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行-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百里燕知道,晋军至多只有三两千,而这三两千人也知道,他们是死战,不成功便是成仁。一旦钻出地道,便是毫无退路,唯有死战到底,方有生还希望。

    韩合攻营一夜,咸军几乎调空了中军所有骑兵,此时若从地道中杀出三两千晋军精兵,咸军怕是得压万人才能顶住。

    想到这里,百里燕有些心惊:

    “韩合不愧是老将啊……”

    一息长叹,百里燕目光转向萧,她的眼神依然浮着一丝恐惧:

    “我们走吧,回伤营。”

    “可万一晋人杀过来怎么办呀。”

    “不会的,天快亮,晋军不会偷袭后营了。”

    韩合佛晓偷袭,定是为了麻痹鼎炀侯,但佛晓偷袭失败未能解救姒昌,此时晋军骑兵再从后营杀入接应,将彻底暴露于咸军兵力之下,难以收到奇效。

    百里燕此前曾接触过晋军一种名为“飞鸣哨”的信号弹,是铜铸的一根空心棒,一头开口可以堵死,直径五六厘米,长度十厘米左右,内中是空的。但里面灌了一中白色粉末,只要打开铜罐的盖子,可发出刺眼光亮,喷出白色刺眼火光,并发出声音。哪怕隔着几公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听得清清楚楚。

    此种飞鸣哨无需引火,打开即可自行点燃,百里燕起初以为那白色粉末可能是白磷,白磷常温下确实有自然的特性,但大冬天,这种飞鸣哨也能用,显然不太可能是白磷。其次白磷需要化学提取,稍有不慎会引发火灾。

    飞鸣哨是晋军绝密之物,军中也很少,一直都是韩合、王硕收着,百里燕从未能亲自入手查看,至今也不解其中原理。

    只是眼下晋军偷营,势必要携带飞鸣哨报信,失败便不会报信。眼看天就要亮,迟迟不见飞鸣哨升空,想必已经失手,此时再从后营杀入,也无多大意义。

    驮马载着百里燕二人正要离开左营,远见南门一对人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赵逊。

    “赵将军!”

    百里燕上前行了一礼,赵逊翻身下马上前来说:

    “阁下是为晋军穴攻偷营而来的吧。”

    “正是,看来鼎炀侯也是料到了晋军必来穴攻偷营。”

    “嗨……本将为此还遭鼎炀侯一顿奚落。”

    赵逊一脸不快,想必鼎炀侯在此事上与他意见向左。

    昨晚晋军偷袭三营,赵逊被招去中军议事,当时三营都来告急,鼎炀侯倒是还沉得住气,未从中军分调人马去救。

    只是到了后半夜,晋军攻势增强,鼎炀侯终于坐不住,要分兵去救三营,当时被赵逊所阻,赵逊提出晋军攻打三营是假,利用当日攻城地道反偷营是真,鼎炀侯当时也是采纳了赵逊建议按兵不动。

    只是不曾想拂晓天亮之际还不见晋军偷袭中军,右营、前营又连连告急,鼎炀侯误以为晋军不会天明后穴攻偷营,于是调兵去右营、前营增援。

    此时赵逊提出,最该加强的反倒是后营,如果前营、右营是佯攻,后营反更容易被晋军突袭,鼎炀侯哪里还听得进,坚持发兵先去救前营、右营解燃眉之急。

    结果是调兵增援不久,中军突然杀出晋军好几千人,且都是重甲步兵,咸军又无重甲步兵,骑兵已经调空,虽说是顶住了晋军,但突袭之下是损失惨重。赵逊急忙赶回左营,便是调人去后营,以防后营有失。

    “赵将军,既然晋军中军偷袭已被扑灭,想来晋军多半不会再突击后营。将军当全力抵御左军,今日定是一场血战。”

    “何以见得?”

    “将军可曾听闻‘飞鸣哨’此物。”

    “飞鸣哨?你是说宋国进贡的飞鸣哨。”

    百里燕诧异,他只知飞鸣哨为晋军所有,却不知道是宋国进贡的。此时赵逊接着又说:

    “既有飞鸣哨,却未见晋军发哨,那定是劫营失手。如此一来,晋军确实不会冒险攻入后营,阁下所言有理。只是还是派出些人马前去应付一二,万一晋军鱼死网破,也好有个提防。”

    “将军所言极是,那在下先行赶回后营。”

    行了一礼,百里燕骑着驮马赶回后营不久,赵逊麾下的一千多骑兵赶到后营曾防。

    天亮后,也确实发现一支少说五千人的骑兵绕道北面去攻打了赵逊的左营,想必是没见飞鸣哨,无法突入后营接应,只能是绕道去攻左营。


………………………………

第96章 血战杜阳(25)

    韩合营救姒昌未果,白天更是加强了攻打三营力度,并将主攻调整至赵逊左营。赵逊左营人马只有一万余人,攻营的晋军摆开的阵仗却有近三万,骑兵就有一万。

    鼎炀侯虽增调了五千人曾防,拼杀至中午,左营北门,西门被破,若非赵逊奋死拼杀,夺回两门,怕是左营夜间便是荡然无存。

    多日后,姒昌被咸军所俘获的消息传回咸国陔陵,相国公孙岳持鼎炀侯文书进宫报捷:

    “大王,鼎炀侯大捷。”

    咸王立身而起,眉宇间浮出几分喜色。

    “爱卿快说,战况如何?“

    “回大王,杜阳尚未攻克复,是晋王三子姒昌被我军擒住,现正在鼎炀侯中军。”

    “哦,竟有此事!”咸王原本浮在眉间的喜色,此时多半已跃然脸上:“快拿来寡人看。”

    公孙岳递上书函,咸王细看之下赞声连连:

    “好,好啊!鼎炀侯不愧是寡人的国之栋梁,咸国幸甚,万民幸甚!”

    “恭喜大王擒获公子姒昌。”公孙岳叩拜贺喜,接着又道:“大王,鼎炀侯建议以姒昌为质,促晋国和谈。”

    “准。晋王爱子如命,三子姒昌乃晋王宗室鲜有将才,晋王断不肯以爱子性命与寡人相搏,此事宜当从速进行,丞相可有人选出使晋国。”

    “臣已有人选,请大王放心。”

    “好,立即准备,三日内务必成行。”

    “诺!”

    姒昌的被擒,让咸王姜亥相信晋王姒巍定然会为了儿子的性命停战和谈,咸国也能籍此索回江东被晋国所占全部土地。

    而与此同时,远在平汤城的晋王,得到姒昌被擒的消息比咸王晚了整整九天。

    韩合原本打算偷营救出姒昌,因此姒昌被擒的几天内没有发出紧急军情,而是耽搁了几天,加上路途遥远,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九天。

    此时的平汤城刚刚送走相国公叔阔的灵柩没两个月,晋王尚未从公叔阔过世的悲痛中走出,一份前线送回的加急军情不期而至。

    “大王,大王!”范涛神色惊恐的走入内殿,手中是韩合的紧急军情。

    “范卿何故如此惊恐。”

    晋王只是低低的应了一句,心中不以为然,他还在沉思考虑着公叔阔死后晋国的局面。

    “大王,韩合的鸿翎急件,是鸿翎急件!”

    “什么,鸿翎急件!”

    晋王问询吃了一惊,接过范涛手中急报定睛一看,确是韩合的鸿翎急件。

    鸿翎急件是各国呈送紧急消息的军情急报,通常装于密匣之内,以火漆浇入封口,以主将印信盖章密封密匣,以此证明消息的绝密性。

    持有鸿翎急件者沿途换马不换人,白天手持鸿翎急件通关无需下马,拦路者杀无赦,夜间举火疾行,撞死人概不负责。

    晋王拆开密匣,取出韩合手书,细看之下眼前一阵眩晕,几乎坐瘫在地:

    “大王,大王!”范涛疾呼,尚不知信中写了些什么,只见晋王脸色苍白神情沮丧:“大王,究竟是何消息,可是韩将军败北。”

    “不,昌儿他……”

    晋王六神无主,话到嘴边便不再说,这让范涛大为震惊,只往最坏处想:

    “莫非公子战死!”

    晋王摇了摇头,神情沮丧:

    “韩合来报,晋军夜袭大营,掳走了昌儿。”

    “这……”

    范涛问询不可置信,接过书信细看。

    韩合信中将姒昌被俘一事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详尽道出,并自请死罪。看到这里,范涛心生一计:

    “大王,此事万不可泄露。”

    “昌儿被俘,让寡人方寸以乱,寡人决意令韩合退兵,换回昌儿。”

    “大王不可。韩老将军信中已经言明,咸军掳走昌公子意在迫大王退兵,故而绝不敢害三世子。”

    “那又如何啊。”晋王绝望道,口气显得颓废而毫无生气,就好像已经要了他半条命。

    “倘若大王果真退兵,大王如何向内朝交代,又如何向死难的晋军将士交代,大王可有想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