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你们没有其他要说的了,以后只要有好的建议,想法都可以提出来,如果认为本官下令有误,也欢迎指正,大家共同的目地就是建设好四郡之地,也许日后全大唐都要学习这里。”冯戴文等了一会见到还是没人说话,开口对众人说道。
“吾等明白!”
“那好,宾王起草用都督府令四郡郡守,统计清查治下百姓人口数量,根据人数,规划地方,秋收之后统一搬迁,给百姓讲解清楚,不得强制搬迁。”冯戴文对马周道。
马周提笔就写,冯戴文看了没有问题就用印,让亲卫前去传令。
“來济,来恒你二人分别带三百士兵前去营州,檀州等郡守选好地方以后,协助招募人手修建村庄,协助搬迁,如果有人趁机闹事,侵害百姓一律抓起来。”冯戴文看了一下众人,最后看着来家兄弟道。
来家兄弟没有想到冯戴文会一开始就给于重任,连忙起身领命。
“席君买,冯戴火,你二人分别带1000藤甲兵前去防守两郡,把郡兵重新挑选皆由你等指挥,一要看守好城池,二要护卫百姓搬迁安全进行。”冯戴文想到这两人一直跟谁自己身边,一次就让他们先试着自己带兵。
由于冯戴文是直接下令,所以二人也不说其他,起身领命就是。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61章 四郡方略已成
“权长史,由你带人查看两郡郡守是否合格,如果没有能力,立即撤职查办。”冯戴文对权万纪说道。
“没有能力就查办,是不是过于武断?”权万纪问道。
“哼,如果是没有能力,还窃取高位,必然有损百姓,查一查肯定有问题。”冯戴文冷哼一声说道。
权万纪虽说认为冯戴文太武断,还是起身领命,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到时候再说不迟。
“尉迟宝庆,李德奖,你二人带兵去保护权长史,一定要听长史安排,要不然就自己回长安去。”二人年龄不大,但是也颇有武力,学着带兵还是没有问题,在说一切还有权万纪看着。
两人兴奋的站起来大声领命,就是不知道只给了两人分别100士兵,会不会嫌少,冯戴文怕两人出乱子,再三叮嘱一定要听权万纪的话。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营州将开放互市,进行与契丹人,靺鞨族,党项人的互市,保护商人通商高句丽,檀州实行军屯,招募到的士兵就带着百姓进行军田。”冯戴文为众人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大致规划。
“实行军屯?这是否不妥,恐怕百姓有怨言。”杜正伦问道。
“无妨,这和搬迁百姓并不冲突,依托军营修建村庄,土地分给百姓,但是现在由所有人共有,逐年归还。”冯戴文解释道。
“为何要逐年归还?直接分给百姓不好吗?”李承乾不解的问道。
“这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百姓刚搬迁,家庭情况不一,统一种地让所以人都能更好生存,等日后在根据家庭情况安排就是。”
“二来也是为百姓好,刚开发的地叫生地,产量不高,过一两年分给百姓就好多了,依托军营修建的村庄,安全也有保证。”冯戴文笑着仔细的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那是否其他郡县也如此安排?”李承乾恍然大悟又问道。
“当然不行,檀州是因为人口太少,才可以建立建立几个军屯点,其他地方要要因地制宜,无论任何一个办法都不是能适应每一个地方。”
“而且其他郡另有安排,在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士兵来军屯,如果需要调集大军前来,我们又有何意义。”冯戴文没有一点不耐烦,仔细的介绍着。
“嗯,我明白,记住了。”李承乾用力的点点头道。
“太子能想到如此多,已经让大家很意外了,不过且不能因此自满。”作为长史,于志宁满意的摸着小胡子劝解道。
李承乾被众人赞扬,心里非常高兴,偏偏还要板着稚嫩的脸庞说道:“吾明白,多谢长史提点。”
冯戴文看见于志宁又要长篇大论,就抬手阻止了他,这一路上无论大小事情他都能拉着李承乾说半天道理,在冯戴文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都才10来岁,自行领悟更好。
“至于军屯一事,就由杜长史负责,士兵由席君买统领,吴王,魏王协助军屯。”
“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试着安排他们去做一些,不得依靠他人。”冯戴文语气严肃的说道。
几人纷纷表示明白。
“蓟州有两项重任,第一建立作坊,生产农具,火炉,这边天气寒冷,新建村庄一定要有火炉,热炕,一切以百姓为重,其他都往后推,一定要在入冬之前办好。”
“第二项修路,把平洲到蓟州的道路修补好,这关系到日后四郡的发展,不可怠慢,此事就由宾王你来负责,太子,裴行俭,杜荷,你等前去协助处理政务,只能做,不能说,更不能仗势欺人。”冯戴文又把蓟州做了细致安排。
“吾等明白!”李承乾等人连忙答应下来。
“平洲吾会亲自前往,那里以后会是四郡的一个食物重要地方,告诉所有人,秋收之后,地可以不用忙着开垦,今年到明年夏收粮食都有官府提供,百姓只需要配合出力即可。”冯戴文郑重的对所有人说道。
“这,虽说四郡人口不多,但是如此之久,朝廷会不会承担太多,恐怕朝堂诸公会有意见。”权万纪担心的提出意见道。
“哈哈,谁说需要朝廷支援了,我们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嘛,四郡之地,如此多人,如何不能找出够用粮食的财物。”冯戴文哈哈笑着说道。
“这如何去做,去买百姓的?也没有那么多钱财啊!难道都督又有好主意了?久闻都督有财神美誉,诚然不需言。”权万纪眼睛一亮说道。
“权长史当知道现在大唐沿海出产的海中物资可不是啊,平洲靠近海边如何不能同样如此,要知道平洲气候也要好得多,到时候还有其他安排,大家放心就是。”冯戴文哈哈笑着道。
“是极,是极,下官忘了开发大海都督可是第一人啊。”权万纪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说道。
“宾王,于长史,你们计算一下四郡还差多少官吏,把名单列出来,分给各大世家,让他们安排人来,警告他们,一切必须遵循律法,如果来混吃等死之人,到时候国法无情,勿言吾言之不预。”既然世家出力颇多,冯戴文也不失言。
反正四郡也差不少官员,不用白不用,只要军队在手,也不怕他们玩出花样,实在是也没有办法,优秀的人才基本都在世家当中,百姓更本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像马周一样的寒门想要崛起非常艰难,一来百姓整日为填饱肚子而忙碌,那里有余钱供养孩子读书识字,?所以冯戴文一直在想办法让百姓能有余粮,酒足饭饱思**,这也说明只有能吃饱,才会有更大的追求。
二来嘛千百年来士庶观念在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许多人都没有进取的精神,一般想出人头地就让儿孙去当兵,寄望在战场立功,以搏一个出身。
所以冯戴文无论到那里都修建学院,让当地百姓孩子接受一些教育,至少能学到一些技术,拥有一技之长怎么也比一直种地更加容易出头,最低也能改善家庭生活。
“四郡开发,任务艰巨,望诸君共勉,功成之日本官一定为大家在圣上面前为诸位请功。”冯戴文最后拍拍手发言鼓励大家道。
感谢麻布,龙风傲世天下大哥的月票,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支持,还有许多投票的朋友谢谢你们,大家节日快乐。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62章 蓟州
冯戴文停在蓟州没有继续前行,其他有任务的带着人分别去了自己目标地方。
蓟州郡守是因为杨文干一事被贬的韦挺,一直留在蓟州未被召回,这是杜正伦为冯戴文介绍的,因为出发时候四郡官员李世民说过让其自行安排,所以也没有告诉他具体是那些人在。
蓟州又称渔阳郡,秦汉时候地属右北平,韦挺出生世家,原本应该是风度翩翩,可惜被东北寒风吹刮几年,也是沧桑不少。
不过蓟州还算治理不错,虽然城池破旧,看路边百姓比起你沿途村落好了太多,城中也有几许商贩。
“过了代州以后一路所见,韦郡守之下算是最好的了。”一行人进入郡守府,冯戴文真心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