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8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的几十年,都是帝国去威胁其他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几个月之后,帝国出兵西兰国,就与此事有很大关系,可以看成是在分散外界注意力。按照当时的传言,西兰国的叛乱很有可能是军情局在幕后策划,创造了出兵理由。

    最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让空军加大了在“侦…333”项目上的投入力度。

    因为不再要求执行截击任务,所以对一些性能指标做了调整,比如不再要求3000千米作战半径,只是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不得低于6000千米,以3马赫速度冲刺飞行的时间至少30分钟。

    当然,之前10多年的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

    关键,依然是经费充足。

    俗话说的,有钱好办事。

    仅仅用了2年,帝国空军就接收了7架“侦…333”的原型机,并且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全部验收测试。

    最终的量产型,其实就是一架大型战略侦察机。

    空重为43吨,正常起飞重量为88吨,最大起飞重量112吨,30000米高度时最大飞行速度3。3马赫,28000米高度允许最大巡航速度3马赫;实用升限为32000米,最高升限为330000米;最大航程为7500千米。

    为了达到这些性能,匹配的是2台最大推力220千牛的涡喷冲压变循环发动机。

    跟“黑鸟”比,“侦…333”才是货真价实的“战略侦察机”。

    在理论上,“侦…333”能突破当今的所有防空系统。

    帝国空军在4年内采购了86架。除掉6架双座教练型,另外80架编为了4个大队,分别部署在4大战区。

    因为性能极为先进,所以获得了“凤凰”这个名字。

    也就是在4年之前,即量产型开始服役后,外界才知道了“侦…333”的存在。

    只是,帝国空军始终都没有承认。

    原因也很简单,“侦…333”的很多性能都超过了设计指标,到了一个未知的区域!

    在测试飞行中,05号原型机在30000米高空飞出了3。5马赫的最高速度,07号原型机则飞到了36000米。此后量产的03号在33000米的高度上,通过小角度俯冲,达到3。75马赫的极限速度。

    通过这一系列测试飞行,帝国空军对“高超音速”与“中间层”有了全新认识。

    要说的话,“侦…333”在服役之后的主要用途其实就是帮助帝国空军,准确说是帝**方的科研人员去研究与了解这些未知领域。至于其本质工作,因为侦查卫星的存在,反到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因为全都是绝密级别的科研项目,所以“侦…333”基本上都是在日落之后出动,并且在天亮之前返航。

    为此,有了“暗夜凤凰”的绰号。

    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就有一个小队的4架“侦…333”部署在乌木基地,其实是临时进驻。按照空军的安排,主要是加强战备训练,确保在纽兰共和国参战后,能够立即利用部署在该基地的“暗夜凤凰”执行战略侦查任务。关键是,帝国空军给予厚望的军事卫星已经遭到重创。

    可惜的是,谁都没想到,纽兰军队竟然首先突袭了阿留群岛,而且重点轰炸乌木岛。

    直到现在,乌木空军基地都处于瘫痪状态。

    至于派去的4架“侦…333”,其中的3架已经损毁,另外1架在开战的时候恰好离开了乌木空军基地,才得以保全。

    所幸的是,基斯海军航空站的受关注程度要低得多,而且有一条3000米甲级跑道。


………………………………

第183章 独门绝技

    虽然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完成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滑上跑道,两台发动机启动之后,一切就变得很简单了。

    不管怎样,“暗夜凤凰”问世的时间比SR…71A晚了几年,采用了一些在SR…71A服役之后才出现的新技术,而且帝国的航空技术比纽兰共和国先进许多,因此“暗夜凤凰”的总体性能明显超过了SR…71A。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发动机。

    “暗夜凤凰”采用的PC…220,在本质上跟SR…71A的J…58…1一样,都是第一代变循环发动机,而且均针对高空高速飞行做了优化。除了最大加力推力达到惊人的220千牛之外,最为主要的区别,其实是跟发动机同样关键,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决定了最快飞行速度的燃油装载与输送系统。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气动加热。

    虽然“暗夜凤凰”的巡航飞行高度在25000米以上,这已经是平流层顶部,基本到了中间层,空气非常的稀薄,但是以3马赫的速度飞行,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即常说的气动加热问题依然很严重。

    为此,“暗夜凤凰”与SR…71A都大量采用高温性能更好的钛合金。

    在10多年之前,加工钛合金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不但成本高,而且成品率也低得吓人。

    只是,钛合金同样顶不住3。5马赫速度下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迢曼帝国联合西骆沙研制的3倍音速截击机,即MIG…25采用了一个很粗暴,不过非常管用的办法,用高温性能更好,不过也更加笨重的不锈钢制造温度驻点部位的零部件。

    显然,帝国的设计师没采用这种野蛮手段。

    与纽兰共和国的飞机设计师一样,帝国的设计师也盯上了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的低温燃料。

    其实,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说。

    正是因为采用变循环发动机,或者说变循环发动机必须使用低温燃料,才能在不使用不锈钢的情况下,通过基于燃油输送系统的散热系统解决气动加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达到设计的飞行速度。

    不然的话,就算是帝国的飞机设计师,也只能选不锈钢。

    此外,也就是没有变循环发动机可用,MIG…25才不得不使用不锈钢。

    关键,其实就是燃油储存与输送系统。

    与SR…71A一样,“暗夜凤凰”的机体会因为气动加热而变长,从而导致机体内部的管线形变移位。

    因为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所以纽兰的设计师只能选择性失明。

    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漏油的问题。

    结果就是,SR…71A在起飞前后处于“漏油”状态,需要在起飞之后进行空中加油。为了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通常安排在万米高空进行,从做了特别改进的大型加油机那获得几十吨特种燃油。在完成加油之后,SR…71A会以最快速度爬升到巡航高度,并一直以较快的巡航速度飞行。

    在达到巡航速度后,也就是气动加热的影响显现后,SR…71A才不会继续漏油。

    显然,这也是一种很粗暴的解决办法。

    不同的是,帝国的设计师利用最先进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制造输油管滑动球阀接头的,是至今都没有对外公开的特种记忆合金!

    唯一能肯定的,这种记忆合金必须耐高温。

    此外,“暗夜凤凰”的油箱是由可塑复合材料制成。

    这种材料不算新奇,最新产品已经用在了包括“战…11B”在内的众多战斗机上,但是用在“暗夜凤凰”上的必须能承受高温。导致的结果就是,油箱的使用寿命仅10次,即每飞行10次就得更换全部内部油箱。

    其实,也就是凭借这些先进技术,“暗夜凤凰”才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飞行性能。

    关键就是,在起飞之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空中加油。

    不存在漏油的问题,自然不需要多此一举。

    只是,这次不一样。

    两架“暗夜凤凰”在起飞后,都要跟早已升空,在南面500多千米之外的万米高空待命的加油机汇合。

    主要就是,此次任务的飞行距离超过了“暗夜凤凰”的最大航程。

    依靠7500千米的最大航程,“暗夜凤凰”能够执行几乎所有战略侦查任务,比如从乌木岛直飞加勒比北部的库巴岛。

    两地的距离高达7000千米。

    其实,这也是在研制“暗夜凤凰”的时候,帝国空军的战略侦察机所面对的最远的一条航线。

    要说的话,这也是7500千米最大航程的依据。

    只是,现实情况肯定比设计时参考的理想情况复杂。

    此次任务,是从基斯海军航空站起飞之后,飞到中转岛的北部与东北海域,在完成侦查任务之后,再飞往西南东望洋的努美阿岛,航程接近9000千米,而且中途没办法进行空中加油。

    此外,在中转岛的南面,没有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