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陌舂子大师已是说过,联兵伐咸暂无可能,如此无异于助咸一臂之力。但若是将计就计,咸国如何会将手到手的土地让予寡人。”

    “回陛下,咸王如今只是郡王,卫王更只有藩王王号,咸国若要称霸,仅有郡王王号是不足以服诸侯,陛下可以平王王号与咸国交涉,可换取更多利益。”

    天子思考片刻态度谨慎,其与贾宙说道:

    “平王距中原王只一步之遥,如此不合适吧。”

    “平王可以有多个,然中原王却只能有一个,如今志咸两国结好,百里燕有生之年应不会攻志,只要其一死,后事可就由不得他了。”

    “嗯,爱卿此言甚合寡人心意。”

    王号从低到高依次为藩王离王郡王平王中原王鼎王。

    如今中原王这顶帽子戴在志王头上,而中原王名义上是梁国承认的霸主,既然是霸主,当然只能有一个。

    别看卫国逞凶厉害,其王号仅有“藩王”王号,即便在其攻入中原虎踞腹地的鼎盛时期,梁国也未曾晋封其王号,因此卫国获取的土地并不具备政治层面的合法性,这也是卫国一直有求于梁国之处。

    而黑巾之乱初,咸王仅为“离王”封号,为说服咸国拖住黑巾主力吸引火力,天子晋封咸王为“郡王”,就为了这个封号,咸国多死了十几万人,可见一个“王号”的杀伤力何其之大。

    贾宙故技重施,仍是以空手套白狼,口惠实不惠。

    传统政治体系格局下,封号还是有其政治意义的,但政治的背后推动演变的力量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对于而今的咸国而言,一个封号已无多大意义。哪怕只有藩王,荡平天下一统江山,自己想加几个封号就加几个,谁还会在意别人说什么。

    翌日,百里燕并未去天子行辕觐见,而是一早去了卫国驻博源的馆驿,就停战一事摸摸卫国的底,但是派了刘伯勋前去行辕通报行程。

    卫国驻博源的使者是申通浩,两年前百里燕赴津业吊唁,与其有些交往。

    此人性格刚毅礼数周到,是卫王为彰显自己脸面,改善中原影响,刻意选派的文士,所以申通浩为人倒也正派,却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此人原则性很强,是卫王派系的坚定维护者,所以要想收买他根本不可能,算计也要费些气力。

    其得到的命令与钟廷钟槐钟密冯子御四人得到的命令不应该完全一致,申通浩代表的是卫国利益,既然钟廷钟槐钟密已默许其独立,申通浩更多是将三人作为筹码。

    因此卫王给他的筹码与钟廷钟槐钟密三人手中的筹码是不一样的,因此三人独立的收益最终仍然绕不过申通浩与梁国交涉。

    待见到申通浩,作为敌国,其脸色自然也不好看,遂将百里燕堵在了馆驿之外。尽管如此,场面上的客套还是需要的。

    “本帅不请自来,还望申大人海涵呐。”

    “哼,永兴侯若是前来耀武扬威羞辱我国,就请回吧,本使恕不奉陪!”

    申通浩当面就下逐客令,百里燕不以为然,他说:

    “申大人误会啦,本侯此来是为两国说和而来,绝非耀武扬威羞辱贵国,还望申大人明鉴。”

    “既为说和,贵国先行退兵,在谈也不迟。”

    “为了两国情谊,本帅随时可以下令退兵,退兵后再谈也无妨。”

    申通浩闻讯吃了一惊,细想之下只以为百里燕是在讥讽与他:

    “你莫不是戏弄与我!”

    百里燕郑重说:

    “本帅一言九鼎绝无戏言,我国可以先退兵再和谈,具体细节需你我细谈,不知申大人意下如何。”

    “你此话当真?”

    申通浩追问,百里燕肯定说:

    “自然是真的,申大人不会就在此处于本帅明谈吧。”

    “那好,随我来。”

    申通浩引百里燕等人入内宅,地方明显要比咸国馆驿大得多,可见是梁国恶意怠慢咸国。

    :。:


………………………………

第1065章 伐交(7)

    待到内宅偏室落座,百里燕四下环顾后问申通浩:

    “申大人,贵府上没有隔墙耳吧。”

    “阁下可以放心,有何话尽可说。”

    “既如此,今日你我便开诚布公的协商和谈之事。作为此番战争起因,本侯不想赘述,贵国有贵国的难处,我国有我国的迫不得已,多说也无意。

    要我国退兵也很容易,贵国只要答应我国六项条件,我国我军可尽数撤出贵国土地,一寸地也不要。”

    申通浩闻讯诧异,似乎没有明白,其忙追问道:

    “一寸土地也不要?”

    百里燕点头肯定:

    “除极个别几块土地,卫国郡县我国一个也不要。”

    “兴兵攻我却不要土地,那你们要什么!”

    “本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贵国只要答应我国六项条件,全部郡县皆可还给贵国。”

    “何条件!”

    申通浩心生警惕,这时百里燕从容说:

    “其一,贵国所占长孙七郡尽数交予我军,其二,让出两郡给孙国,当年贵国掠回本土的孙国数百万奴隶与人口因尽数归还孙国。

    其三,贵国战败,我国不可能分文好处不取,而孙国国力无法承担全部新归人口,因此孙国无力安置人口应尽数迁往我国,可折算赔偿。

    其四,卫国应无条件与我国通商,开放所有商品与市场,贵国所售一应货物,我国会以市价采买。我国输往贵国商品收税可以,但不得无故课以重税。

    其五,贵军一支人马去年底劫掠我军辎重,截获我军大量火器,后攻入梁国田耘、通尚、蒙藤三地,该处卫军只能向我军投降,并交出全部火器,本帅可保障他们安全。

    最后,两国开战以来,贵国在西海拦截扣押我国商船货物,贵国应即刻返还所有货物,但凡已经充没商货与钱财,应予以赔偿。并从此不得再次无故拦截骚扰我国商船,更不得随意检查盘剥。

    贵国只要答应以上六项条件,我军即可退兵。”

    申通浩此时心中只觉纳罕,甚至匪夷所思,下刻忙是问道:

    “这就是贵国全部要求?”

    “不全是,此六项要求无退让之余地,贵国必须答应。日后再涉其他诸多事宜,两国可以协商解决。此外,钟廷、钟槐、钟密三人之事本帅已经知晓,贵国如何安排本帅不做过问。

    但有一点,三人如若自立,大司农、治粟内史一职必须由我国派人出任,同时我国也将派兵驻扎新立三国国都,其他的我国一概不过问。”

    听完百里燕细说,申通浩不禁冷笑一声:

    “呵呵,永兴侯以治政疏财平天下,如今看来果然是好手段呐。”

    “申大人过奖了,贵国的治政本侯实不敢恭维啊。我军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发指,所经之处民不聊生。战事平息之后,三王自立势必又将加重百姓负担,如此周而复始压榨百姓,苍生何安天下何安。

    莫要以为本侯霸占两个官职便是唯利是图,若非不忍贵国百姓置身水生火热,本侯才懒得理会。”

    攻卫之前百里燕并没有占领卫地的打算,主要还是经济成本不划算。

    黑巾盘踞孙国时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结构和基础生产,卫国获取当地权益后迁走人口迁入贵族,又进一步将原本不多的经济产业分的支离破碎,加之人口骤减,咸国占领卫国土地需要十年至十五年的投入经营,才能恢复到三十年前水平。

    人口则需要四十至五十年才能达到三十年前密度,因此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十分不划算,更别提还有政治风险。

    但这么一块残地也不能撂着不管,孙国位居天下中央,中原的核心腹地,日后统一版图,此地势必成为东西交通动脉和经济枢纽,不恢复经济民生是不行的。

    以卫国的模式和资源,五十年内都恢复不到十年前的水平,更别谈三两年后腋目人南侵入,孙国旧地作为中原的枢纽,经济的残破将给自南向北调兵驻屯造成障碍,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物流量。

    权衡再三,有必要直接干预自立诸侯的土地政策和经济恢复,但又不能大量输血影响咸国经济,于是只能直接掌控经济部门,提供技术和经济援助。

    利用战败和咸国、孙国改革样板效应,强推当地土地改革,只要改革了土地权益,恢复农业生产,经济企稳回升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名义上说的冠冕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