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酒最早进入咸国还是两年前的冬天,经由博源君酿制成功后,便在梁国兴起,随后开始扩散。

    比之当下不到十度的苦酒、米酒、陈酒,白酒口感香醇浓厚回味无穷,度数至少四十以上,甚至五十多度。一经出现,颇受市场欢迎。

    第一批进入咸国的白酒是直接进贡给咸王的国礼,此番安泰侯姬通过境咸国,更是一口气进贡了一百坛梁国美酒。

    当然,价格自然也不菲,是苦酒、米酒、陈酒的六倍以上,即便兑过水,也要贵上三倍。

    继续喝了两口,高勋很是享受,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喝到如此“昂贵”的白酒,每喝一口都要闭目回味一番,仿佛人生在酒精的熏陶下升华进入了另一个全新的境界。

    “高兄,《推商税》二十一条,你以为如何。”

    百里燕打断高勋,把他拉回话方才未完的题。高勋微微摇了摇头,放下酒中缓缓说道:

    “且不说存盈税,时下各行个业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若是算上王公贵胄封地自行征税,便是多如牛毛不胜其烦,许多税赋多有重复,本该先行整顿税目,减轻百姓赋税休养生息,而后再行征缴商税,如此方可安定人心。如今百姓生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再开营商税目,无异于雪上加霜。”

    “高兄所言不差,《农桑令》虽有起色,却未祛弊端。百姓尚未从四年前的粮荒中站稳缓过气来,如今《推商税》直指富商,如此一来,富商怕是人人自危。一旦富商携款出逃,亦或者变相涨价,最终受损的还是百姓。”

    “正是如此。”高勋赞同道,叹了口气,很是萧索之色:“大王为充实国库,增开税目征收商税,商人的利益减少,势必以增加售价盘剥百姓。真是旧疾未愈,再添新病,长此激进变法,咸国早晚毁于公孙岳一人。”高勋一口闷酒下肚,心情很是悲观。


………………………………

第109章 新政风波(3)

    咸国现行的税率在列国中较高的,税目也是五花八门,连家里有把菜刀,一根鱼竿,一张渔网都要收税,甚至还有“厕肥”税。就是茅厕里拉下的屎,也得上税,就因为大粪可以肥田,提高亩产,因此也就有了上税的动机。

    这次推行的《推商税》最厉害的是存盈税,除此之外还增加了“过手税”和“转运税”,通俗的说,类似于增值税和公路养护费。

    所有货物从原产地贩卖至目的地,中间的流转过程中都有几道贩子,这些贩子只要过他们的手,并且他们有盈利,就得逐层收税,这还不算,货物的最终销售的净利润,得征收超额过手税。

    转运税就简单了,你的货运输了多少陆路、水陆,都要受转运税,相当于公路养护费。

    这样一来,商人的最终利润会被增加的税目稀释,再加上存盈税兜底捞,朝廷得以通过吸商人的血,充实国库。但所有增加的成本,最后都会反应到销售终端的物价上,商人少赚了,完全可以通过提高价钱,从老百姓身上赚回来,并造成通货膨胀。

    《推商税》最终将把物价推上天,同时公孙岳没有出台价格管控机制,这是《推商税》的最大硬伤。增税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这是正常经济现象,只要商人还有利润可图,就应该限制涨价。

    但公孙岳在《推商税》中只字未提价格管控政策,这意味着不是内阁对新法后果的估计不足,便是咸王为通过变法,默许了公孙岳与权贵达成妥协。允许王公贵胄在此次涨价风暴之前,开始囤货,坐等价格暴涨。

    亦或者,公孙岳目的就是大量查抄商贾,没收资产,坐等价格上涨,然后出手换取大量国库所需的物资和贵重金属。

    由此来看《推商税》的背后充满了复杂的利益交换,但百里燕仍不明白,公孙岳究竟为何要如此激进的推进变法,如此明显的经济弊端,他就不知道?大司农莫安正就没上奏?

    而当市场通胀达到顶峰,消费力远不能适应市场价格之际,消费开始萎缩,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出现通货紧缩,甚至萧条。

    一胀一缩之间,国家把老百姓和富裕阶层的钱,统统卷进自己的口袋,结果只能是统治阶层通吃所有阶层。当然,时下是君主制,王天下,甚至连完全的封建制度都算不上。

    喝着酒,百里燕吃了口牛肉,又往嘴里塞了两颗吊豆说道:

    “高兄,眼下木已成舟,你我也无力左右朝局,依在下之见,此事不宜纠缠过甚,否则恐招致非议。”

    “魏贤弟是担心议贤馆的那些酸腐之人?就他们也知天下大事,不过一群逞口舌之快,毫无建树的小人尔。”高勋不以为然。

    时下的制度下言论空前自由,人人皆可议政论政,诸子百家方兴未艾,变法的浪潮空前高涨。

    “议贤馆”便是咸国国都陔陵城内一处说政议政的馆场,坐落于城东闹市区的三层高楼。议贤馆的客栈的二楼、三楼是客房,为所谓的文人墨客提供基本的免费食宿,而费用则由咸国自掏腰包。

    一楼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内殿,周围可容五百人跪坐,内殿中央由各派的当红说政派畅谈国政,甚至可以各方辩论,围坐的其他人也可以畅所欲言评点一二,甚至不乏唇枪舌战的精彩激辩。

    议贤馆百里燕也曾去过几次,在他看来,绝大多数都是酸腐的文人吃饱了撑着,躲在议贤馆混吃等死,与其说是议贤馆,不如说是养闲官。

    想当初相国公孙岳也是在议贤馆辩论胜出发的家,后被现在的咸王收入太子府中,一上台便委以丞相重任。

    百里燕担心,高勋作为赵逊门客,他也经常去议贤馆论政,以他现在的思想,不免遭到支持新法者的攻击。

    “高兄,话也不能这么说,你可知‘人言可畏’这四个字?”

    “人言可畏?”

    高勋顿显迷茫,百里燕不清楚是自己表达有误,还是这个成语的内涵还不存在于时下,只见高勋紧锁眉头苦想许久。

    “高某不才,还请贤弟指教。”

    “指教二字愧不敢当,在下也是略知一二。”

    “贤弟请说。”高勋放下筷子,听得认真。

    “高兄可知《推商税》最为拥戴者何人。”

    “商贾、百姓皆无利可图,为大王与权贵获利,拥戴者自是王公贵胄一干人等。”

    “不然。”百里燕道,喝了口酒继续说:“商人敛财天经地义,世上也没人愿意干亏本的买卖。而百姓只能听天由命,无论价格贵贱,百姓只能购买商人财货,别无选择。

    前番《农桑令》一举推高粮价,以至民怨沸腾,不法商贩借此囤积居奇抬高粮价,敛取不义之财,由此令百姓深恶痛绝。

    如今民愤方平,家财万贯者无不是囤积居奇赚得盆满钵满,而百姓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倘若此时再向富商课以重税,百姓定然群起而攻之,但凡商贾富人有钱者,百姓皆敢于揭发私藏财货者,以泄私愤。

    若是你我妄议《推商税》弊端,市井之言定然以为你我在替奸商摇旗呐喊鸣锣开道。届时众人公议,你我何以应对。”

    “但《推商税》对百姓毫无益处可言,百姓何以拥戴新法。”高勋似乎仍然不解。

    “高兄,天下百姓目不识丁者十之八九,明事理者十不足一,焉能各个与高兄这般深谋远虑料事在后。”

    “贤弟是说,百姓之所以拥戴新政,实是为泄一己之私愤,而忘乎所以。”

    “正是如此。”

    是人,都有红眼病,当有别人腰缠万贯吃饱喝足,穿金戴银妻妾成群之际,你家徒四壁打着光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你心理平衡吗,肯定不平衡,论谁心理都不平衡。

    公孙岳推出《推商税》,便是给了心理不平衡的普罗大众一次泄愤的机会。但凡是商人,就没一个不偷税漏税转移财产的,被举报者多数都是实证。

    全天下富裕阶层毕竟是少数,《推商税》就等于把富裕阶层推到了穷人阶层的对立面,鼓励穷人检举揭发私藏转移钱款的富裕阶层。即便你如实申报财产,但只要查,永远都能查出莫须有的名目。

    当民愤处于亢奋的高点,价格变化没有引发实质生活窘迫时,老百姓自然拥戴新政,倘若高勋堂而皇之的指责公孙岳的《推商税》,结果只能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甚至被暴民冲入家中殴打致死。

    尤其是高勋时常去议贤馆论政,以他的性格,还不把《推商税》说的一无是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