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做寻常,三人想得不差。但却忘记,杨瓒有天子御赐的金尺和匕首,闹不好,抽一顿,扎两刀,比锦衣卫更要命。

    “此人即是谢十六?”

    “已着人问过,半点不假。”

    “这二人亦是匪首?”

    “正是。”

    肖指挥使抢先开口,故意侧身,挡住熊指挥使,道:“此二人皆在许光头手下,常年在浙海劫掠。同谢十六一样,盘踞岛屿,同走私商交易。”

    “他二人盘踞何处?”

    “岱山。”肖指挥使道,“因距岸较远,岛上多山林,自古以来,少有人定居。四周散落百余小岛,正可供海盗藏匿。据抓捕的海匪招供,行走岱山的走私商,数量仅次双屿。许光头亦常年藏身于此。”

    杨瓒点点头,终于将目光转向谢十六。

    “久违了。本官当称足下谢石棋,还是谢紘?”

    谢十六抬起头,忽然笑了。眼角现出纹路,带着读书人的俊雅,又有海匪的狠辣。

    “大人随意。”

    “哦。”

    杨瓒负手,前行两步,立在谢十六身前。

    “你来投案?”

    “是。”

    “为何?”

    “双屿被下,小的失去藏身之地。手下的船只,九成被烧毁,也没了东山再起的资本。继续留在海上,不是被他人吞并,就是被砍掉脑袋,送到官府领赏。与其便宜旁人,不如小的自己投案,说不得,还能有条生路。”

    “你怎知本官不会杀人?”

    谢十六仍是笑,不见半点惧色。

    “大人可先打开木盒。”

    “三个首级,换不下你的命。”

    “再加两百条船。”

    “本官不同海贼做生意。”

    “小人有计,可扫平浙海福建倭贼,增朝廷岁入百万。”

    “没兴趣。”

    杨瓒摇头,三个字出口,没有丁点犹豫。

    谢十六愣住,周指挥使等人同样不惊讶,满面不可置信。

    增百万岁入,还没兴趣?

    这位钦差是脑袋不正常,还是真有这么大的底气?

    众人表情各异,杨瓒在心中撇嘴。

    倭国的银矿,用足力气开采,每年岁入岂止百万。占据双屿等处,掐住浙海贸易中枢,还怕来钱不快?

    朝廷海禁,一年比一年严厉,照样拦不住走私商人。

    杨瓒下令,圈住岛上的商人,没有咔嚓结果掉,即是为日后打算。

    明面上,不能违反朝廷禁令,私下里,不是没有办法。请下旨意,在双屿岱山等处设立卫所,派驻镇守太监和镇抚使,一切都能解决。

    论起捞钱,公公们都是好手。

    镇守辽东太监,能撸起袖子,从有官方背景的豪商身上割肉;南下的刘公公,三月不到,收下的“表礼”多达十万。

    奉旨走私,绝对能赚个盆满盈钵。设法调动起积极性,必能勇攀高峰,岁入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新大陆已经发现,美洲的金银正源源不断流出。与其留给那些不洗澡的贵族,不如提前流入明朝,为小屁孩的中兴之治添砖加瓦。

    杨瓒想得明白,也有相当大的可行性。

    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海盗和倭贼。

    现如今,谢十六自作聪明,主动投案,正可省去一番周折,免去麻烦。

    至于口供,不是问题。

    顾伯爷在此,什么口供问不出来。

    杨佥宪转向顾同知,笑眯眯点头。

    “有劳。”

    顾卿挑眉,令校尉抓起三人,上兵船审问。

    肖指挥等人眼巴巴瞅着,硬是不敢拦。

    杨瓒轻笑,道:“诸位同心协力,缉拿海匪谢十六,斩杀匪首许光头,俱有大功。本官定当禀报朝廷,为诸位请功。”

    缉拿谢十六,斩杀许光头?

    都不是笨人,话听到耳中,绕过几个弯,顿然心领神会。

    派兵缉拿和主动投案,绝对是两码事。功劳平分,好处也是不小。在场都是“自己人”,想必不会脑袋被驴蹄,功劳不要,向“外人”透出消息。

    “多谢杨佥宪。”

    “几位客气。”

    杨瓒笑着拱手,已开始思量,该安排哪个驻扎海岛,和刘公公一起做走私买卖。

    功劳得来,总要有所付出。

    只拿好处不卖力,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

第一百零六章

    兵船舱底,本为储存金银珍宝之处。此时,多数金银已重新清点记录,装箱后封存,集中于官船,待运送回京。

    舱室空旷,日前抓捕的番商,受伤未死的海匪,均被拘押此处。

    卫军的捆绑技术过于粗放,锦衣卫接手后,很是看不过眼。同时,不满舱室内拥挤杂乱,干脆就地取材,自岛上寻来板料,靠绳索木楔打造出简陋囚室,将海匪商人分别关押。

    舱室底部,单辟出一间刑房。

    凡岛上海匪,一个不落,全都过刑。

    少则十鞭,多则五十鞭。

    跟随顾卿的锦衣校尉,多出自诏狱,深谙个中手段。挥鞭的力道和角度,极其精准,不会取人性命,却足以让海匪表情扭曲,惨叫连连,想充一回好汉都做不到。

    一顿鞭子下去,檩子肿成两指宽,一滴血不流,人却被冷汗浸透。拖回囚室,趴在木板上,疼得翻不了身,当真是苦不堪言。

    见到同伙惨状,余下海匪心惊胆寒。被从囚室提出,不等吊起,大声喊道:“我招,我什么都招”

    如此合作,应该能逃过一劫。

    结果却令海匪大失所望。

    绑人的校尉没说话,另取一截粗布,直接堵嘴。

    “吊起来,打”

    海匪哭了。

    他合作,为甚还要抽?堵上嘴,还如何招供?

    对锦衣卫的手段,老五等人有深切体会,最有发言权。对海匪的痛苦,完全是感同身受。

    锦衣卫凶残,北镇抚司出身,掌管诏狱的锦衣卫,更是凶残到极点。

    简单粗暴,半点道理不讲。

    落到这些人手里,当真会生不如死。留下心理阴影,听到鞭子声都发憷。

    忆起往日,四人“工作”起来更为尽心。不至惩羹吹齑,也是奉命唯谨,生怕出一点差错。

    每到舱室,必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恨不能缩成三寸,行走默念,看不见我,绝对看不见我

    海匪被用刑,每日里惨叫不休。

    关押的番人待遇尚好,非但没被抽鞭子,还能得到巴掌大的薄饼充饥。

    大食人和佛郎机人关押在靠近舱门的位置,多是两人一间。一则便于看管,二则通风,可以散散味道。

    按照校尉的话说,这几个着实太味儿,路过都要捂鼻子。

    倭人个子矮小,人数较多,三五人一绑,关在舱底。每天面对鞭子挥舞,海匪惨叫,精神**受到双重折磨。

    这还不算,分到手的麦饼,竟比旁人少了大半个

    “钦差有言,倭人矮小,饭量可以减半。”

    倭人多能听懂官话,闻言,一边咬着饼,一边眼泪横流。

    谁说个子小,饭量一定小?

    这是区别对待

    “有吃的就不错了。嫌不好别吃,都给老子送回来。”分麦饼的老五斜眼,冷哼一声:“钦差心善,依老子,该是三天一顿”

    饿到你头昏眼花,看还如何叫嚷

    老五不似说笑,上前几步,就要抢回麦饼。

    倭人满面惊恐,抓着麦饼不断退后,抱团缩在囚室内,狼吞虎咽,连渣渣都舔干净,坚决不给老五得手的机会。

    这边的动静,很快引起大食人和佛郎机人的注意。

    隐约猜到内情,生出危机感,三两口将饼吞下肚,噎得捶着胸口直抻脖子。

    “喝水。”

    分饼的番商看不过去,取来水囊,递入囚室。

    钦差大人说过,这些走私商还有用,万不能出差错。真噎死在囚室里,自己也脱不开干系。

    “谢……咳咳”

    大食商人连忙道谢,几乎是抢过水囊,大口吞咽。

    不留神,呛得咳嗽,脸色红白交替,很是“好看”。

    “我名阿卜杜勒,先祖是白衣大食。”走私商人放下水囊,终于不再咳嗽,道,“你也是大食人?”

    事实上,阿卜杜勒更想问,眼前这位同乡,究竟用什么手段,才搭上明朝官员。如能分享一下经验,必会万分感谢。

    “我名阿奇兹。”收回水囊,番商道,“先祖是黑衣大食。”

    阿卜杜勒僵住,神情颇有些尴尬。

    阿奇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