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狭夷海军还真是看得起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从数量看,不但动用了部署在狭夷本土西部的陆攻机群,恐怕还出动了部署在中部与东部的机群。
不要看96式陆攻的载弹量不怎么样,航程却大得吓人。
有巨大的航程是狭夷海军作战飞机的一大特色,97舰攻、99舰爆、零战与96式陆攻皆概莫能外。
经过十多分钟激战,战斗机击落了大约二十架敌机,自身损失了三架,另外五架战斗机在弹药耗尽后退出战斗。
领队的飞行员目视观察认定,还有大约八十架敌机。
这些轰炸机分成了前后两个编队。
前方机群的飞行高度低一些,速度也要慢一些,规避的时候显得较为笨拙,怀疑携带的航空鱼雷。
后方飞得更高的那些轰炸机,携带的很可能是航空炸弹。
因为96式陆攻没办法俯冲投弹,且航空鱼雷对战舰的威胁更大,所以第一批战斗机重点拦截了前方机群。
报告交战情况的时候,领队长机飞行员还专门提到,除了重点拦截前方的机群,还需要分一部分战斗机去拦截后方的机群,逼迫高飞的轰炸机在到达舰队上空前丢掉炸弹,或者是转向规避。
这个时候,“武州”号与“昌州”号发来警报,防空雷达已经探测到敌机机群。
几分钟后,第二批防空战斗机在舰队北面约八十千米处,跟敌机机群遭遇。
按照李云翔的安排,三分之二的战斗机负责拦截前方低飞的机群,另外三分之一的战斗机冲击后方高飞的机群。
虽然在之前的几场战斗当中,立下大功的主要是俯冲轰炸机,而在战前受到高度重视的鱼雷攻击机反到没有多么出彩的表现,但是96式陆攻并不是俯冲轰炸机,没有俯冲投弹的本事。
水平投弹轰炸?
因为命中率没办法保证,所以在对付战舰这类能够高速移动的目标时,一般不会采用水平投弹的轰炸战术。
如果只能水平投弹,得尽可能的降低投弹高度。
低空水平投弹,对付那些防空火力没有得到加强的老式战列舰没问题,而用来对付新锐战舰,那就是找死。
只是,96式陆攻能够投掷鱼雷。
执行反舰任务,96式陆攻主要使用的是航空鱼雷,扮演的鱼雷攻击机的角色。
当初,高野提出研制这种只能部署在陆上机场的中型轰炸机,就是想弥补舰载航空兵的不足。因此在研制阶段,格外强调挂载鱼雷执行反舰作战的能力,对在中高空水平投弹轰炸反到不太重视。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因为敌机实在是太多了,还有较为强悍的自卫火力,也比舰载机牢固,所以二十多架战斗机拼尽全力,也只击落了约三十架敌机,以及迫使一些敌机在距离舰队很远的地方就投下了炸弹与鱼雷。
此战也反映出,“台风”的四挺机枪确实少了一点,配备的弹药也不够多,几次长点射就能打光。
大约八点半的时候,大约五十架96式陆攻逼近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
只是,有将近一半丢掉炸弹或者鱼雷。
防空战斗,进入到最后阶段。
所幸的是,四艘“武州”级已跟航母汇合,出现在应该在的地方。
没错,就是航母的身边。
在此之前,四艘轻巡洋舰与六艘驱逐舰对后方的四艘敌舰发起第二轮鱼雷攻击,让敌舰暂时没办法炮击四艘“武州”级。
简单的说,就是让四艘“武州”级专心于防空作战。
与此同时,紧急升空的最后几架战斗机对敌机机群进行了最后的拦截。
这些连枪弹都没有装满的战斗机所能做的,也只是通过高速冲击,让敌机分散,无法击中投弹或投雷。
此时,主要威胁在高空。
经过连续两次高强度的拦截,低空突击的96式陆攻已所剩无几,而且被打散,没办法协同发起进攻。
单独发起突击,没多大威胁。
八点四十五分,“武州”号与“昌州”号的高射炮率先开火。
由此,舰队内层的防空作战打响。
为了避免误伤,在让高射炮开火之前,担任防空作战指挥的“武州”号与“昌州”号均发出信号,要求所有在附近活动的防空战斗机立即转向撤离,不然就有可能遭到高射炮的无差别攻击。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敌机还在十多千米之外,就算炮手能看到,也很难辨别出来,而且在激烈的战斗中,炮手根本没时间区分敌我。
更加重要的是,大口径高射炮都是由雷达引导。
在远程防空作战中,其实是由雷达来探测目标,再测出目标的距离与高度,然后把射击的数据发给防空作战指挥官,而防空作战指挥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控制范围的几门高射炮向目标开火。
“武州”级上,一般有四名专门的防空作战指挥官来为大口径高射炮分配目标。
此外,“武州”级的大口径高射炮分成了四个炮组,理论上能够同时对付一个方向上的两批目标。
大口径高射炮首先向高空的敌机开火。
这没办法,雷达首先探测到的就是高空的敌机。
命中率不算高,不过密集的炮火,逼迫更多的敌机转向规避,有的敌机还在慌乱之中丢掉了炸弹。
关键就是,敌机再一次分散。
在经过大口径高射炮的拦截之后,仍然能成集群活动的轰炸机已经没有了,最多就两三架组成一个小编队。
大约八点五十分的时候,防空作战进入到最后阶段。
虽然成功突破两层防空网的敌机还有二十多架,但是带着炸弹与鱼雷,能够发起攻击的不到十架。
其他敌机,全都在为同伴打掩护!
到了这个阶段,没啥好说的,也就一个字干。
在“武州”号与“昌州”号的指挥下,四艘重巡洋舰同时进行急转向,把侧舷对准敌机来袭方向。
随后,四艘重巡洋舰上的数百门机关炮就怒吼起来。
没过多久,“帝都”号与“陪京”号上的机关炮也先后投入战斗。
在“帝都”号上目睹这一切,白止战很是感慨。
在拥有强大防空火力的舰队面前,像96式陆攻这样的重型轰炸机,根本就不可能占到便宜。
强行为之,等于是以卵击石。
………………………………
第179章 快马加鞭
最后一枚炸弹在“帝都”号后方的海面上爆炸,又过了一阵,确认轰炸已经结束后,白止战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高空水平投弹轰炸,那不是开玩笑吗?
帝国海军早就做过测试,让几十架舰载机从3000米、5000米与7000米的高度上集中投下炸弹,目标是一块面积与形状跟航母飞行甲板差不多的区域,平均命中率都还不到百分之一。
即便把投弹高度降低到2000米,命中率也没显著提升。
考虑到航母会快速航行,还会在轰炸机投弹的时候转向规避,所以实战中的命中率肯定更低。
基本上不可能命中。
正是如此,海军一直对配备多台发动机的轰炸机没兴趣,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要购买几架试用。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运输机之外,唯一配备有多台发动机的,就只有主要用于远程搜索的巡逻机。
高兴是一回事,白止战没有因此松懈。
战斗结束之后,白止战立即下令,让四艘轻巡洋舰火速返回,卫军好带着四艘重巡洋舰去终结还在逃窜的狭夷战舰。
开始的战斗中,一艘狭夷重巡洋舰被鱼雷击沉,一艘受到重创后瘫痪,另外两艘在受创之后转向逃逸。
白止战做这个安排,不止是为了斩草除根,更加是为了减轻航空兵的作战负担。
随后,白止战亲自给李云翔下了命令。
等航母完成转向后,轰炸机与鱼雷机立即起飞,而且首先安排两架挂副油箱的轰炸机去顶替燃油即将耗光,肯定得在九点前转向返航的侦察机,确保让随后出发的舰载机顺利找到运输船队。
这么安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之前,因为考虑到需要引导攻击机群在天亮后发起攻击,所以执行侦查任务的鱼雷机全都挂了副油箱,还超载起飞。可就算如此,这些鱼雷机也必须在九点之前返航,不然就没法飞回来了。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外因素。
为了避开从北面杀来的四艘重巡洋舰,两艘航母向南狂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