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方后传-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幸文华殿,听儒臣讲读经书。然后少息片刻,复回讲席,再读史书。至午饭完毕时始返回宫内。只有每月逢三、六、九常朝之日,才暂免讲读。除此之外,即使是隆冬盛暑亦从不间断。

    故十年之中,“圣学日新,坐致太平之治。昔英宗御极亦在幼冲,初不闻三杨诸公有此朝夕纳诲,遂使王振得盗国柄,几危宗社。则今上早年励精,真可只千古矣”。

    明神宗即位时,摆在他面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朝纲,矫除积习”。这个问题,以后变得更为激烈。按照隆庆帝的布置,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在宫中,朱翊钧自然依靠冯保。但是,冯保与高拱的关系非常恶劣。此前,司礼监掌印太监职位空缺,高拱先后推荐了陈洪、孟冲,就是不愿让冯保做掌印太监。神宗自己在登极诏中也命令他们:朕方在冲年,尚赖文武亲贤,“共图化理”,“与民更始”。

    冯保此人知书达礼,又喜爱琴棋书画,很有涵养,所以很受隆庆帝的喜爱。冯保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轻松地通过一道遗诏,就驱走了孟冲,自己做了掌印太监。但是,就高拱来说,对冯保自然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在高拱的授意下,工科都给事中程文、吏科都给事中雒遵、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都开始弹劾冯保。

    由此,一场政治斗争势必不免,斗争中,冲突双方是冯保和高拱,而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但实际上,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

    明穆宗末年,高拱为内阁首辅。高拱,“性直而傲”,“持论多偏”,说话随便,常常为此得罪人。他与徐阶有矛盾,在徐阶谢政归里以后,高拱即“扼阶不遗余力”,为此又与张居正关系破裂,成为冤家对头。高拱主阁,坚持反对宦官越权,为此触犯了当时内廷的大红人太监冯保。冯保遂与张居正内外串通起来,欲置高拱于死地。

    穆宗去世时,高拱以主幼国危,痛哭时说了一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神宗即位后,冯保将这句话加以歪曲,改成“高公讲,十岁小孩哪能决事当皇帝”。神宗听到这话,“专权之疑,深中帝心”。他不问高拱说此话的背景,是否属实,即于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将他免职,以张居正取代他的位置。此后神宗,始终坚持自操威柄。他说过“若用舍予夺,不由朝廷,朕将何以治天下!”高拱一走,高仪也惊得呕血三日而亡,三位内阁顾命大臣中只剩下张居正一人。

    同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也堆积如山。面对着这些重重的困难,万历帝没有畏缩不前,为了“皇图永固”,他以“少年天子”的气派,牢牢抓住“用人唯我”、生杀予夺在朝廷这根权柄,励精图治,推行新政,神宗在位前十年中很有所作为。

    张居正为内阁首辅以后,神宗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而且尊礼有加,言必称“元辅张先生”,或“张先生”,从不直呼其名。

    隆庆六年,六月十九日,张居正刚刚走马上任几天,神宗就在平台,单独召见他,共商大计。由于明穆宗在位从没有召见过大臣,所以这事在当时曾引起轰动,使廷臣看到神宗承业治国的精神和决心,又大大提高了张居正的威信。

    明神宗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全力支持张居正,合力进行改革,推行新政。政治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万历元年,推行的章奏“考成法”。它是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朝廷机构办事效率。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明神宗说:“事不考成,何由底绩。”其时,因为神宗年幼,对祖制还不十分明白,不晓得个中的利害关系。后来,他意识到张居正的权力过大,“几乎震主”,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这是万历初年整个社会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最有意义与成绩。清丈田亩,又称“清丈田粮”,目的是为了纠正田制混乱。这是继洪武朝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土地大清丈。

    万历六年,十一月,明神宗下令在福建进行试点。中心问题是为了改变有田者不交纳税粮、无田者苦于赔纳的怪现象,使田亩与税粮挂钩。由于明神宗态度明确,张居正指导得力,坚决排除阻力,试点工作进行得颇为顺利。

    至万历八年,九月,福建“清丈田粮事竣”。神宗与张居正因势利导,趁热打铁,立即通行全国清丈。户部奉旨就清丈范围、职责、政策、方法、费用、期限等制定了八项规定,于同年十一月下发各地。

    至万历十年,十二月,各省均按三年期限基本完成,总计支出新增一百四十余万顷。推广“一条鞭法”,是当时经济改革的又一出重头戏。万历九年,一条鞭法已在全国各地“尽行之”。这标志着整个张居正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胜利。

    万历朝的前10年,在小皇帝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万历十年,六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神宗从此开始亲政。

    这次改革,始于万历元年,至万历十年基本结束。它是明中叶以来地主阶级革新自救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明后期政治、经济关系新变动的深刻反映。其范围,覆盖政治、经济诸方面。具体步骤是,前五年以政治改革为重点,后五年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扭转了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
………………………………

第一百十一章:雨中爬树

郑静的心情愉快极了,可是天气却坏透了。这场雨已下了两天,看样子三天之内是停不了的。虽然秋雨扰人,郑静只要一想到早上“无情铁鸡”黄真黄大爷输的时候那种表情,他就愉快得想翻筋斗。

    “无情铁鸡”这个外号,并不一定代表是神捕或是英雄侠士。也不是说黄真这个人是个翻脸无情,手下从不留活口的江湖大盗。

    “无情铁鸡”是形容黄真的小气。黄真并不是他的本名,他原先的名字是黄直。可是他认为黄直念起来总是不够霸气,也不够真诚,于是他的名字就由黄直变为黄真。

    在这个城市里,有一大半以上的商店和土地都是黄真的,可是任何人休想从他的手中拿走一文钱,或是任何一样东西。任何赚钱的行业,他都要插手,只要一插手,那些同行的最好赶快关门大吉。否则不但赚不了钱,最后连血本都无归了。

    这种人你想要向他借一文钱都难如登天,更何况是三十坛陈年女儿红。郑静就赢了他三十坛女儿红。

    清晨的空气最清新最恰人,清晨也是大地万物将醒未醒时最宁静的一刻。黄真喜欢清晨,他认为清晨是人脑袋最清楚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处理事情和判断,是最正确的。

    所以他都是在清晨时,由家里出发到各商店去巡查和处理事情。秋雨虽然下了两天,黄真却仍然没有问断他清晨例行的工作。

    今天清晨他出家门时,却看见一件怪事。一件他认为很滑稽的怪事。他看见一个人在雨中想爬上他家门前分种路两旁的三十棵大树的其中一棵。大树本来就很难爬上去,更何况在雨中,那人却一心一意地想爬上去。

    树干很滑,再加上雨水更滑,所以那人每次只爬到树一半时,就摔下来。可是那人似乎不灰心,每次摔下来都马上站起,再爬、再摔、再爬。

    看他爬树的样子实在很滑稽,黄真忍不住笑了。“我这三十棵树井没有什么奇珍异果,树上也没有长出黄金,你急得想爬上去,是为了什么?”

    那人回头瞪了他一眼。“第一,我并不急得想爬上去。第二,我也不想摘树上的什么奇珍异果和黄金,我只是想在树上欣赏雨景。第三,我更想证明爬树并难。”

    “是,是,可是像你这样爬,要爬到哪一年?”

    “哦?”那人停止爬树,回身望向黄真。”

    那你的意思是爬得比我快?”

    “我本来是想跟你比,只可惜我的身体和年纪都不答应。”

    黄真也没怎么太胖,只不过一百五六十斤而已,他也不会大老,顶多四五十岁。叫一个这样的人去喝酒,他绝对胜任有余,如果要他爬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