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唐大喜,刚要上去取那县尉首级,不料史进动作更快一步,踏上一步先一刀砍翻了那厮,然后对刘唐咧嘴一笑:“承让承让,多谢刘兄!”
刘唐看到史进抢了头功不由得懊恼无比,但是此事又怪不得别人,谁让自己动作慢了半拍呢?他只得哼了一声,把无限怒火都发泄在那些土兵身上,一眨眼就搠翻了三五个倒霉蛋。
兵法有云,将为兵胆,兵为将威,领头的大将如果勇猛善战的话,手下的战士们也就格外强悍,否则就是一团散沙。
而反过来士兵也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将领扩大杀伤力和破坏力,否则将领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啊?
此时那二三十个庄客也赶过来了,各挥武器就是一顿乱冲乱打,那些土兵看到县尉被杀早已经士气全无了,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这时候被这些庄客们趁势一顿输出,起码又死伤了三五十个。
晁盖大喜,振臂一呼带领着余人一起趁势从这个方向冲了出去,此时这一路两百余名土兵已经死伤了近三成,剩下的只恨自己跑的不够快,哪里还敢阻拦?叶灵他们顺顺利利的就离开了郓城县,前往石碣村而去。
又过了足足半个时辰,朱仝和雷横才带着另外两路人马才慢吞吞的赶将过来,看到现场那县尉和几十具尸体众人都是吃了一惊,不过朱仝和雷横表面上又惊又怒,心中其实非常高兴,这县尉一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如今死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而且这晁盖一伙儿顺利逃走,大家不用动手,也省的伤了兄弟义气,毕竟以前大家关系处的都不错,他们也没少拿晁盖的“好看钱”。
朱仝故意道:“这些贼人恁地凶残,而且已经逃跑多时了,我们就算去追也追不到了,还是回去如实禀告知县相公为好。”
众土兵自然是高举双手赞成,大家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看见这县尉和这一路人马的前车之鉴,谁还想要去拼命啊,于是他们就捉了几个东溪村的村民和晁盖庄上不愿同去的庄客回去交差了。
知县时文彬听到这情报也是呆若木鸡,他也没想到晁盖他们这么厉害,他虽然处理政事,民事,财政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唯独军事方面一窍不通,尤其是这一县最高的军事长官县尉战死之后,他一时间更是手足无措。
宋江听到报告也是心中暗惊,同时暗自寻思,这晁盖一伙儿胆子没想到恁地大,竟然敢杀害官府的兵将,这和造反何异?看来以后要和他们保持距离才是,否则万一出事就连累与我了。
关键时刻那观察何涛倒是第一个冷静下来——其实从他内心的角度倒是希望这些贼人闹得越厉害越好,这样就能证明是敌人太狡猾而不是他无能,所以他拱手道:“知县相公休慌,下官来此之前知府相公已经安排了一位捕盗使和近千官兵随后赶来了,应该这一两日内就能到此,到时候那群贼人就算是再嚣张也只能束手就擒。”
时文彬连连点头道:“上差所见极明,宋押司,你把这里发生的情况细细的写一份文书,然后亲自送去济州府;朱仝,你派几个人去查访贼踪,一定要得到确切消息再来回报,此事事关重大,你二人休辞辛苦。”
老奸和朱仝乃是时文彬最为器重的左膀右臂,两人闻言心中虽然都各自有计较,但是表面上都是高声领命,然后下来各自行事。
。。。。。。
却说此时叶灵他们一路人已经走出几十里地了,大家首战告捷士气极为高涨,那些庄客们都挑着担子并唱着小曲,精气神都完全不同了。
而这一战也彻底奠定了叶灵在这一只队伍中的绝对核心地位,不光是他自己,就连史进和杨志也隐隐高过众人一头,原来的首领晁盖如今只能位居第四了。
但是晁盖对此倒也没什么异议,他其实也是个比较大大咧咧的人,更没有什么心计,要不然在原剧情之中也不会被宋江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还和曾头市的人联手把他做掉了。
而其他人心中更是这样,这行走江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样,第一,义气,第二,本事,叶灵三人和他们一伙儿素不相识却千里来报信,正体现了义气深重;而这一战中史进和杨志的表现也都超过了他们,所以这两点上他们都无话可说,除了吴用还有一些心思以外,晁盖刘唐等人已经心甘情愿奉叶灵为老大了。
………………………………
第二十二章 吾有大中小三愿
到了石碣村吴用就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三阮以及公孙胜细细说了一回,几人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官兵来的如此神速,晁盖他们险些被包围,喜的当然是有惊无险,还多了叶灵这个核心首领出来。
三阮都是实心汉子,看到叶灵又讲义气又有实力,自然是衷心拥护追随,而晁盖其实也是个实在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宋江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因此也没二话,至于刘唐就更不用说了。
叶灵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这支队伍他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唯一还没能彻底收服的就只有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两人了。
这两人在原剧情中就分别是梁山的正副军师,位居第三第四的绝对核心位置,当然都是聪明人。
而这聪明人心眼多,心思活,自然不容易死心塌地的对人效忠而总是不停权衡比较,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做大事精兵良将当然很重要,但是智囊团也绝不能缺,历史上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刘邦没有张良萧何,曹操没有荀彧郭嘉,刘备没有诸葛孔明,孙权没有周瑜鲁肃,李世民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话,就算手下猛将再多又焉能成就霸业?
就连闯王李自成这种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草头王,也是在重用了读书人李岩之后才一改草莽本色,真正脱颖而出的,最后失败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他进了北京城之后志得意满,不听李岩的劝谏甚至逼他自杀,然后他很快就一败涂地。
因此你要是只想做个黑道大哥,带领几千甚至只是几百人小打小闹的话,只要有几个能打能杀的将领和一群忠心手下就够了,但若是想成大事,则必须要有聪明人辅助,而且越到后期需要的读书人就越多,马上可以得天下,但马上绝不能治天下。
所以叶灵明白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把这两人彻底收服,以组成将来智囊团的班底。
不过这两人都是聪明人,不是单凭义气和银两就能搞定的,必须要有的放矢才行。
对此他也已经考虑过了,首先是吴用,他和绝大部分人都不同,对钱,对权其实都不是很看重,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能够一展抱负,名垂青史。
只不过他屡试不中,眼看三十多了还一事无成,而且他又不屑和那些只会舞文弄墨死读书的酸儒们打交道,只能做个乡村老师混日子了,但是他心中那团火却从未熄灭过。
因此他平常不和文人打交道,反而都是和那些诸如晁盖三阮等江湖豪杰来往甚密,因为他不过是静待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这次他才积极互动的筹划生辰纲的事件,而且后面虽然危机重重,他却不仅不惊慌害怕反而兴奋起来——他这种人就是喜欢乱世,太太平平反倒显不出他的本事来。
叶灵对此是心知肚明,他趁着众人忙碌着准备迎战的当儿找了个机会凑到吴用身边道:“学究先生,交浅言深,我若是话说错了还望先生勿怪,不知先生将来有何志向,可愿和小弟诉说一二?”
吴用心道,我的志向说出来恐怕吓死你,以我的才能就算做个州郡太守,三四品大员都有些屈才了,如今和晁盖他们一伙儿绿林豪杰折腾闯荡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罢了。
但是他如今确实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年代文人最重要的还是看“文凭”——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然后一步步做官升上去这一条康庄大道,其余的什么权谋计策之类的都是“歪门邪道”罢了。
而他偏偏在康庄大道上只迈出了第一步——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却是越走越远,按照如今的世俗观念他也只不过是个有点鬼点子的没用文人罢了,其未来出身要么是去官府做个师爷之类的幕僚,要么是黑道势力做个军师,而这显然都无法满足吴用的“野望”。
所以他只是谦虚道:“有劳叶兄动问了,吴某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念在和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