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当时的情况,哪怕无法全歼纽兰第17特混舰队,也有足够的把握击沉两艘航母。
在此之前,也只是两支攻击机群,就干掉了纽兰第16特混舰队。
如果没有顶住第17特混舰队的攻击,就没有下一次攻击了。
对顶住纽兰舰队发起的攻击,白止战很有信心。
当时,第41特混舰队附近总共有24架“哮天”,而且其中16架就在东边,占据了高度优势。
按之前的表现,24架“哮天”能截击50架左右的敌机。
让白止战没有想到的是,袭击并不是来自东面。8)
………………………………
第360章 遭到重创
12点过,当北面警戒的“乌鱼”号驱逐舰发出警报的时候,白止战顿时恍然大悟。
只是,太晚了。
如果要说,白止战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距离。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
关键就是,紧急出动的战斗机是在12点15分之后才发来消息,宣称在第41。2分队东边大约200千米发现了向东航行的纽兰第17特混舰队,并目视发现了两艘“约克”级舰队航母。
也就是说,在“乌鱼”号发出警报前,白止战只是相信纽兰第17特混舰队在东边,并不知道到底有多远。
这个距离,实在太近了!
如果第41。2分队没有在夜间减速,与纽兰第17特混舰队的距离恐怕只有100千米。
十多分钟之后,在收到了由紧急出动的战斗机发回来的电报之后,白止战立即想到,斯普并不知道第41。2分队是单独行动,因此会想当然的认为,两艘“帝都”级航母跟重巡洋舰在一起。
当然,他会认为航母在重巡洋舰后方。
理由也很简单,第41特混舰队获得了四艘刚服役的远洋巡洋舰,所以不需要让重巡洋舰为航母提供贴身保护。
在安排攻击的时候,斯普或许会耍小聪明。
为了避免暴露,他会让攻击机群先向南或者是向北飞行,然后再冲向第41特混舰队所在的海域。
只要斯普认定与第41。1分队的距离没有超过300千米,威胁未必就来自东边!
要说幸运,就是紧急起飞的8架“哮天”还没飞走。
在驱逐舰发现了从东北方向上飞来的机群之后,白止战立即做了调整,把紧急起飞的战斗机全都派了过去。
只是,敌机实在太多了。
护航战斗机就有16架。
这些“野猫”像被掐住卵蛋一样,全都发了狂,甚至连飞行性能都有一些提升。
没错,就是克拉克少校指挥的第一支攻击机群。
因为已经飞行了两个多小时,过了返航转向点,所以在与“哮天”遭遇时,这些护航战斗机剩余燃油不到四分之一。
如此一来,重量减少了几百千克。
相反,紧急起飞的“哮天”几乎都是满载状态,哪怕没挂副油箱,机身内部的油箱也是满的。
此消彼长之下,“哮天”飞行员自然觉得“野猫”变得更加凶悍。
在“野猫”缠住“哮天”的时候,“无畏”与“破坏者”发起了冲击,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帝都”号。
“陪京”号在后方大概30千米开外。
因为“帝都”号在前面,首先被敌机发现,所以从北面杀来的机群直接冲着“帝都”号而去。
两个SBD中队与两个TBD中队。
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为“帝都”号提供直接掩护的“珠城”号远洋巡洋舰只来得及机动到“帝都”号的左前方,没有办法到达“帝都”号左侧。只不过,由其提供的防空掩护极为重要。
关键就是,“珠城”号不但有32门130毫米大口径高射炮,还有16门80毫米中等口径高射炮。
对付中远距离的敌机的时候,80毫米高射炮的作战效率更高。
射速更快,能够形成较为密集的弹幕。
至于威力,其实也差不到哪里去,毕竟没有一种舰载机在被80毫米炮弹击中之后还能继续飞行。
此外,“帝都”号的高射火力也十分凶猛。
虽然还没有配备80毫米高射炮,但是在上次回港维修期间,把飞行甲板两侧,外飘甲板上的40毫米高射炮增加到40门。
如果不是因为重心接近倾覆的临界点,再安装高射炮会导致稳定性能恶化,不然还会多装几十门。
要说,改装冗余偏低本来就是“帝都”级最严重的缺陷之一。
同一时期,“龙江”级的40毫米高射炮已经增加到了64门,在左舷外飘甲板上就布置了足足10座。
不管怎样,“帝都”号吸引了大部分敌机。
在十多分钟的战斗当中,“帝都”号与“珠城”号击落了十几架敌机,并且迫使十几架敌机提前投下炸弹或者鱼雷。
可惜,仍然是在劫难逃。
两架SBD在被击落之前投下了炸弹,还全部命中。
其中一枚落在飞行甲板前端,几乎是擦着前端升降机钻进了机库,并且在机库里面发生爆炸。
只是这一枚炸弹就已经让“帝都”号丧失了战斗力。
两部弹射器被炸毁,升降机被毁,而且飞行甲板的前端还被炸出了一个直径超过20米的大窟窿。
要说,机库装甲甲板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装甲板被炸裂,但是挡住了绝大部分冲击波与高温气体,只有位于爆炸点正下方的几个舱室受损,没让大火在舰体内部蔓延。
其实,这得归功于“帝都”级的损管系统。
进入战斗状态之后,损管系统就关闭了所有通往飞行甲板的燃油输送管道,向管道里面吹入高压氮气。虽然爆炸产生的高温,依然引燃了机库里的易燃物品,比如橡胶管道与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油液,但是没产生燃油泄漏,火势很快就得到控制,也就没有产生更加严重的次生灾害。
不说别的,首先用在“帝都”级上的这套损管系统绝对是帝国海军的一**宝。
按较为公允的说法,在大战期间,这套超越了时代,至少领先二十年的损管系统拯救的舰队航母不下十艘!
此外,“帝都”号非常幸运。
另外一枚炸弹落在飞行甲板中间,就在舰岛的旁边,只是在穿透飞行甲板击中机库甲板之后,并没有发生爆炸!
如果这枚500磅航空炸弹爆炸了,舰岛里面的官兵都会受伤。
当时,白止战就在司令舰桥里面。
因为司令舰桥的位置本来就偏低,受到的冲击更加猛烈,所以白止战等司令部官兵重伤挂彩的可能性极大。
“帝都”号还挨了一条鱼雷,只是中雷的部位在水线下面不到3米的地方,比正常的定深浅了差不多3米。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向下延伸的侧舷装甲起到了不错的防护效果。
虽然“帝都”级的侧舷装甲只是针对8英寸穿甲弹,算不上厚实,但是装甲板本身就有足够高的强度。
这也证明,向下延伸到舰底的主装甲带有一定的防鱼雷效果。
可惜的是,好运没有保持到战斗结束。
第二条鱼雷打在“帝都”号的屁股上,而且直接炸飞了左侧的两具螺旋桨,还导致轴系受损。
虽然这一击不足以让“帝都”号沉没,但是却能让“帝都”号去造船厂呆上大半年。
对任何的舰船来说,推进系统受损都很难修复,因为轴系贯穿了半个舰体,维修难度非常的巨大。
………………………………
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
“帝都”号挨炸的时候,“陪京”号上也燃起了大火。
最初,确实是“大火”。
为了吸引敌机的注意力,减轻“帝都”号所遭受的压力,“陪京”号的舰长采纳舰队参谋王君的建议,等护航战舰到位之后,在飞行甲板上点燃废轮胎,释放出浓密黑烟,装成遭到重创的模样。
因为燃烧废旧轮胎产生黑烟,装扮成已经遭到重创,欺骗敌机的方法屡试不爽,所以在帝国海军的战舰上都有一些报废的旧轮胎,大多来自舰载机,损管部门还会准备一些引火的器材。
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
当时,有1个中队的SBD与1个中队的TBD没有参加攻击“帝都”号的战斗,正在搜寻“陪京”号。
结果就是,突然冒起的黑烟把这些敌机吸引了过去。
只是,敌机没上当!
“陪京”号之前并没有遭到攻击,又怎么会受损呢?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陪京”号故意释放黑烟确实帮助了“帝都”号,不然那两个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