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向表现的很强势如杨雪,拜堂成亲时,是如何的强调,以后自己所生的子女,必须随她姓杨。
如今在权势面前,又不得不委屈求全,要让自己的儿子改回父姓。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权势。
“朕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三事情要说吗?”李中华看着杨雪说道,其实李中华非常希望,杨雪还能够跟他说点别的事情,哪怕聊一些日常的,无关紧要的,家长里短的事情都好。
“没有了。”杨雪摇了摇头说道。
李中华默然无语。
“臣妾告退了!”气氛有些沉默,杨雪静候了片刻之后说道。
高处不胜寒啊!这一刻李中华深刻的体会到了,皇帝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和最寂寞的人吧。
表面上他们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际上普通人拥有的很多东西,都会远离他们而去。
比如快乐,比如亲情,皇帝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似乎就必须保持冷酷无情,心硬如铁一样的。
就算是李世民这样的千古明君,为了夺取权力,不也杀兄杀弟,不也杀尽了自己的亲侄子,不也逼着他父亲退位。
为了江山稳固,李世民不也要牺牲女儿的幸福,让女儿远嫁他乡,嫁给那些和他这个父亲一般大的部族头领。
就算是留在身边的女儿,不也都是嫁给了那些有功的国公之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用联姻的方式,巩固大唐的江山。
李中华不想做一个这样的皇帝,他不希望用儿女的婚姻和幸福,来换取大唐的和平,尽管他知道,这很不容易。
只是如果连一个合格的父亲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为了避免以后,儿子们会为了皇位,而斗的你死我活,兄弟相残,李中华根本就没有打算,要立谁为太子。
为了让自己的女人们和睦相处,李中华也从来不去想,封谁为皇后,又封谁为贵妃。
可是女人们不会这么想,儿子们也不会这么想,满朝的文武大臣,百官们也不会这么去想,他们只是以为,这是皇帝陛下还没有想好而己。
既然皇帝陛下还没有想好,那么就意味着谁都有机会,只要是李中华的女人,就有机会成为皇后。
因为没有人规定,皇后就一定是皇帝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明媒正娶的所谓正妻。
更何况杨雪和皇帝李中华的婚姻,本来就很特殊,因为如果按照他们那样的情况来说的话,皇帝岂不是等于入赘?
皇帝怎么可以入赘呢?这一抵婚姻,绝对是皇帝陛下的耻辱,所以很多人都自以为是的推断,皇帝陛下之所以迟迟没有立皇后,大概也是因为,对当年的这桩婚事,非常的不满吧?
如果立杨雪为皇后的话,这段耻辱岂不是要跟随皇帝陛下一生一世。
所以皇帝陛下肯定是不想立杨雪做皇后的。
如果杨雪做不了皇后,那是不是代表着大家都有机会做皇后了?
既然杨雪做不了皇后,那杨雪的儿子杨再兴,岂不是更加没有资格做太子?毕竟杨再兴姓的是杨,而不是姓李。
这样一来,那岂不是谁的儿子,都有机会成为大唐的太子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90章 用心良苦
李中华希望自己,对待每一个跟随自己的女人,都能够尽量的公平一点,对待自己的儿女也是一样。
所以他迟迟的不愿意立谁为皇后,也不想立那个儿子为太子。
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心里纷纷的在揣测,皇帝陛下为什么迟迟不肯立皇后,是不是心里对杨雪有什么不满?
没有立下皇后之前,太子当然更没有办法立了,因为太子肯定是要封给皇后的儿子。
尽管这也不是很绝对的事情,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是皇后的儿子,封为太子的也不是没有。
但那总归不是在正常的情况下。
更何况,皇帝陛下在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可是不只杨雪这一个正妻的,而是还有另外的两个公主为正妻。
尽管按理说,应该是先入为主,不过晋阳公主的身份可不一般,李中华得来的江山,又是晋阳公主的父皇留下来的,让晋阳公主做皇后,立晋阳公主的儿子做太子,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尽管如今的晋阳公主,只生下了一位公主,可是晋阳公主还有的是机会,再生一个儿子,并不是什么难事。
杨雪可以不去争皇后的这个名份,但是为了儿子的将来,她又不得不争取这个皇后的名分。
皇后这个位置,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她的,她能够允许李中华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家里纳妾,甚至容忍两位公主和她并列为妻,已经是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了。
为了李中华,这一切她都可以忍让,毕竟她知道,李中华为了她,为了杨家,也为了这个家,做了很多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杨雪不能否认的是,她真的是深爱着李中华,这个他一辈子唯一的男人。
可是现在,为了儿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她必须要争取皇后这个名份,因为杨雪知道,皇后这个身份是唯一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三个皇后的。
所以她必须争取,她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分,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李中华也深深的知道这一点,他也不是什么陈世美,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抛妻弃子。
他之所以不封杨雪为皇后,只是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女人,非要分出什么高低,非要分出什么身份上的不同,非要搞得争风吃醋。
他只希望自己的女人,可以一团和气,像以前一样的和睦相处,更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兄友弟恭,姐妹情深,就像普通人家的子女一样,可以非常的团结。
若不是想要大唐变得更强大,他随时都可以放弃这个皇帝的位子,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就算没有任何的身份定位,也仍然可以让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的舒服。
只是事情往往不会尽如人意,现在他也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既有来自朝中大臣的压力,也有来自于自己的女人和儿女们的压力。
其实李中华也知道,朝中的大臣们所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尽早的立后立储,可以尽快的扫除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只要确立了那个是皇后,其她的女人才会安份下来,早一点确立储君,大臣们才能定下心来,尽心的辅佐皇帝,教导太子。
但李中华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后世可是没有什么皇帝和皇后的,也没有什么太子和储君,国家不是照样发展的很好,甚至比现在这个时代,发展的更好。
就算是一些西方国家,能不能保留了皇室,但皇室也只是一个身份的象征,皇室并不会去干涉国家的运转和发展。
李中华心里很清楚,世上没有什么千年不倒的王朝,自己把大唐发展的再好,几百年后也逃不脱被人推翻的命运。
甚至不需要等待几百年后,也可能是自己死后不久,便会有后来者,来一个改朝换代。
那个时候,倒霉的可就是自己的后代们了。
就算是大唐可以延续千年不倒,但也无法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们,为了争夺皇权,而相互残杀。
所以李中华才会不愿意立谁为皇后,也不想立谁为太子。
甚至他都不想再让自己的那个儿子,成为下一个皇帝。
即便将来真的无法避免,要让谁来当皇帝,他也希望将来的皇帝,只需要做一个安享大平的皇帝,国家大事完全可以让别的人去操心就可以了。
后世的一些国家,实行的不就是这种方式吗?这就是君主立宪制。
可是没有人会理解,李中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李中华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办法向大家解释自己的这种,后世非常先进的制度。
就算是解释了,也只会惊世骇俗,别人仍然不可能,会理解他的思维模式。
幸好,李中华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完全有时间将大唐发展的更好,到时候说不定可以让大家,慢慢的接受自己先进的理念。
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李中华在平叛基本上己经完成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的推进官制改革。
这一次少了各地番王的阻挠,各地的官制改革顺利了不少,各省市纷纷的组建挂牌。
同时推进法制建设,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