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望洋的努美阿岛,航程接近9000千米,而且中途没办法进行空中加油。
此外,在中转岛的南面,没有能让“暗夜凤凰”降落的机场!
在管岛的东边,跑道足够长,而且达到了甲级标准,也就是铺装标准足够的高,能够承受特种飞机降落产生的强大冲击力的机场,其实就只有4座,除了基斯海军航空站,以及乌木空军基地外,另外两座分别在霍努岛与约顿岛上。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后,这两座机场都遭到了重点轰炸。
其实,所有的4座甲机机场都遭到了轰炸。
所幸的是,纽兰军队依靠的肯定是几年之前的情报。
基斯海军航空站在3年前才进行扩建,其实是修缮,然后顺带重新铺装了跑道,使其达到了甲级标准,而在此之间,这座机场都是准甲级,只能支持战略运输机,无法为特种飞机提供服务。
此外,在此期间兴建了几座大型机库。
关键就是,全都是恒温机库!
这可是真正的高档玩意。
在“攻…11”诞生之后,空军才修建了第一座恒温机库,或者说只有隐身攻击机需要在恒温机库里面进行维护保养。
主要就是,隐身涂料太娇气,而且很容易损坏。
在理论上,“攻…11”每飞20次就要重新“装扮”一番,重新刷一遍隐身涂料,而且每次飞行后都要修补。
正是如此,在主要的空军基地里都有恒温机库。
在这方面,海军也没有落后。
虽然没有采购空军的“攻…11”,而且就算买了也无法使用,“攻…11”那糟糕的低速性能根本就上不了航母,但是海军投资研制的,拥有最高优先权的“攻…12”已经进入到原型机试飞阶段。
“攻…12”也是隐身攻击机,同样采用了隐身涂料。
显然,在正式装备之前,准确说是在试飞阶段,肯定要考虑到海军所面对的各种复杂的作战环境。
其中包括高纬度地区的海洋环境。
显然,基斯海军航空站就是这类环境。
关键还有,基斯岛远离帝国本土,而且只有1000多名居民,还全都居住在由海军管理的小镇上。
也就是说,泄密的概率更低。
要说的话,空军选择把“暗夜凤凰”部署到乌木岛,也与此有关。
乌木岛比基斯岛更荒凉,只有421名本土居民。
按海军的安排,“攻…12”将到基斯海军航空站进行验收测试飞行,也就得在此修建恒温机库。
也就是这几座恒温机库为部署“暗夜凤凰”提供了方便。
主要就是,足够大,而且内部设施与设备一应俱全。
显然,纽兰军队并没有获得准确情报,不清楚基斯海军航空站的具体情况,结果在摧毁跑道,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之后,就没有保持打击势头,让基地的驻军官兵有时间修复受损的跑道等基础设施。
其实,也跟乌木空军基地恢复了部分运作能力有关。
在10月5日,驻军修复了一段跑道之后,空军向乌木基地派遣了20架“战…10C”,恢复了在该方向上的作战巡逻。
此后,在拦截纽兰轰炸机的行动当中,这些“战…10C”表现得非常积极。
要说的话,“战…10”本身就是空优战斗机。
虽然在实战中,“战…10”往往被派去执行“扔泥巴”的攻击任务,但是在最初,空军想要获得的是空优战斗机。
简单的说,就是比重型战斗机更敏捷,更适合进行格斗空战的战斗机。
其实,在设计“战…10”的时代,各国空军心目中理想的战斗机,就是这种轻巧灵活的小型飞机。
与“战…11”相比,“战…10”除了更小之外,几乎没什么区别。
虽然最快速度只有2。0马赫,但是在绝大部分时候,不需要飞得更快,哪怕是拦截来袭的轰炸机。
根据实战经验,在预警机指挥下,2。0马赫就足够完成截击任务。
至于载弹较少,也可以忽略。
执行截击任务,主要是通过冲击逼迫敌人的轰炸机提前投弹,并放弃轰炸任务,而不是一定要击落轰炸机。
这些“战…10C”的主要价值,其实是吸引了纽兰空军的关注。
此后,纽兰空军都在重点对付乌木岛,很少到基斯岛这边来。
不然的话,也没法在此部署“暗夜凤凰”。
因为航程太远,所以“暗夜凤凰”必须在起飞之后进行空中加油。
这也是“暗夜凤凰”的一大特色,或者说采用PC…220变循环发动机,获得的一项有巨大价值的性能。
进入战区之前,“暗夜凤凰”能以相对较低的经济巡航速度飞行。
在24000米到26000米的高度上,保持2。5马赫的速度。
要说的话,也就是依靠相对较慢,耗油率也更低的经济巡航速度,“暗夜凤凰”才获得7500千米的航程。
如果全程以3马赫,也就是巡航速度飞行,最多就只能飞5000千米。
当然,这也跟“暗夜凤凰”的燃油储存与输送系统有关。因为没有漏油的问题,也就不用保持较高的飞行速度。
不过,经济巡航速度的另外一个好处,却很少受到重视。
能够“超载”飞行。
在正常情况下,“暗夜凤凰”以112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升空的时候,装载64吨燃油,不过为了解决气动加热与保持平衡,不但需要保留至少8吨的余油,还要让油箱空出大约五分之一。
道理也很简单,在达到3马赫飞行速度时,低温燃料在受热之后也要膨胀。
虽然体积的增幅没有那么大,但是相关的侍服设备,比如输油泵对工作压力有要求,也就需要控制油箱内部的压力。
其实,在以经济巡航速度飞行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浪费这宝贵的空间。
因为超过最大起飞重量,所以得在起飞后进行空中加油,而且在烧掉多余燃料之前,得把速度控制在2。5马赫以内,不然就会在空中爆炸解体。这就意味着,要以经济巡航飞行大约3000千米。
显然,通常情况下,一次任务的飞行距离都没有这么远。
凭借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哪怕并非所有基地都达到甲级标准,也能依托部署在这些基地的加油机,所以在多数时候,侦察机在起飞后就将进入任务区域,不存在得长途转场的需要。
只是这次,“暗夜凤凰”的这个独特性能有了用武之地。
从基斯岛起飞,向南飞行3500千米,才进入任务航程,而这恰好就能烧掉额外搭载的燃油。
此外,任务航程总共只有2500千米到3000千米。
也就是说,在飞完任务航程之后,两架“暗夜凤凰”将减速,并且以经济巡航速度飞完剩余航程。
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9000千米的航程!
这样一来,全程总共需要差不多4个小时。
其实,这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因为飞得太快,而且气动加热产生的影响特别严重,所以“暗夜凤凰”没有搭载已经用到各种作战飞机上的数据链设备。除了一部不算先进的加密电台之外,这架庞大的飞机就没有别的通信设备了!
此外,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照相机,而不是采用CCD元件的数码照相机。
为了便于获得照片,设计师为“暗夜凤凰”配备了专门运送胶卷的空投舱,设想在飞经帝国的军事基地时,不需要降落,以空投方式把胶卷送出去,毕竟不是所有基地都能让“暗夜凤凰”降落。
虽然军情局已经派了专业情报分析员去努美阿,空军也积极协助配合,但是理论上,最快都要在“暗夜凤凰”起飞之后4个小时,才能获得此次行动的侦察情报,而实际肯定需要更多时间。
“暗夜凤凰”执行一次任务,只是拍摄的胶卷就长达数千米。
哪怕人手充足,提前准备好冲洗设备,只是辨读这么多照片,就需要很多时间,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对“暗夜凤凰”不太感冒的主要原因。
只是这次,两架“暗夜凤凰”是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力量。
………………………………
第184章 曾经心动
用战略侦察机执行对海搜寻任务?
在研制“暗夜凤凰”的时候,空军确实发出过邀请,让海军加入进来,共同承担昂贵的研制费用。
最初,也就是按照截击机进行研制的时候,海军确实动过这样的心思。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