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作战风险太大。
而且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卫国的国力消耗过半,持续的长期消耗以及占领地稀释了大量兵力,继续对峙并不划算,同时国内要求分配胜利果实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此情况下,卫国不太可能继续发动大规模作战。
张阶现在求援更多是想在与卫国的谈判中增加一些筹码,以减少卫国的讹诈,甚至寄希望于咸国的出兵扭转局面。
而卫国多半也觉得战争目的已经达到,该修生养息,腾出手来防备咸、晋两军趁其虚脱之际突然出兵攫取胜利成果,综合各方情况,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是双方坐下来谈的时候,边谈边打,边打边谈,直到一方妥协服软。
张阶继续苦苦哀求着,百里燕仍是不为所动,他说:
“此事着实难办啊,我王与卫王签有通好国书,你让本侯如何说服我王。而且当初本侯也是劝过我王,可我王碍于这一纸国书不能与卫国开战。
况且说,卫国是中原堂堂的大国,我咸**力还不及其四分之一,要我咸国出兵,我王总得给文武百官,向天下子民交代一个交代。毫无理由的撕毁与卫国协议,为贵国牺牲我咸国兵士性命,总得给告诉天下百姓为什么吧。”
“这个……”张阶被问的哑口无言,但立马意识到百里燕态度已经松动,这是又要狮子大开口,遂是想到事先打好的腹稿,他说:“只要永兴侯能说服咸王出兵,我王愿以每年三千石生丝以市价卖给阁下,并保证供货十年,这个条件总满意了吧。”
“呵呵……”百里燕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容,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两口,边喝边说:“敢问张使,贵国是打败了卫国,我王能的什么好处啊?”
听到这里,张阶基本认定百里燕有意出兵,但听口气,这是三千石生丝都喂不饱的狼呀。他苦思冥想片刻,咬着牙小心试探问道:
“那阁下的意思呢?”
百里燕又是喝了口茶,口中发出啧啧之声,品味着清香的滋味,缓缓说:
“哎呀……本侯今日忙了一日,张使不妨先回去好好考虑清楚了,好日后在我王面前有个说的过去的交代。今天嘛,张使就先请回吧。”
张阶闻讯逐客令顿是急了:
“永兴侯啊,事只谈一半,便半途而废,您不能这样待我呀!”
百里燕果断沉下脸色厉色说道:
“那就请阁下与诺大人去谈吧,本侯恕不奉陪。魏琦!”
魏琦应命上前两步道:
“属下在,侯爷有何吩咐。”
“送客。”
“诺!”
张阶立身而起大呼一声:
“永兴侯难道一点余地都没有吗。”
魏琦上前拦住张阶,将其挡住:
“张使,请回吧。”
这时百里燕起身说道:
“张使,要我国兵士为贵国流血牺牲,张使觉得没有一些压手的条件,我王能说服满朝文武,能说服我国万千子民吗。”
“可三千石生丝十年的供应,难道还不够吗!”
张阶哀求道,却是换来百里燕冷笑:
“呵呵,十年的供应不如永久的好呀,张使请回吧,好好想清楚了再回复我王。送客!”
言毕,百里燕转身离去,张阶隐隐领会到百里燕的暗示,脸色瞬即已是煞白。
待从前堂出来,天色已是不早,百里燕再度折返回东厢,公良修正在看与腋目人有关的资料。
“你不是出城了吗,怎又回来了。”
公良修放下手稿上前来问,百里燕说:
“半个时辰前张阶来我府上,刚刚被我逐走。”
“又是来请你出兵的吧,你答应了?”
百里燕摇了摇头:
“没有,还不到时机。折返回来是有一桩天大好事授予公良兄你,你可不能推辞呀。”
见百里燕笑容诡异目存异色,公良修即刻警惕起来,他试探问道:
“你能有好事告诉我?”
“怎么,公良兄不信?”
“呵呵。”公良修冷冷一笑道:“你精诈无比,焉能有什么好事。”
“你可别不信啊,此事对你公良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近期我将推动攻卫,但在此之前呢,公良兄不妨将消息秘密透给卫国,并籍此消息做饵,从卫国那里套得些好处,如此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公良修闻讯颇为诧异,忙是说:
“你咸国既是出兵,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现在令我透露消息,岂不令卫国早有准备。况且说,咸国与卫国有思水江天险阻隔,卫国若有防备,你咸国如何过江。难道还从长孙借道,舍近求远不成。”
百里燕不以为然,他轻描淡写道:
“公良兄只管将消息透给卫国换些好处便是,其他的就莫要多管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国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983章 讨药
卫国其实一直提防咸军过江,明里暗里在德康移防了十多万精锐步军,理论上阻止咸军登陆是绰绰有余,实际上根本抵挡不住。
不可否认泄漏军情消息是兵家大忌,但同样可将卫国压在西北的部分主力抽调回德康,令其集结起来。如此有利于咸军火炮的高密度覆盖,以谋求一战将其两支主力尽数击溃,而后急速过江,不给其重整和调兵机会,以绝对兵力合围歼灭,而后迅速挥师向西推进。
此时卫国压在长孙境内的主力军团将面临撤或是不撤的被动局面,如果撤,就得放弃过去两年间全部成果,如果不撤,咸军将以骑兵为先导,步军骑马跟随,一路狂飙突进畅通无阻的向西挺进,其余步军陆续扫荡各地城池,乃至以重金诱降以加速战争进程。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卫国主力压在前线,而其内部和大后方极度空虚,其将在咸军重火力打击下两到三月内全线崩盘,因此将消息泄漏给卫国,对获得战略主动权是有利的。
翌日,百里燕出城赶赴永兴,视察生产调度工作,停留两日又马不停蹄又去轩云,主持益草堂防疫工作。
如今益草的正式编制有万余人,其中六千余人在轩云总堂,其余四千人分散于永兴、瑞田、麟城、陔陵、广信、卤城、轩亭。
共有注册草药医师三千余人,内外科各级医师一千八百余人,实习生、在读医各级学生一千两百余人,护士和辅助医师三千一百余人,科研人员七百二十人,防疫人员近四百人。
二十余年间,尤其是近十年间,陆续培养赤脚草药医师两万七千余人,基本完善了基层医疗系统,仅此一项成就,二十余年间挽救了数十万人的性命。
四月初九,得边关来报,李懿、姬康经长孙内河坐船进入咸西郡,百里燕前往瑞田,沿迷龙河西行,去堵他二人。
迷龙河西去汇入长孙境内,向东流入永兴河,经兆丰河汇入陔陵,李懿、姬康带着船队停靠兆丰渡倒是方便了他们,却是一路将病毒撒入水中,一路扩散,一路祸害。
四月十三,梁国船队驶过长沌、迷龙两河岔口,远处岸上出现一支威武起队,消息很快报到姬康、李懿二人处:
“启禀二位大人,前方五里处发现咸军骑兵,来意不明。”
水军右都督飞快说道,李懿问:
“还在向我船行径吗?”
“没有,而是停在了原地,似乎是在等待拦截我船。”
“他们有多少人?”李懿再问
“不多,五十人左右。”
这时姬康接话说:
“许是咸王遣人接应,传我令,将船开三里上岸。”
“诺!”
待右都督出舱,姬康与李懿说:
“如今长孙形势崩坏,而咸、晋两国按兵不动,实非善事。此番出使你可要当心,你那舅舅诡计多端,不可给他占了便宜。”
李懿心中并不认同姬康所言,然明面上却未反对,其中肯说道:
“即便咸国占了便宜,也是占卫国的便宜,我们并未有所损失,何必如此担心呢。”
姬康闻讯脸色微变,却没再多说什么。他很清楚,李懿此人没什么心眼,百里燕定会找他套取消息,因此说的太多并不利于接下来的谈判。
少时船行三里停船,一队梁国水兵架起栈板离船上岸,摆开仪仗。远观此状,魏琦说道:
“侯爷,他们怎么不走了。”
百里燕冷笑道:
“呵呵,他们是天子圣使,只有我们去接的份,没有他们贴脸上门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