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争霸-第7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帝国海军并没有因此停止相关工作。

    关键就是,需要通过相关的项目保留设计团队,确保在几十年后,有足够的工程师来完成新式航母的设计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贺敬腾提出,参考对手的做法,规划建造具有军事用途的大型民用船只。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航空作战平台。

    当然,贺敬腾准备搞的,不是布兰皇家海军的快速邮轮。

    相对而言,帝国海军对护航的要求并不高。

    不管是在西东望洋,还是在梵炎洋与南夕落洋,帝国海军拥有足够的军事基地,能够依托这些基地来保护海运航线。再说了,帝国核心利益地区是西东望洋与梵炎洋,均远离主要敌国。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打造了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反潜巡逻机群,还投资研制了全球最先进的反潜巡逻机。

    贺敬腾要搞的,其实是正规航母。

    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之后,建造“准航母”的提议受到了重视,毕竟这是除启用封存航母之外,迅速扩充舰队的规模,让海军在大战初期获得兵力优势的有效办法,而且需要的投入不会太多。

    此后,贺敬腾提交了好几套设计方案。

    他选中的不是快速邮轮,而是刚兴起的快速集装箱货轮。

    跟用来运载旅客的邮轮相比,集装箱货轮不但船体更加牢固,也是类似于航母的大分舱结构。

    至于具体办法,就是结合模块化建造技术,在排水量超过5万吨,航速在20节以上的集装箱货轮改造成航母。其中的核心,就是安装2套弹射器,让这种用货轮改造的航母能够搭载与运作舰载机。

    这个方案,看上去很有前途。

    在理论上,一艘5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只需要6个月就能改造成能够搭载40架25吨级舰载机的攻击航母。2艘这样的航母,就具备跟1艘“薛远征”级超级航母相当的航空作战能力。相对的,建造2艘集装箱货轮,再把改造费用算进去都不到1艘“薛远征”级造价的四成。

    可惜的是,在经过充分论证之后,帝国海军还是放弃了这个项目。

    原因也很简单,这种改造而来的航母,受航速限制,没法搭载与运作像“战…9”这类重型舰载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缺陷。

    帝国海军一向重视进攻能力,强大进攻能力的基础,就是“攻…5”与“战…9”这类的超过40吨的重型舰载机。帝国海军的航母越造越大,往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搭载与运作越来越重的舰载机。

    当然,用货轮改造航母,还存在其他问题。

    总而言之,帝国海军最终还是选择缩短航母的服役时间,把退役航母封存起来,而不是建造能够改造成航母的货轮。

    只是,由贺敬腾提出的这套设计方案,并没有因此埋没。

    ()


………………………………

第147章 伪装欺骗

    几年之前,军情局就发出了警告。

    纽兰海军通过秘密渠道获得了“HMX”项目的几份资料,而且以此为基础启动了类似项目的研究工作。

    这个“HMX”项目,就是由贺敬腾提出的“准航母项目”的内部称呼。

    当时,此事还在海军内部抛起了轩然大波。

    如果不是周涌涛在首辅官邸主持大局,而且“薛远征”级的建造工作进展顺利,第三批次的建造计划也获得了批准,恐怕帝国海军的高级将领会借这个机会,让“HMX”项目再次上马。搞不好,还有可能像当年那样,搞先斩后奏的那一套,等到生米煮成了熟饭,再去跟论议两院的大老爷评理。

    真要如此,恐怕又会有很多将军倒霉。

    两年之后,军情局又提供了一份情报。

    受技术的限制,特别是蒸汽弹射器的结构太过复杂,纽兰海军在深入研究之后,做出了跟帝国海军一样的选择。

    与其耗费资源建造那些在好看不好用的“准航母”,还不如多造几艘航母。

    再说,纽兰海军一直在建造航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航母的数量并没有受到法律的限制。

    在根本上,依然是技术限制,尤其是蒸汽弹射器太复杂。

    帝国海军在经过详细论证后,把“HMX”项目束之高阁,主要原因就是弹射系统的简化工作始终没能取得突破。

    在改造来的“平顶船”上安装蒸汽弹射器,不是不可以,而是非常的麻烦。

    不说别的,只是输送蒸汽的高压管道,就足够让设计师与工程师望而却步。要想降低设计与建造难度,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弹射器的性能指标,并由此导致功率不足,无法弹射重型舰载机。

    显然,对纽兰海军来说,这个问题更突出。

    关键就是,纽兰海军的蒸汽弹射器本来就要差一些。

    比如,帝国海军用在“薛远征”级上的蒸汽弹射器,能在90米的距离内,让40吨的舰载机加速到每小时350千米;纽兰海军“尼兹”级的蒸汽弹射器,在约100米的距离上只能把35吨的舰载机加速到185节。在使用寿命、可靠性、蒸汽消耗量、可维护性等方面,帝国的蒸汽弹射器都有不小的优势。

    不说别的,帝国海军的“攻…5”与“战…9”都是40吨级重型舰载机,而且理论上,能够支持45吨级舰载机。纽兰海军的A…6与F…14都是35吨级重型舰载机,能支持的上限也只是40吨级。纽兰海军曾经与空军联合研制F…111战斗机,结果就因为超重,才只能另起炉灶,研制了F…14。

    弹射器不够好,建造“准航母”就更加是得不偿失。

    只是,有一点是谁都无法否认的。

    纽兰共和国拥有全球规模最为庞大的造船工业,而且在10多年之前,就已经超过梁夏帝国,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国。

    当然,到底谁才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国,一直都存在争议。

    主要就是统计方式。

    按纽兰当局采用的统计方式,计算的只是本土造船企业,不包括境外造船企业,纽兰共和国由此成了全球第一。

    帝国的统计标准包括了境外造船企业。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的造船份额当中,有大约三成属于境外造船企业,比如分散在各个海外基地的海军造船厂。

    这些挂着“海军”头衔的造船厂,在和平时期也承担民用船只的建造工作。

    其实,海军造船厂有7成的订单属于民用船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需要用建造民用船只来降低维持造舰能力的成本,让海军造船厂保持足够的活力,特别是在和平时期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造船队伍,尤其是舰船工程师与熟练技术工人。

    如果只承担军用舰艇的建造工作,在舰队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大部分海军造船厂会破产倒闭。

    虽然在大战结束后,帝国当局一直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给海军造船厂输血,帮助海军造船厂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几十年下来,仍然有超过一半的海军造船厂破产倒闭,剩下的也仅仅是苟延残喘。

    总而言之,纽兰共和国有全球数一数二的造船实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纽兰共和国建造了上千艘商船,其中有不少是航速超过20节,排水量在5万吨以上的集装箱货轮。

    关键还有,由纽兰海军经营的造船厂,同样参与了集装箱货轮的建造工作。

    就像梁夏帝国,纽兰共和国同样需要让海军造船厂在和平时期保持生命力,确保在战时能够迅速投入到战舰的建造中去。

    那么,谁能保证这些集装箱货轮,没有为了在将来改造成航母而留下冗余?

    还有,谁能保证这些集装箱货轮没有在纽兰共和国参战之前,被秘密改造成为能够搭载舰载机的航母?

    要是的话,纽兰海军现在能够动用的肯定不止5艘航母。

    当然,这只是白华伟的猜测。

    不要说刘尊岭,即便是他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道理也很简单,这类改造工作肯定得在船坞或者船台上进行,不可能绝对保密,更加别说同时让多艘货轮进行改造。

    “我只是有所担心,要真是如此,军情局也早就发现了。”

    “要我说的话,还真有这种可能。”刘尊岭明显比白华伟更担忧,因为他才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哪怕是由白华伟承担主要责任,他这个舰队参谋长也责无旁贷,至少不可能推脱一空。

    白华伟愣了下,不大明白的看着面色严肃的刘尊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