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空态度蛮横,不以为然说道:

    “这精骨牛遍地皆是,占了土地却不长肉,留着作甚,杀光取肉种地岂不更好。”

    “不跟你说了,夫人只要记住为夫今日所讲,今后照做便是,日后夫人自会明白的。”

    与周空说动物保护,物种多样性根本是对牛弹琴,她根本没这个概念,百里燕甚至怀疑周空能这么说:“畜生都保护,猪还杀不杀,肉还吃不吃。”

    说话之际,魏琦匆匆来道:

    “副帅,有御客求见。”

    “哦,人呢!”

    “已请到中庭后堂。”

    “快,引我去见。”

    “诺!”

    撇下周空,百里燕起身赶去中庭。

    对卫开战御客前期的情报和舆论工作功不可没,没有御客的渗透,百里燕不能很快且准确的掌握卫军和卫国的情况,单靠咸国的得情报机构也很难摸清卫国真实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单纯依靠战局推演和战场态势线索支持逻辑分析推演的战争模式,正在向情报获取决定战争走向的方向发展。

    由于技术条件制约,农耕文明下的情报获取十分艰难,在双方将帅和内部均没有重大失误的前提下,临阵对决的两军将帅更多是依靠战场双方态势的变化,以及侦查斥候反馈的地方动态,以逻辑推演预判敌对双方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因此早期战争更考验将帅的逻辑研判。

    而中后期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传递革命,让传统一纬的战争变成了一纬半的战争,既前线和情报两条战线。

    因为陆军参谋体系的建立,往往意味着作战需要制定详细作战预案和确定进攻路线,因此情报窃取让战场变成单项透明,只对己方有利的战争活动。

    眼下基于既有的格局和战争模式,御客窃取情报更大作用不是窥探卫军的战略部署,因为卫军不可能有陆军参谋部的架构,所以也没有什么现成写成预案的作战计划留给咸军。

    因此卫国的经济、仓储、将帅底细、权贵势力派系、军队成份、各地官员的背景弱点,道路桥梁等等,才是主要窃取和掌握的重点。

    来人都蒙着脸,以免被认出暴露身份,不过都会出示御客信物,与百里燕所持信物对照后以言明真伪。

    “此乃门主转交永兴侯密函,请侯爷收好。”

    百里燕接过竹筒,又问道来人:

    “是何处消息?”

    “不知,永兴侯看过便知。”

    送情报的未必知道情报内容,如果有额外情况,御客门主会另有嘱咐口传,或是与情报本身有关,或许无关,但情报的核心内容不会告知传送消息者。


………………………………

第1043章 贼喊捉贼(1)

    确认竹筒密封完好,百里燕随即拧开了竹筒从中取出一封信函。御客的竹筒通常只装蜡丸,装信函并不多见。可见需要表达的内容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待打开来函定睛细看,不由的心口一沉,据御客探得消息,梁天子直接出动了禁军攻卫,御客还被摆了一道。

    起因是天子前往博源城避难,禁军主力仍在都城津邺,带走的只是内宫禁军和各大权贵私兵,而博源住不下大量兵马,因此禁军主力都在京畿地区,而御客视线随之挪到了博源城。

    梁国从津邺抽调禁军出城,御客只以为是天花蔓延禁军出城避难,所以起初并未引起怀疑,直到禁军出了京畿郡一路向东进入关岭郡直奔边境而去,这才意识到梁军是在准备攻卫,此时再写信密报,待到消息送到,梁军早做好了准备。

    “果然出兵了,胃口还不小。”

    心中暗道,百里燕收起密函,抬手谢过来人:

    “多谢壮士送信,今夜请在府上稍事休息,明日在赶路也不迟。”

    “都是我等分内之事,永兴侯言重了。”

    来人抬手还礼,百里燕随即令人安排一行人住进东厢房,随后令魏琦去将宗伯泰请来商议对策。

    少时宗伯泰徐步而来,见百里燕面色凝重,宗伯泰已是猜到内情,但他仍谨慎的捂着自己的计囊,不欲张扬。

    “副帅唤在下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宗伯先生请坐,看过这个先生就都明白了。”

    将密函交予宗伯泰,百里燕径自坐回座塌上。少时宗伯泰看过全文,神色毫无波动,他说:

    “侯爷准备如何应对?”

    “即刻遣田鹏方亮第六镇军与徐谨第一镇军一部人马包围贡祥郡各地城池,同时令卢皋关龙翔第三集团军分兵南下,攻取中末春江尚雪三郡,打通前往卫国通道,至多给梁国占去培郡罢了。”

    “如此将打乱我军既有部署,同时迟滞北上攻卫西线主力,极可能造成我军兵力分散而被卫军各个击破局面,尽管我军火器厉害,但卫军若全力合围我一军,情势十分不利。更何况分兵南下将拉长各军距离与辎重转运,十分不利兵马调度,若有万一,势必遭致败局。

    我若所料不错,梁国此举意在引诱我军分兵多占卫国郡县,而其私下与卫国勾结图谋我军,故而现在分兵十分不妥。”

    “此前先生有言可破梁国出兵,先生此时可否到出玄机。”

    话音落下,宗伯泰起身上前凑近百里燕神秘且小心翼翼说道:

    “此计乃是上上之策,非此计不可,却是见不得天光,不知侯爷可还愿意一试。”

    百里燕眼珠逆时针一转,只觉得宗伯泰肯定没出什么好主意,却还非得说是上上之策,但凡是上上之策那肯定是馊主意。

    “先生只管说,做与不做本帅自有决断。”

    “既如此,在下斗胆进言,我军可佯装卫军劫杀梁军,而后我军再以另一支人马追杀我军假扮之梁军,攻入梁国郡县,将梁国关岭郡县部分属地给占了。

    而后再以卫军攻打梁国唯由,将我假扮卫军围住招降,如此这些城池转眼就是我军所占之地,梁国若想索回,便只能有求于我军,如此岂不妙哉。”

    “嘶……”百里燕闻讯只觉得脑中抽风目中生花,宗伯泰的注意只能用“龌龊”形容。彻头彻尾的官兵扮贼呀。

    “先生啊,我军冒充卫军,岂不露馅,这可是宣战之举呀。”

    “那副帅可曾想过梁国能奈我何。”

    “先生何意?”

    “梁国以诈术谋中原,欺诸侯掌天下,其言早不可信矣,而今天子无德不怜苍生是乃戾气之相,为诸侯所不耻也。纵然我军诈以卫军之名攻天子王师,何尝不大快人心。”

    “哦……先生的意思本帅明白了。先生是说,诸侯早对天子不满心生怨恨,只是碍于形势无人敢为天下之大不为,实则人人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正是。梁国留存一日,天下便难归新主,故而历代霸主均有除灭梁国之打算,却终难成大事。而今我军攻天子王师,而不灭其国,是乃给以颜色,同是给天下诸侯以颜色。”

    梁国作为宗主国,政治上有超然的地位,然而梁国领土这不足以令其震慑诸侯,因此理论上应该是霸主国的傀儡。

    但梁国却扼守北海通往西海的海路陆路要津,位于整个中原的东西交通线的中央,这就给梁国带来了滚滚的财源和经济资源,最高峰时梁国拥有的贵金属占整个中原的三成,经济影响力极强。

    同时诚道派和其他门派的辅佐,让梁天子始终拥有一批忠实的谋略家,利用诸侯间的纷争和矛盾挑起战争,拉一个打一个,拉一派打一帮。不断扶植潜在老二打击中原霸主,而后往复操作屡试不爽,一次次扶老二上马,一次次拉老大下马。

    这种把戏一次两次可以,次次都这么干,把诸侯弄疲了谁也受不了,由于受不了梁国如此折腾,近百年的中原霸主也学乖了,不再贸然挑起战端,给自己制造包围网,但还是敌不过梁国明里暗里组织的经济封锁和制裁。

    而最近几十年前霸主不巧轮到志国,志国是一个内敛和机有忍耐力的性格,硬着头皮扛下诸侯包围和经济封锁,于是就有了黑巾之乱。

    黑巾之乱的最终目的是祸害中原,继而灭亡咸国,搞垮晋志两国,同时黑巾的崛起让孙国名存实亡,梁国趁势兼并土地扩张地盘,可谓是一石多鸟的毒计。

    如此折腾之下,诸侯仍只能忍气吞声,究其原因,还是经济资源。

    农耕文明下经济的重点是农业,但农业以外的工商业品需要流通渠道和交换市场,而管制物品和稀缺资源需要贵金属,技术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