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谨不屑道,百里燕态度十分谨慎,他说:

    “如若卫军避而不战死守各地,我军主力将长期钉死在西线,消耗钱粮,浪费民力耽误农作。梁国此番并非打算从军事上击败我国,而是拖垮咸国仓储与国库。

    纵然我国富甲天下,却也经不起两百三十万青壮年、数十万卫军降兵与俘虏虚耗国库,如此算起来就是全国近三百万人需要供养一日三餐。

    拖得越久,对咸国越不利,届时不仅是卫国,长孙、晋国、志国都会趁机落井下石背后捅刀,这才是梁国用心险恶之处。所以战争之初,本帅才制订了速战速决之策。”

    热兵器也并非全无敌的装备,虎口湾一战也证明了这一点。

    咸军装备对雨水仍十分过敏,炮弹对地面以下的工事目标杀伤毁伤十分有限,卫军如若不主动进攻,而采取防守姿态,大量挖掘战壕修建掩体工事,以咸军现在的武器数量尚不足以构成重大威胁,这就给卫军坚持作战提供了时间,梁国只需源源不断供应粮草,西线战争就会陷入僵持。

    德康郡的战事很大程度上是杜锐勋不知咸军底细,被百里燕将主力调到了野外咸军炮口之下,因此咸军现在的战术优势是野战团战和大纵深分割包围。

    如果卫军避开野战,选择坚守城池,修筑堑壕工事,变成逐城逐地的争夺,战争将拖入消耗战持久战,而这显然是梁国最期望的结果。

    “徐将军,我军此战关键在于速战,倘若卫军坚守不出,以我军现在兵力,已无法再像登陆德康那般以数十万人将杜锐勋各部分而治之。最好的结果也将是我军疲于奔命,与数倍于我军的卫军作战,如若一处战场陷入僵持,我第三集团军将丧失快速突击的能力,进而失去战场主动陷入被动,如此对我军是极为不利的。”

    徐谨捻着斑白的短须思考了许久,点头表示认可:

    “那副帅的意思呢?”

    百里燕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说道:

    “梁国历来不怀好意,几次三番算计我王算计我军,此番其意在拖垮我军坑害我国。故而本帅思来想去,唯有‘请’梁军回国方能破解眼下困局。”

    “请梁军回国,这如何请法。”

    徐谨没领会百里燕“请”字的深意,蒋杰也没领会,但丝毫不妨碍百里燕继续“仙人指路”,他说:

    “本帅已打定主意,由田鹏、方亮第三镇军,周空将军第八镇军,以及义军一部人马伪装卫军与山匪,攻打梁军,而后……”

    不等话音落下,徐、蒋二人都是如炸天雷大吃一惊,徐谨张口解说忙是说道:

    “侯爷,梁国可是上邦啊,天子之国,不征得大王同意,贸然攻打梁军这可是欺君罔上抄家灭族的大罪呀。”

    “是啊副帅,未经大王同意,不宣而战攻打上邦,此事若是传扬开去,必为天下诸侯所讨伐,此事恐怕极为不妥呀。”

    百里燕不顾二人反对,继续说:

    “先听本帅把话说完。待我军一面假扮卫军攻打梁军,徐谨将军一面甩咸军尾随追击。待击溃梁军先头人马,我假扮卫军人马即刻去攻梁国,徐谨将军紧随其后前去包围,最后假以劝降,将梁国城池收入我军囊中,最后籍此为谈判之资,迫使梁国妥协,断绝卫军粮道,卫军迫于我军攻势之下,不久必败。”

    “但未经大王首肯擅自发兵攻打梁国,事后如何向大王交代。”

    徐谨担心道,百里燕安抚说:

    “此事本帅将即刻秘奏大王,大王若是怪罪下来,由本帅一人承担,与各位将军无关。”

    “那为何不等大王回复再做出兵。”

    蒋杰问,百里燕摇头说:

    “来不及了。如若梁军先行控制贡祥,将严重迟滞我军速度,届时梁军会像潮水一般涌入贡祥,而我军兵力不足以分割包围。且退一步说,我军也不可能全数伪装卫军攻击梁军,如此未免太过拙劣了。

    此外,梁军出兵定是在游说卫王之前,从时间上看,梁国做出决断应该是十二月前,梁国特使应该已在路上甚至已经抵达卫都。其只要约定发兵时间,特使抵达卫都后将发兵之事告知卫王,两国便会开始交涉。

    待到卫王同意,梁军已经把该占的地盘都已占去,而我军纵然有千里跃,从此赶回陔陵,单程最快也得七八天,而且卫国路远不及咸国,七八天已是很快,一个往返就得半个月,若是迟误一些时日就得十七八天。届时卫王媾和梁国的密函已经在送达各地卫军路上,乃至已经发到各地卫军,那时我军再诈称卫军,岂不更加拙劣。”


………………………………

第1045章 贼喊捉贼(3)

    通信技术的滞后决定了情报消息的有效性,再如何惊天的秘闻,如果没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交给正确的人,也是一张废纸,百里燕此时越发坚定发展电话的决心,此时如果能有一部电话直通咸王办公室,分分钟都能搞定的事情,哪里还要用人传那么麻烦。

    其实还有个原因百里燕没说,以他对咸王的了解,攻央这件事上态度上是赞成的,但绝不会公然表态,因此不会明着回复,以免有个闪失,日后殃及咸王自身的政治地位。

    所以需要百里燕做挡箭牌,如果成功了,没引起什么反应,咸王可以默认,如果失败了,还引起诸侯不满,顺手将百里燕推出去,抵消政治压力。

    所以咸王纵然知道要打梁国,不会明着回复,而是模棱两可给予方便。但这话是不能明说的,于是干脆不提。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措施良机,今后恐追悔莫及,二位将军,本帅此议意下如何?”

    “末将还是担心引发诸侯震动,日后遭致围攻。副帅可还有其他良策。”

    蒋杰担心道,百里燕心平气和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子失德诸侯皆知。只要我军不过分,诸侯便不会群起而攻之。相反如若我军被梁国拿住命门,诸侯定会群起而攻之。此乃大势所趋也,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别无他法。”

    话音落下,徐谨接话说:

    “那是会否应该知会赵帅与卢大司马使,至少也该问过他二人。”

    “昨晚我已将消息发往第一第二集团军,卢将军处今日该会有消息,赵帅那里三日内也该有消息。三日之内我军不做出击,等待梁军入贡祥后再行出兵。”

    “那就等赵帅与卢大司马使回复后末将再做决定。”

    “也罢,就等赵帅卢大司马使回复后再行决定。”

    从梁国做出决策到调兵遣将,需要一个周期。考虑到梁国土地面积不大人口稠密,仓储充足,这个周期不会太长,但也足够百里燕征求赵逊卢皋二人意见,无论二人是否赞同,百里燕都会毫不犹豫的出兵。

    当日夜间,卢皋的回复火速送到了宵城。卢皋的行军大营目前设在康郡,千里跃一个往返一天绰绰有余。

    得到回复,百里燕未急于拆看,而是请来宗伯泰商议。

    “宗伯先生,卢将军的回信到了。”

    “那卢将军怎么说。”

    “在下举棋不定,故而尚未拆看,想请先生参详参详。”

    “哦……”宗伯泰轻叹一息,猜到百里燕所想,遂接着说道:“副帅是想籍此未拆密函予徐蒋二人同看,以打消他二人顾虑,但又担心卢将军反对。”

    “嗯,正是啊。若是卢将军反对,徐谨定不会发兵。若是不反对,而信一早拆开,徐谨若是坚持己见,我也无可奈何。故而只能当其面拆看,让他无话可说。故而想请先生替本帅参详参详,此法可行否。”

    “在下以为有关龙先生在,卢将军定不会反对。形势迫在眉睫,倘若不能当机立断,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卢将军不会反对,此法可行。”

    “既如此,本帅即刻召二将前来。”

    徐谨是百里燕一手带出来的,其能力在顾中和肖渠二人之上,但比之顾中肖渠二人胆大缺乏谋略,徐谨较为慎重,想的多,想的一多顾虑也就多,当其面拆看卢皋的来信,能断其退路,比他表态。

    等待二人前来之际,百里燕又问宗伯泰:

    “先生既料定卢将军不会反对,可否推算赵帅心意。”

    “呵呵,这有何难。黑巾之乱梁军名为出兵,实为好不作为,还险些酿成大害,比之咸王,赵逊更知梁国之可恨之处。此事上其与卢皋应是相同态度,默许副帅用兵,日后若有万一,赵逊卢皋二人可做不知情以方便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