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外因素。
为了避开从北面杀来的四艘重巡洋舰,两艘航母向南狂奔两个多小时,航程超过了一百千米。
这意味着,侦察机的返航飞行距离将要增加一百多千米!
这也对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产生了影响。
要命的是,狭夷海军的运输船队在朝着那球港,也就是西北方向航行。
清晨,双方的距离不到三百千米。
现在,已经超过四百千米了!
哪怕不需要让“台风”执行轰炸任务,可对“飞鱼”与“黄蜂”来说,这个距离仍然显得有点远。
那只能让舰队转向北上。
当然,这是在让舰载机出发之后。
因为航速已经降到二十四节,而且轮机长强烈建议别再提速,所以得逆风航行才能让舰载机超载起飞。
所幸,现在刮的依然是北风。
每年深冬,西东望洋上几乎一直都是北风。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派卫军率领四艘重巡洋舰去收拾狭夷战舰的原因。
两艘航母必须转向北上,因此得干掉那几艘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
所幸的是,暂时不存在别的威胁。
现在,能够追得上第三航空特混舰队,还能够打赢四艘“武州”级的,也就第四巡洋舰战队的四艘“高熊”级,不过在几百千米之外。再说了,“高熊”级未必就是“武州”级的对手,最多能算是旗鼓相当。真正具有威胁的,或者说是真正干得过“武州”级的,其实是四艘“金钢”级快速战列舰。只不过,四艘“金钢”级能在什么时候离开炎海,以及能不能离开炎海都还是个未知数呢。
至于空中威胁,同样不存在。
来了大约一百架96式陆攻,飞回去的还不到十架,就算狭夷海军也财大气粗,短期内都没办法出动更多的中型轰炸机。只是重新策划与组织攻击行动,就需要几个小时,而轰炸机飞过来还要几个小时。
按照白止战的判断,天黑之前是不会有危险了。
关键,其实是天黑之后。
不出所料,西东望洋上的敌舰全都收到了消息,知道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这里,且即将转向返航。
现在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就像一个在深夜来到荒郊野外的黄花大闺女。
就算裹着大衣,还拿着两把大刀,也防不住暗处的冷枪。
附近到底藏着多少艘狭夷海军的潜艇?
白天,那些因为获得大胜而重新变得活跃起来的驱逐舰,能给潜艇造成很大的威胁,让潜艇不敢轻举妄动。
到了晚上,那就不同了。
也正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白止战觉得应该快马加鞭,争取在上午结束战斗,下午的时候进行一次燃油补给,主要是让几艘驱逐舰从重巡洋舰上获得燃油,而航母可以趁此机会检修动力设备。
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在天黑之前提高航速。
下午几个小时非常重要。
不要忘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的战舰都以持续高速航行能力见长,可以说全都是名副其实的长跑冠军。
其实,这也正是帝国海军战舰的一大特点。
拿纽兰海军的同型号战舰做对比,帝国海军的大型战舰往往有更快的巡航速度,而续航力却要差一些,至少算不上突出。
只要充分利用下午几个小时,就能在天黑之前离开危险海域。
至于怎么返回帝国本土,走哪条航线返航,白止战还没考虑,而且这个问题主要是用来考验李铭博的。
不要忘了,李铭博是特混舰队的航海参谋。
一直忙到九点左右,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才开始起飞。
与之前的攻击行动不同,这些舰载机在升空后,都以小队为单位直接飞往战场,由前面两架“黄蜂”指挥。
目标是运兵船,不用组成大机群协同攻击。
虽然运兵船也有高射炮,但是数量肯定不太多,而且以小口径机关炮为主,炮手的素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通过这几天的战斗,飞行员早就发现,狭夷海军的战舰上没有多少高射炮,炮手的素质都很糟糕。
此外,少数战舰上,甚至是高射机枪。
即便是25毫米机关炮,性能也非常糟糕,比如射速仅每分钟两百发,使用的还是五发弹夹。要知道,帝国海军的25毫米机关炮的射速达到每分钟六百发,而且用100发的弹鼓供弹。
战舰都是如此,运兵船会好到哪里去?
一直忙到十点左右,最后几架才飞走。
最为辛苦的是航空勤务人员。
可惜,他们还不能停下,因为侦察机即将返航,而且在十一点前,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的几十架战机就将到达。
或许,到下午会好得多。
………………………………
第180章 赶尽杀绝
西东望洋,那球港南面三十多千米外。
绕着那艘即将沉没的运兵船飞了最后一圈,杜康才拉回了操纵杆,驾驶“飞鱼”号南面飞去。
在下达返航的命令之后,杜康看了眼手表
快到十一点了,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蜂拥而至的四十来架“飞鱼”与“黄蜂”就击沉了所有运兵船。
也只有五艘运兵船与三艘散装运输船。
开始,杜康观望的就是最后一艘。
只是,战斗还没有结束。
在杜康驾驶“黄蜂”开始爬升的时候,两架“台风”呼啸着俯冲下来,用机枪扫射海上的救生艇。
高空,还有十几架战斗机在徘徊,犹豫着不肯返航。
其实是在等领队的长机离开。
有长官在,很多事就不是那么的方便。
虽然杜康从来不反对把狭夷往死里揍,但是身为航空兵联队的临代司令官,肯定不能把军规军纪抛到脑后。
“禁止杀害与虐待战俘”那可是由始武大帝钦定的军法。
杜康没有多管闲事。
不止是痛恨发动战争的敌人,而且过几天,在舰队返回帝国本土之后,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就跟杜康没关系了。
他只是临代司令官。
虽然正式的任命书还没下来,但是这场战斗打完后,李云翔肯定会留下来继续跟白止战搭档。
到时,就没有杜康什么事了。
当然,杜康也不是怀恨在心,毕竟他欠了李云翔天大的人情,当年也是跟着李云翔来的海军。
他不过是觉得,要是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离开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那实在可惜。
结果就是,他带着一瓶甘醇美酒,悄悄的溜上了一架轰炸机。
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陪京”号上,他军衔最高,连舰长都没资格管他。
所幸,李云翔在知道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让他去前线指挥战斗。
杜康不笨,知道李云翔这么安排,是要他把精力放到战斗上,不要想没用的事,更别因为喝了几口黄汤就误了大事。
至于轰炸运输船队,根本没有挑战性。
因为舰载机是分批次到达的,每次就一支小队,只能轰炸一艘运兵船,所以在前两艘运兵船遭到轰炸之后,后面几艘运兵船上的敌人早就有所准备,提前穿上救生衣,准备好了救生艇。
至少有三艘运兵船在遭到轰炸前放下了救生艇。
此外,还有很多敌人穿着救生衣跳海逃生。
结果就是,运输船队完蛋后,留下了十几艘救生艇,还有更多穿救生衣的敌人,而这些家伙都没投降。
他们也没办法投降。
帝国海军的战舰在几百千米之外,这些敌人想投降,也不知道向谁投降啊。
向从天上飞过的轰炸机投降?
如果是在远海,还没什么好说的。要不了多久,伤员流出的鲜血就会把之前被爆炸声吓跑的鲨鱼吸引回来。哪怕没有被鲨鱼吃掉,也会在几天,或者几十天之后,因为干渴与饥饿而死。
可问题是,这不是远海。
那球港在北面大概三十千米开外。
别说敌人有救生艇,对少数水性好的人员,特别是在穿了救生衣之后,游到三十千米之外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要忘了,现在是中午,水温在十摄氏度左右,只要把保暖做好,飘出三十千米都不是问题。
在求生欲的支配下,很多人都能爆发出远朝平常的潜力。
按杜康的判断,那些战斗机赶来,就是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事情。
什么事情?
狭夷军人游到了那球港,还在那球港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