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您放心,足够多,那河里石头有许多都是有玉的,未知才是最好的,我已经让人准备了三千匹骆驼,一千两马车,玉石不够,就在河道里面挑选石头就是,这次让他们开开眼见。”冯戴文嘿嘿笑着说道。
“哈哈!哈哈!”李绩想到三千头骆驼同时出现长安,那场景还是挺有震撼力的,不由捧腹大笑。
“从汉以来,厚葬成风,现在有的是玉石出现,这不但能够把价格压下来,还能有足够的玉石供人把玩,至少也能减少一些挖坟掘墓之徒,算是一件好事。”冯戴文等李绩笑完之后,继续说道。
“不错,虽说有许多翡翠进入中原,但路途遥远,交通不变,有点杯水车薪,现在昆仑白玉,独山玉,从西域回去,就方便多了,等宝石矿开采出来之后,这些就不像以前那么稀罕了。”李绩点点头赞同道。
这次大战,缴获最多的就是各种宝石,玉石,冯戴文光明正大的挑选了一些,留给广安等人。
而出征将领,也由冯戴文做主,每人按照官职高低,功劳大小,分到一块昆仑白玉,这些全都登记造册,上报中书省,可谓是贪污得光明正大。
不过这么多宝物,玉石,流入中原,而且现在还占领了矿藏,普通货色也就变成了百姓消费物件,与过去完全不同,这一点李世民肯定清楚,当然也就不会见意。
随着倭岛的白银,辽西矿山的金矿,铜矿开采,粮食物资的丰收,大唐消费明显的在提高,尤其是以关中等发展地方最为明显,从贞观四年开始,李世民已经多次提高官员俸禄,每次大战,所赏赐的钱粮也增加不少。
(本章完)
………………………………
第410章 大炮一响
“夫君,喝碗汤热热身子吧!”当夜,广安亲自捧着一碗鸡汤,递给冯戴文温柔的说道。
“多谢夫人!”冯戴文看着体贴的夫人,心里一暖,接过汤放在书桌上,把广安拉着坐在自己腿上,笑着道声谢谢。
“夫君趁热喝吧,看你这几个月不停操劳,都瘦了一大圈了。”广安偷眼看下,见四周无人,这才扭扭身子,嘴角含笑的安分坐着。
“夫人!”
“夫君!”
“夫人,你先说。”
“夫君,妾身与丫丫都有了身孕,已经四个月了,你一直在打仗,不想让你分心,才没有告诉你。”广安小心翼翼的靠在冯戴文肩膀说道。
“啊!夫人快快坐好,有了身孕怎么还亲自端汤过来,让下人做就好了。”冯戴文惊喜的说道,连忙小心翼翼的抱着广安坐下,又紧张的摸摸她微微凸起的小腹,满脸堆起幸福的笑容。
“夫君你刚才是想说什么?”广安微笑着仰起头,精致的小脸洋溢着幸福。
“为夫是想让你和英国公一起回长安去,这里冬冷夏热,风沙又大,实在不想让你们在这里受苦。
现在你们有了身孕,更加要回长安去养胎,在这里我实在放心不下。”冯戴文轻轻摸着广安如丝长发,慢慢半蹲说道。
“可是我们走了,夫君在此岂不孤单,而且没有一个贴心人照顾,如何是好!”广安迟疑的说道。
“傻丫头,夫君长年在外,早已习惯,而且军中都是男子,没人照顾也无妨,最重要的是你们,和孩子,你们平安,开心,为夫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冯戴文双手捧着广安的脸,深情的说道。
“能嫁于夫君,真是妾身三生有幸。”广安感动的伸手搂着冯戴文脖子,嘴里喃喃自语说道。
“能娶到你,也是我的幸福,只此一生,足以!!!”冯戴文头往前伸,两人脸贴着脸,在广安耳边私语道。
…………
长安已经热闹了几个月,每日看报,或者听蒙童读报纸,成为百姓一件乐此不疲的事情,听一听今日又灭了那一小国,昨日又破了那座城池。
而读书人者会在茶楼酒肆,高声谈论,还引经据典,翻看汉书,查找小国,城池位置,为此还有不少人自己做出地图。
再根据地图讨论治理方针,如何行军等等。
李世民闻奏,认为是一件好事,不但公布出了大唐行军路线,作战过程,还把小国的人口,面积,城池,军队作了详细公布,引导所有人参与讨论如何治理西域。
李世民用了几年报纸,早已对这一套了然于胸,又在报纸上刊登悬赏,如果谁有优秀建议,都可写出来,投递报馆,一但采用,不但连名带姓刊登到报纸上,还会视其重要性给予厚赏。
一时间长安报馆忙碌不已,每日都会收到几十到几百份建议,让虞世南不得不请求支援,让弘文馆派出十多个学生帮着筛选,这才应付过去。
而朝廷也没有失言,不但在报纸上刊登了建议者名字,地址,还让朝中重臣给予点评,为啥采用,而不足之处又在那里。
出了这些,物质上奖励也有,最少都是一贯钱的奖励,还有李世民才让人制作的纪念币,纯金,纯银,印有大唐西域道,西域都护府纪念币字样,正面老规矩,他们夫妻俩的头像
纪念币只发行了金币一万枚,银币十万枚,绝大部分都会用来赏赐出征西域有功之人。
随着事情发展,慢慢的变了味道,不少人干脆把报馆当着讨论之地,不但有针对西域的方针,还有辽西,辽东,江南,岭南,南洋,倭岛,全都在讨论,建议着。
李世民也不含糊,直接安排了秘书监,秘书群轮流观阅,一来考验年轻秘书眼光,学识,二来也期待发现有用建议。
从长安到关中,都在讨论,讨论变得花样百出,那个将军,将领又立功了,那家孩子提出建议又被朝廷采纳了,还有报纸提到新武器,据说惊天动地的钢炮,具体有多大威力。
且越传越变态,从开始的一炮击穿城墙,杀敌十数,到后来一炮击塌城墙,杀敌数百,到最后已经和雷公电母一般,一炮就把城打得稀烂,杀敌无数。
这种讨论,一直到秋收,这才慢慢变成讨论守城。
报纸也会刊登各地大慨守城,税收情况,还会抓典型,谁家精耕细作,收获多少,谁家媳妇生育有五子,朝廷不但不收税,还有奶粉,霜糖,水果罐头等补贴,家里存粮已经没有仓库装了。
这让不少人下定决心,晚上回去就狠狠干,一定要努力不交税,现在朝廷可不管是生男还是女,只按人头算,多少孩子,免多少税,而且女娃长大一样挣钱,棉线,棉衣,羊毛纺织,这些工坊大量要人,就算在家种桑,养蚕,种茶采茶,都能有大笔收入。
这几年随着遍地工坊,大量物产出口,百姓收入增加,这些原材料都是供不应求,差的产品都能给苦力用,卖给南洋,骠国那些土族。
而从贞观五年,到贞观七年,年年风调雨顺,所有州道全是丰收,今年朝廷已经新修建了十大粮仓地,用来装粮食,和收购百姓的余粮,以免丰收影响价格,让谷贱伤农。
就在秋收之后,百姓种下冬小麦,大棚蔬菜,空闲以后,李恪带着大部队又回到了长安。
浩浩荡荡数百车财宝,箱子不够,许多都是竹子做的背篓装着,就那么明晃晃的堆积在马车上,让沿途百姓大开眼界。
李世民见到刚刚经历大军出征,收购秋粮,干瘪不少的国库又被填的满满当当,心情顿时大好。
而且许多珍宝,珠宝,还在由户部下属财政部清点,估算,那些非常优秀的就会进入他的内库,填充到珍宝阁,这不但是他高兴,李渊都连续三天前来查看,是否有自己中意的宝物,一但发现,立即让人搬到龙首原宫殿里面。
(本章完)
………………………………
第411章 天竺等于昆仑奴产地
“参见父皇!”
“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恪带着龙玉珠去见李世民,龙玉珠大礼参拜。
“免礼!平身,赐坐!”李世民看了一眼眉清目秀,并无太大西域人特征的龙玉珠,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多谢陛下!”龙玉珠紧张的道谢,用力的捏着拳头,额头香汗滴落。
“不用紧张,你父王上书朕已经看过,原则上同意你们的婚事,不过还得恪儿母妃同意才行,等下恪儿就带她去见你母妃,如果她同意,就暂时住在你母妃那里,待钦天监算过日子,在为你们完婚。”李世民和颜悦色的说道。
虽说杨妃已经说过同意他们婚事,但是李世民尊重她,还是决定让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