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皇室的家事,臣不好发表什么意见,既然太后手中有先皇陛下的遗旨,臣必定听由太后作主就是。”

    英国公李勣仍然是抱着两边都不得罪的心思,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轻易作出表态。

    “本王为大唐立下了无数战功,对大唐更是忠心耿耿,可恶的许敬宗,却仍然借着皇帝撑腰,意图让臣认下无中生有的罪名,现在的陛下,的确是令臣很失望,臣赞同太后按照先皇陛下的遗旨,另择明君继位,佑我大唐。”江夏郡王李道宗也肯定的说道。

    其他的各宗室王爷,也纷纷的声讨现在的皇帝李恪,正在不择手段的清洗皇族中人,闹的人人自危。

    之前没有人会提前就预料到,李恪会有机会成为太子,更不会想到他会顺利的登上皇位。

    因此,大多数的皇室中人,都没有提前讨好李恪,更不要提站在他的阵营当中了。

    严格的说,只有极少数的人,不是李恪的政敌,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站过队,其他的人都基本上站过队了,要么是力挺过前太子李承乾,要么是支持过前魏王李泰。

    如果这些人,都成为了现在的皇帝李恪要报复和打压的对象,还真没有多少人可以独善其身,所以大家谁心里会不害怕呢?

    现在有机会把这皇帝换掉,大家当然要支持了,至少新皇帝登基之后,自己也是立下了拥护之功了。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现在的皇帝被废了之后,新皇帝由谁来当了。

    其实这件事情,在大家看来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肯定是要让现在的蜀王李治来当呀!

    这第一,蜀王李治是先皇陛下如今在世的唯一的滴生子,由他来接任皇帝,实在是名正言顺的,按照常理,这个皇帝本来就应该由蜀王李治来当的,那里有现在的皇帝李恪什么事。

    这第二就更简单了,废除现在的皇帝,是由长孙皇太后提出来的,长孙皇太后是谁?那可是蜀王李治的亲生母亲,不选蜀王李冶,除非大家的脑子都有病。

    虽然长孙皇太后说了要讨论,要和大家一起商议,但在大家看来,这只不过是长孙皇太后,不好意思直接把自己的儿子,蜀王李治给推出来,是要借大家之口,让蜀王李治浮出水面,以免日后落下一个皇太后专权的骂名而己。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84章 玄武门兵变

    大家基本上都统一了口径一样,纷纷表示要拥护现在的蜀王李治,登基做新皇帝。

    李中华也不另外,在他想来,既然现在的皇帝李恪自己找死,那也只能把原本就应该属于李治的皇位,归还给他了,这大概也是在还原历史吧!

    长孙皇太后心里,也差不多是这么想的,尽管她心里其实并不是很想,在她心里看来,做皇帝的其实压力很大,而她的儿子李治,性恪有些懦弱,不是一个皇帝的好人选。

    可是她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嫡生子,不选他又能选谁,选谁当皇帝,似乎对自己的儿子都不安全。

    她首先只是一个和普通的母亲一样的女人,保护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母亲的天性。

    其次她才是大唐的皇太后,要为大唐的将来考虑。

    在她心里想来,儿子李治应该也是想要自己做皇帝的,毕竟只要有机会,那个男人不想做皇帝的。

    正在长孙皇太后准备点头表示,废了现在的皇帝李恪之后,便让自己的儿子蜀王李治,登基称帝之时,蜀王李治突然上前开口说道:“太后,儿臣不想当皇帝。”

    “什么?你要拒绝当皇帝?”

    大家心里显然是万万没有想到,最后居然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长孙皇太后心里也是一惊,她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居然会自己站出来,拒绝当皇帝。

    男人不都是想要当皇帝的吗?自古以来,为了当皇帝,不惜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也要起兵造反,皇室兄弟间为了当皇帝,也是不惜兄弟相残。

    可是为什么蜀王李治?会拒绝垂手可得的皇位呢?这是包括长孙皇太后在内,谁也想不明白的问题。

    李中华一开始也想不通,不过后面他便似乎有些明悟了。

    李中华在康定那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虽然他己经离开了康定,但在康定的影响力,还是很深的。

    李治在蜀地做蜀王,李中华当然也稍稍的关注过了一些。

    令李中华有点难以相信的是,蜀王李治迷上了科学研究。

    没有错,就是科学研究!

    李中华虽说己经将大部分的康定书院中的人才,转移去了辽东金州,但也留下了一些,不想离开康定的人才,继续在康定书院中做科学研究。

    蜀王李治之前,曾经和晋阳公主李明达,一起在康定城中呆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在康定书院中学习时,就对科学发明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且也展示了他这方面的天赋。

    成为蜀王之后,更是长期住在康定,和康定书院中的科研小组一起,展开了对科学研究的探索。

    所以说,蜀王李治拒绝当皇帝,李中华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一个喜欢做科研的人,性格有些不一样,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大家一致看好的皇位继承人,居然拒绝了当皇帝的诱惑,这个商议的进程受阻,大家都有些郁闷了,后面的事情也没有办法再商讨了。

    但废掉现在的皇帝,却是己经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先废了现在的皇帝李恪,把权力收回来再说,至于以后由谁来登基称帝,到时再讨论不迟。

    至于朝政事务,有左右仆射,中书侍丞在,维持大唐这个庞然大物的正常运转,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收回了皇帝的权力,当然暂时落在了长孙皇太后的手中了,整个大唐,还能有谁比长孙太后的威望还高。

    既便是一直非常自负的李中华,也是无法和长孙皇太后相提并论的。

    最后谁会成为下一个皇帝,既便是李中华,也是心里没有一点底了,李治会拒绝当皇帝,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是他之前想都根本没有想过的情况。

    宫中,蜀王李治与他的母亲长孙皇太后,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密谈,至于谈了一些什么,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晚,右仆射李勣奉了长孙皇太后的懿旨,秘密调派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从玄武门进入皇宫内,迅速的控制了整个皇宫,逼迫皇帝李恪在事先准备好的退位迢书上,盖上了传位玉玺。

    之后连夜传召在长安城内的五品以上官员进宫,当众宣布退位。

    至于传位给谁,那一个位置空在那里,还没有填上去,所以不仅是李恪不知道是谁要造他的反,就是李勣,也是不清不楚。

    虽然他知道蜀王李治己经拒绝了皇位,但之后长孙皇太后会决定让谁来当这个皇帝,他就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了。

    至于猜测是谁,李勣左思右想之后,发现皇室成员中的那些王爷,都有可能是,又都有可能不是,还真的是不太好猜测呀!

    论威望,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中,都是不错的人选,但他们并不是李世民的亲兄弟,而且也已经老了。

    李世民的亲兄弟多达二十多个,还在世的也有十几个之多,不过长孙皇太后应该不会考虑,让这一些人来继承皇位。

    李世民自己生下来的儿子,也有十四个之多,除了己经死了的,还活着的也还有七个之多。

    他们除了蜀王李治之外,分别是粱王李惜,蒋王李恽,越王李贞,申王李慎,赵王李福,曹王李明。

    除了蜀王李治之外,梁王李惜是现在皇帝李恪一母同胞的弟弟,长孙皇太后是不大可能,让他来接任这个皇位的,原因不用说,大家都能够明白。

    其他的几个,也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让他们来当这个皇帝的话,还不如强行让蜀王李治来当这个皇帝,甚至也不如维持现状,继续让这个皇帝李恪当下去。

    李恪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已经众叛亲离了,被逼着退位都不知道是因为谁,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你是朕的右仆射,也是先皇陛下留给朕的顾命大臣,为什么你要逼着朕退位,是谁给你的胆子。”李恪指着李勣,痛心疾首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