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便要求见皇帝陛下,作为一个国公,在没有定案治罪的情况下,他是有这个资格和权力的。

    见了皇帝李恪之后,房遗直便告发了高阳公主挑唆房遗爱等人的政治阴谋。

    房遗爱组织反政府小团体,高阳公主又去结交和尚、道士,经常搞点什么望气、算命之类的不轨行为,两人的活动加起来,这谋反的罪名就算是结结实实的扣在了头上。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皇亲国戚参与谋反,此事极为重要,皇帝李恪立即让礼部尚书许敬宗调查此事。

    原本这案子是应该派尚书左左仆射李中华调查的,不过这个时候,皇帝李恪正和李中华,因为废杨立金的事情闹得有些不愉快,礼部尚书许敬宗又正好受宠,所以这案子便顺理成当的交给了,礼部尚书许敬宗来办。

    这一调查,确有此事,本来呢,这就是一群被贬官员和皇亲国戚的事情。

    但是许敬宗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他揣摩圣意,把这次的谋反案扩大化,最后把所有的政治反对派都给拉了进来,一网打尽。

    不仅如此,他还把那些和自己不对付的政敌,也拉扯进来了,甚至得到了新皇后金无双的秘密召见,打算把一些曾经反对废杨立金的人,也一起清洗一遍。

    李中华原本以为,没有了长孙无忌在,既便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的谋反案,仍然这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应该也不会牵连的太广了。

    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件案子的牵连却是越来越广了。

    如果只是牵连一些其他的皇亲国戚,李中华还能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上减少了很多王爷的话,对于他要实行的体制改革,反倒有了莫大的好处。

    可是当当案子进一步的扩大了,牵扯到了江夏郡王李道宗身上的时候,李中华终于还是坐不住了,江夏郡王李道中那个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也是自己的岳父啊,自己这个做女婿的又岂能无动于衷啊,坐视不理呢?

    况且这把火继续往下烧的话,难免就会烧到自己身上来,这个时候再不反击的话,到时候想反击都恐怕没什么机会了。

    坐以待毙愚忠愚孝的思想,在李中华的心里是不可能存在的,毕竟他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李中华秘密的派人送了一封密信进宫,亲手交给了长孙皇太后,信里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告诉长孙皇太后,金无双这个女人将会祸害整个大唐,李恪这个皇帝将会成为一个傀儡,她唯一剩下的一个亲儿子李治,也会被卷入这种莫名其妙的谋反案中。

    现在可以解救大唐的人中,唯有她这个皇太后了,并且暗示长孙皇太后,是时候考虑换一个人来做皇帝了。

    李中华的心里其实非常的不平静,现在的皇帝李恪,几乎是因为自己出现的原因,才最终成为了太子,最后胜利登基成为了皇帝的。

    可是现在自己又不得不考虑,要推翻李恪这个皇帝。

    也许这个大唐天下本就应该是李治的,即便自己强行的改变了历史,让李恪做了皇帝,最后还是要还原历史,把大唐江山交到李治的手中。

    或许历史真的是不容更改吧!至少重大的历史方向上,是无法轻易更改的,能改变的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历史事件,以及个人的历史命运。

    比如长孙无忌,又或者是文成公主,晋阳公主,甚至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命运,因为李中华的到来,已经被更改的一塌糊涂,面目全非了。

    但是像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他的命运就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完全按照以前的历史轨迹在行走,就连驾崩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而李治的命运虽然发生了改变,有些偏离了轨道,但也许很快,李治成为了皇帝的历史轨迹,也将会重新回到正轨上来了。

    穿越者的个人力量,终究无法撼动历史巨轮的滚滚前进,即便是前进的方向,也很难改变。

    李中华的心里虽然有些不干,但也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83章 秘密召见

    李中华一边为自己安排退路,一边默默的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

    尽管有些人,他非常的想要出手相救,比如薛万彻等人,但他现在自身都难保,除非他现在马上就造反。

    但是李中华觉得现在还没有走到必须造反的地步,对于薛万彻的死,比除了保留同情心之外,什么也不能做。

    对于李中华的心里来说,造反除了会成全李恪和金无双之外,自己几乎毫无胜算,最多是保命逃亡大唐境外,比如苏毗国,这是他唯一有把握能控制的地方。

    至于辽东,他不能保证薛仁贵会为了他,而造大唐的反。

    整个大唐的天下,百姓心里己经认可了大唐,认可了李世民,也认可了李世民的儿子,现在的皇帝。

    这个时候谁要是想造大唐的反,无异于是难如登天,不过李治除外。

    不过单凭李治,显然是造不了李治的反。

    但如果加上一个长孙皇大后的话,那情况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如果要说整个大唐,谁的号召力最强,谁的威望最高,除了长孙皇太后,还能有谁。

    长孙皇太后收到了李中华派人秘密送给她的信之后,心里也是开始着急了,原本因为丈夫驾崩之后,便开始吃斋念佛,不问世事的平静心情,彻底的被李中华的这一封书信给打破了。

    长孙皇太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如今长子李承乾己经死了,次子李泰也刚死不久,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何等的悲伤。

    现在只剩下最年幼的儿子李治,长孙皇太后是绝对不会愿意,自己最后这一个儿子也跟着出事。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这种悲剧,她真的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可是,李恪真的敢向自己的儿子,先皇陛下的嫡生子下手吗?长孙皇太后心里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如果没有威胁到自己的儿子李治身上,长孙皇太后并不想冒然的插手朝政事务,她是一个守本分的女人,生平最讨厌历史上后宫干政的女人。

    但就在这时,李治被朝廷派人带回了京城,在刑部问话的消息,传到了长孙皇太后的耳中。

    这一下,长孙皇太后彻底的惊怒了,再也坐不住了。

    长孙皇太后秘密的召见了先皇陛下李世民,临终前安排的辅佐大臣,还有各宗室的王爷们前来议事。

    在众人面前,长孙皇太后拿出了先皇陛下李世民留下来的最后一道遗旨,宣读了起来。

    这圣旨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只要超过一半的辅政大臣,反对李恪继续当皇帝,长孙皇太后便有权宣布,废除现任的皇帝李恪,并另立新君。

    辅政大臣是那几位呢?英国公李勣,侍中大臣褚遂良,加上尚书左仆射李中华。

    各宗室的王爷们就多了,江夏郡王李道宗,河间郡王李孝恭,蜀王李治等人都是。

    李恪和金无双这段时间以来,倒行逆施的行动,己经弄的很多人都人心惶惶了,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牵扯到自己的身上来。

    如今听到长孙皇太后,当众宣读了一份先皇陛下留下的遗旨,心里都明白了长孙皇太后的意思了。

    毕竟蜀王李治被带回京城刑部问话的事情,也不算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了,显然长孙皇太后己经坐不住了。

    身为儿子的李恪,居然和他父皇的女人搅和在了一起,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现在居然还将父皇的女人,封为自己的皇后,这简直就是大唐的耻辱。

    作为一个具有文人风骨的褚遂良,心里是非常恼火的,也激烈的反对过,可惜他的反对有点无力,皇帝李恪仍然是我行我素,还是个废了杨皇后,把那个先皇陛下的女人,金无双正式的封为皇后了。

    一个先嫁父亲,又嫁儿子的女人,她有什么资格做皇后,又有什么资格母仪天下?

    现在听到长孙皇太后意欲废了李恪这个皇帝,褚遂良第一个就跳了出来,表示非常的赞成。

    “太后,你手里既然有先皇的遗旨,早就应该拿出来,也可以挽救更多的朝中大臣的性命,现在的皇帝,己经完全变了,变得一点都听不进忠言了,就只知道惯着那个女人,任由那个女人胡来,这一次的大清洗,很可能就是那个女人在后面鼓动的。”

    “这是皇室的家事,臣不好发表什么意见,既然太后手中有先皇陛下的遗旨,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