能起到极好的疗效,极大提高了普通手术下的生存率,但仍远不如蛋白酶介质的修复速度和效果。

    由于速度太慢,仅能用于中度及以下的小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