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距今大约已有460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都有一定面积。

    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入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华,你来了,快去屋里坐……”见了赵国华,熊文灿亲热的拉着他的手,一脸笑容的说道,听说赵国华来了,熊文灿哈哈大笑着和幕僚刘文材迎了出来。

    对赵国华,熊文灿心里充满感谢,没有他设计抓住了老回回等人,也不能降服革左五营全军,没有革左五营全军降服的震慑,也就没有后面张献忠、刘国能和罗汝才的投降。今天他能安稳的坐在武昌府,跟赵国华有莫大的关系。

    “大帅如此待卑职,真是让卑职感激涕零。”赵国华满面笑容的急忙躬身施礼道。

    进屋坐下后,熊文灿笑着问道:“国华,你的忠义护**整编的如何了?”

    “禀大帅,卑职已整编完了忠义护**,忠义护**共计四万余人,改编为四个作战总队,一个直属总队。直属总队一万五千人,其他总队为七千人,骑兵总队四千人。”

    听说忠义护**作战部队就有四万人,熊文灿有些吃惊,他问道:“国华,你的忠义护**人数已超过了一镇总兵,不知你的这些人马是哪里来的?”

    刘文材也在看着赵国华,听他如何了解释此事。

    看了看两人,赵国华说道:“革左五营除去妇孺,还有好几万人马,这些人不能杀,毕竟他们已放下武器投降了,但也不能放,放走了,如果他们生活无着,还是会降而复叛或者跑到别的流寇那里,这就等于增加了流寇的实力。”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不错。确实如此。”熊文灿捻着胡须沉吟着说道。

    刘文材也赞同的说道:“赵队长考虑的是。”

    “这些人既不能杀,也不能放,那么怎么办呢。这时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些人中的许多人长年处于征战中,打过仗,见过血,比起新兵强多了,是不错的兵源,我就干脆把这些人中的精壮招进忠义护**,这样一来,既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又扩大了我们的实力”消弱了流寇,这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不知大帅和刘先生认为如何?”

    “一举三得?不错,不错。”熊文灿听完后不由的大声赞道。

    听完赵国华安置革左五营的办法,刘文材也感到很是妥当,他心说:“这赵国华做事与众不同,但方法又是那么得当,此人确实值得我刘某交往。”

    这时他又想到了一件事,他说道:“国华兄,那革左五营的几个头领,你是如何安置?”

    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熊文灿,赵国华说道:“我把老回回的儿子马波任命为骑兵总队长,马守应任命为忠义护**参谋长,贺一龙任命为第三总队总队长,副总队长刘希尧,贺锦任命为忠义护**大别山生产建设兵团总指挥、蔺养成忠义护**教导队总指挥。”

    “国华兄,如此安排马波和贺一龙,你不怕他们作乱吗?”刘文材问道。听说流寇头领马波和贺一龙被委以要职,刘文材不由得为赵国华担心,故而提醒他。

    “感谢刘先生的提醒。”赵国华笑着道,
………………………………

第二百零一章 行辕畅饮

    继而他又说道:“我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来是手下可用的人不多,二来这骑兵主要是由革左五营的士兵组成,他们长年流动作战,熟悉骑兵战术,安排马波率领他们,可以稳住队伍,至于安排贺一龙任第三总队总队长,刘希尧为副总队长,主要是考虑到老回回等三人已没有了兵权,不安排这两人带兵,不利于安抚其他三人。  。 当然了,这只是暂时的安排,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还要作改变的。至于怕他们作乱的事,我是有准备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他早已在骑兵总队和第三总队里安插了原来义勇队的人,只要马波和贺一龙等人有不轨的迹像,就毫不客气的拿下。

    “国华,你如此考虑,也不能说不妥,只是这么多的人,每天要吃要喝,还要军饷,你如何维持这么大的开销?”熊文灿问道。

    “这就是我来找大人的缘故了。”赵国华笑着道。

    听了他的话,熊文灿急忙说道:“国华,老夫也是穷啊,手下十多万人马都指着老夫饷,要吃要喝,你为老夫立了大功,老夫也不能亏待你,每月拨供给你一万两银子,多的就不行了。”

    为了执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杨嗣昌调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这些银子和兵,听上去虽多,可是因为作战地域太广,跨十个省,到处都要钱,这里要一点,那里要一点,这才不到半年,就已所剩不到六十万两了,熊文灿也正为银子的事犯愁呢。虽说他手里还有大的银子,可那是张献忠和罗汝才等人私下送的,是属于熊文灿自己的私人财产,他可不会用自己的钱去为朝廷打战。

    “大人,说实话,这点银子还不够我军的伙食费。”赵国华苦笑道。

    “一万两银子,还不够你们的伙食费?这是真的吗?”熊文灿吃惊的问道,刘文材也在惊讶的看着赵国华。

    看了看两人,赵国华正色说道:“我的士兵每月有一两二钱的饷银,每天吃的都是大米和白面馒头,一个月还要吃两次肉,每次吃的肉不少于一大碗,这样算下来,一个士兵一个月最少需要开支二两银子。全军连训练带后勤算下来,一个月至少要二十万两”

    “啊?你这开支也太吓人了,像你这样,老夫三个月也撑不下来。”熊文灿咂着嘴说道。

    淡淡一笑,赵国华说道:“大人,我最大的开支就是伙食费了,所以我打算自己种粮食,自种自吃。”

    “想法是不错,可是大别山周围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就是你种了粮食,也没多少收成,你如何自种自吃?”熊文灿关心的问道。

    顿了一下,赵国华道:“大人,可听说过马铃薯和玉米、番薯这几种农作物?”

    “马铃薯?玉米?番薯?这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模样?”刘文材好奇的问道。

    “模样是这样的……”赵国华连说带比划的对两人说了马铃薯和玉米、番薯这三种农作物的形状。

    熊文灿和刘文材两人听了后,仔细的想了一阵,熊文灿遗憾的摇了摇头,可是刘文材却若有所思的样子。过了一会,刘文材说道:“我是安徽人,在我们老家,我见过国华兄说的玉米,这东西确实耐贫瘠土地,只是听说这东西口感不太好,所以只是偶而有人种。”

    听了这话,赵国华不明白他为何说玉米口感不太好,在后世的玉米中已有甜脆玉米糯玉米,水果玉米等十多个品种,他都已一年半没吃过玉米了,想起水果玉米的那又甜又爽口的味道来,他还直咽口水。可是看刘文材认真的样子,又不像是撒谎。

    想来想去,他脑中灵光一闪,明白了问题的症结。后世的玉米是经过几百年的改良,所以口味才那么好,而此时玉米才刚刚传入大明,还没有经过改良,口味自然也就比不了后世的玉米了。

    “人吃不好吃,但是牲口吃就一定没问题。”赵国华说道。他知道玉米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牛羊猪鸡都喜欢吃。

    刘文材听后,笑着道:“国华兄,既然你如此说,那我就去封信,让老家的人为你打听一下,有了消息我就尽快通知你。”

    “那就感谢先生了。”赵国华高兴的说道。

    转而,他又对熊文灿说道:“大人,这几种东西都不是我大明原有的,都是海商带回来的,我想请你推荐几个海商给我,我要派人去福建联系购买这几种作物的种子。”

    “没问题。这点小事老夫还能帮得上忙。”熊文灿笑着说道,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