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兴侯大恩阔终生不忘,待复国之日,我国定与咸国永结盟好绝不复叛!”

    甄阔两指做剑状向天发誓,既有真心实意的感激因素,也不乏一些政治场上的做作。百里燕当然也不会真相信什么“永结盟好绝不复叛”之类的经典誓言。

    尽管口头上答应给予孙国土地,助其恢复国力,但百里燕真正考虑的是封住卫国本土短期内再次东出,骚扰中原的地理通道。同时只有让孙国作为筹码,才能削弱钟廷钟密钟槐三人自立带来的政治破坏力。

    原本只有梁咸和三个封王分地的格局,将会因为孙国的加入而打破平衡,整个已经被卫国梁国算计固化的局面也就不存在了。梁国阻止孙国出兵,既是遏制其获取土地恢复国力,同时也阻断了局面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孙国虽然只有一郡之地,但名义上好歹还是诸侯国,在孙国旧地的政治遗产和影响力远未消除,一旦孙国煽动孙国旧民到处暴乱,掀起义军,孙国无疑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政治松绑,谈判时就不得不做出更大的让步。

    要是梁国与孙国隔的远,倒也影响不大,但如今的孙国就在梁国腋窝下,孙国做大只能割走附近的地盘,如此等于是争抢梁国的扩张空间。尽管名义上这些土地此前属于孙国,但梁国绝不容许错过这次扩张的机会,于情于理都不容许孙国复活。

    但对梁国不利的,就是对咸国有利,从现实意义出发,孙国现在是遏制梁国扩张野心的重要桥头堡,于情于理都应该牢牢攥在咸国手中。

    安抚了甄阔将其送走,回到前院屋中关龙翔上前来说:

    “副帅入城已是引起各方关注,言行举止还应谨慎才是。”

    “嗯,我心中有数。越是关键时刻,各方势力越关注我等动静。不过有些事情散开了还是有些好处的,封锁的太严也不好。先生对甄阔此人可有见解。”

    “此子可不简单,凡是不受外人言辞左右,且善于掩饰真情,是个不可多得政客。可惜生不逢时,空有一国太子的头衔。”

    “嗯,确是如此。两年前我也曾与宗伯先生有言,此人是个不可多得治世能人,只可惜生逢亡国,不能尽用其才。我琢磨着应该给以孙国一些空间,让其恢复气力,留待日后为我所用。”

    “那副帅准备给予孙国多少土地?”

    “暂时还不得而知,但土地非是当下首要之选,本帅更倾向于人口。孙国经过两年恢复,经济大有好转,其若一夜增加数倍土地,既是孙国负担,亦是我国负担,因此增加人口才是上上之选。”

    648649两年咸国陆续向孙国派出三批工作小组七百余人,提供全方位经济援助内政指导,使得孙国兵临破产的经济短短两年间转危为安。

    同时利用孙国政治混乱,梁国干涉内政的局面,抓住孙国贵族不满的情绪,变相推动土地改革,极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孙国社会进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相较于咸国土地改革核心重点放在平民阶层,孙国土地改革并不能照办咸国模式。

    :。:


………………………………

第1064章 伐交(6)

    孙国向西撤退途中带走了大量权贵,因此一个郡内的权贵密度达到了空前程度,外加梁国的渗透,几乎只要是块地方,就有封地,大量土地落入权贵手中,而大量老百姓沦为了佃户,由此加重了百姓负担,同时也拖累了国家财政,孙王为稳定权利为此也束手无措。

    而想当然的实行咸国土地制度是不切实际的,百里燕思来想去,干脆以孙国为试验样板,试行资本模式。

    由于孙国的贵族阶层密度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土地利益关系复杂,动是肯定不能动的,那就只有抓两头,其一改税,实行屯田。其二回收多数赚钱产业,垄断商业。

    改税改的是贵族,封地越多缴税越多,同时佃户越多,缴税也越多。当然,会有隐户和藏匿人口现象。但百里燕发明了一种检查人口的手段,基本可以杜绝隐户,那就是以朝廷名义分发实物福利。

    以分发福利的名义,限时挨个领取,但凡领到福利的个人在其额头用特殊的墨水做下记号,无论如何擦洗,只要没有专门的药水,一月之内无法洗去,从而避免冒领与骗领。

    同时固定区域之内福利领取的时间只有十天到半月,并拒绝委托和代领,但凡超出时限者则不享受免费分发的福利,籍此来吸引个人领取。

    通过记录分发数量,最终核对当地人口,多数情况下善良淳朴的老百姓哪里管那么多,于是就会蜂拥而至“自投罗网”。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手段可以估算隐户和黑户人口,只有世人想不到的,没有他百里燕做不到的。

    由于设置税率将触动权贵的利益,因此税率的设置留有缓冲余地,使得多数权贵能够承受税率的调整,同时只要保有一定量的土地和佃户,而不是穷凶极恶的圈地,税率是相对温和的,籍此鼓励权贵将多余土地退回朝廷用于安置普通百姓。

    当然,既然是资本模式,自然有其他获利方式满足权贵的需求,但凡圈地太甚而又不想多缴税,还不想吐出来的也可以,朝廷将从你现金资产中抽取固定比例,籍此为股份进行商业活动,每年可以分获红利,本金可以拿回,但得等二十年。

    该条款是强制条款,通过摆平其他小权贵,极个别的豪族权贵即便反对也无济于事。进一步说,每年有分红,本金并非完全不可赎回,只是暂借而已,因此本质上权贵没有损失,还是有收益的。

    而且孙国亡国的气氛也促成了贵族内部团结,税率的改革并未遭到巨大阻力。

    改革税率的同时,实行全国性的屯田,集约利用土地,并普及推广咸国最新的农业技术,百里燕还带去了最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种子,使得孙国的农作物亩产普遍提高了六成以上,仅一个季度的产粮就缓解了全国粮荒和民情压力

    土地改革的同时,对多数产业实行国有化与合营。

    理论上权贵的产业是君主所给予的,是国有企业,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回收产业权利比土地更为麻烦,因而只能实行合营。

    将各行各业的权贵势力凑齐来,开办合股企业,同时官府出资一部分资金参股,从而达到控制产业的目的,日后通过官方不断注资稀释股权,从而最终控制产业。

    孙国改革的同时,咸国加以经济输血,恢复其生机的同时,通过垄断上游商业渠道,将孙国经济强行融入咸国经济战略,使之永远也离不开咸国的经济体系,直到日后并入咸国成为一个整体。

    眼下的孙国最需要的是劳动力,而土地不仅仅有政治风险,同时过少的人口,过大的土地将稀释其人口密度,降低人口繁育速度和劳动力密集度,从而拖累孙国复苏。因此在百里燕设计中,孙国短期内没有快速扩张的可能。

    而与此同时,下午与古思弥汗的谈话传到了天子行辕:

    “陛下,据内应来报,百里燕答应将铁器火器卖与西蛮,替其培养人才,共同对付卫国,还将出动海船战舰前往西海护商,大有日后遏制卫国之意。”

    相国贾宙飞快说道,下刻天子问他:

    “百里燕此来博源只为此事?”

    “据其所言,还为与卫国停战而来,臣以为定是咸王全权授予其和谈之权,故而前来博源速谈,以免久拖累及咸国国力。”

    “速谈!”天子质疑道,接着又说:“岂非坏了寡人计划。”

    “正是。如若卫咸两国速谈,卫国将从中原撤回大军,晋国在西海便无从下手,而且孙国太子甄阔亲赴咸国馆驿去见百里燕,应该也是为复国一事,此事不可不防。”

    “哼,小小的孙国未出一兵一卒,何德何能分寡人之地,简直岂有此理。”天子不满道,起身来回踱了两步又说:“相国大人,可有良策可解此局?”

    “启禀陛下,如今卫国十数郡尽在咸国手中,只要咸国所求有度,在咸军强势面前,卫国定会抛弃我国,转而与咸国媾和。百里燕此来既为速谈而来,势必会放弃到手利益以换取卫国妥协。

    为今之计或是串联诸侯联兵伐咸,或是将计就计,利用咸卫速谈,尽可能从咸国手中获得土地好处。”

    “陌舂子大师已是说过,联兵伐咸暂无可能,如此无异于助咸一臂之力。但若是将计就计,咸国如何会将手到手的土地让予寡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