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钢炉不停,他们只能替换着吃饭。”李承乾给李世民解释一句。
“哦!”李世民闻言点点也没有多大兴趣。
“已经临近午时了,父皇就在这里用些午膳,过了中午让他们装上新犁辕,父皇看看他们是怎耕地的再回去可好。”李承乾告诉李世民下午的行程安排。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见他说话虽然表现的平静但是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心里一叹,笑道:“那就依你!”
李承乾闻言一笑,便大声对众人道:“到中午了,东宫已经为诸位准备了简单的便饭,不知诸位愿不愿意在这里凑合一顿?”
离的近都已经听见他与李世民的对话,自然不会反对。
“遵从太子殿下吩咐。”
……
见众人同意,李承乾便大声道:“今日春光明媚诸位就与孤王一起,一边晒太阳一边品尝东宫做的馒头和炒菜。”
说着当先往外走,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开扩的地方。
东宫典膳坊里送来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人来吃了。
李承乾找个干净的地方盘腿坐在地上,李世民看见也盘腿坐下。
不一会儿李治就领着李象和李厥走过来,李世民看见李恪兄弟犹豫着要不要过来,便向他们招招手让他们过来。
其他官员看见他们一家人坐在一起,没有召唤也就不往前凑了,当下按照东宫内侍的引导各自找相熟的人坐在一处聊天。
东宫的内侍看人都坐好了,把装好的饭菜用托盘托着,由近及远一一给他们送过去,每送一份按李承乾的要求收取四个铜板。
众人官员一听还要钱都觉得奇怪,不过想到对方是当朝太子,才四个铜板大家都出得起也没有多说什么,身上带着的就拿出来,有的还替旁边人出钱,反正大家也不在乎。
“朕要不要也给你四个铜板?”李世民看着托板盘上两个馒头一荤两素加一碗汤,李承乾就朝人家要四个铜板气就不打一处来。
李承乾闻言嘿嘿一笑道:“父皇的由儿臣出钱。”
“你一个皇太子做事能不能大气一些,别干这种丢人的事!”李世民声音不小他实在受不了李承乾的算计了。
李承乾闻言直接给李世民讲事实摆道理:“父皇东宫今年要修书马上就要招人,这些要花钱吧?
这近十万灾民要吃饭要穿衣,开垦荒地还要有种子,哪一样不要钱?
儿臣不省着点儿成吗?”
李世民闻言脸色稍缓,拿起托盘里的馒头就着菜一边吃一边道:“承乾你缺什么去内府取就是了,朕早就下过旨意内府里的财物任你取用任何人不得阻拦。”
李承乾闻言苦笑道:“内府里任儿臣取用,可是内府也得有财物才行啊!”
李世民想了想知道李承乾说的是实情,便道“内府也没有钱了,那你去民部找找。”
“儿臣遵旨。”其实李承乾想说民部账目混乱正在查账。
李世民一边吃一看着李恪道:“李恪、李愔你们什么时候回去呀?”
李恪闻言忙放下手里托盘毕恭毕敬地道:“回禀父皇儿臣和六弟想多在东宫训练一段时间,跟着大哥多学点东西。”
李世民闻言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承乾道:“承乾怎么安排?”
“以儿臣的意思竟是把几个弟弟都召回来,在东宫训练学习一段时间,然后设一个考核若是能考的好,自然可以委以重任。
他们现在都太年轻,离了父皇什么事都是身边的人做主,这些人多是些小人,仗着他们的势作威作福,恶名都是弟弟们和皇家担着。
还有像权万纪那样偏狭之人为了他的名声天天闹事,万一哪一天闹出格了,父皇后悔都来不及。”李承乾想起远在齐州的李佑快要反了,这可得提前打好预防针。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话认真思索半天道:“可他们毕竟是朕的儿子,也应该为大唐建立功勋才是。再说要是都留在长安城,万一有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李承乾却十分自信地道:“弟弟们虽然都是父皇的儿子但也是贤愚不等,强逼他们建功立业未必能行。
长安城里只要父皇和儿臣一心,自然天下太平,如果父皇实在不放心可以让他们都去九成宫住。”
李世民听沉默了一会儿道:“老三和老六就先跟着你,其他人朕要再想一想。”
李恪和李愔闻言慌忙谢了恩。
李世民吃好后,放下餐盘抬头看见远处的令狐德棻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便对身边的内侍道:“安排人把他送回家去。”
李承乾看见想要说什么,却被李世民瞪了一眼。
“承乾,令狐德棻不过是性格古板一些虽然对你不满,但是他没有能力对你不利,杀了他对你没有一点好处,放过他反而于你的名声有利,让他回去朕会让他上辞呈的。”
李承乾还能说啥?
午后,在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好奇的目光中,五十架李承乾改进的耕犁被抬进了准备开垦荒地上。
很快百官们好奇的目光就变成了惊讶,因为他们看见每架新式耕犁只需要三个人,一个人扶犁,两个人拉犁,就可以犁地,而他们脚步轻快显然这样拉犁很轻松。
这轻松我犁地的这还是第一次见,能不惊讶?
“这么犁地他们三个人一天怎么着也能犁出二十亩地吧?”李世民激动地道。
“是啊,这样一来一个人一天就等一十翻了六七亩地啊!”长孙无忌也感叹道,突然他看见李承乾也正兴致勃勃地看着。
便往李承乾身边走两步道:“太子殿下这些耕犁怎么卖啊?”
李承乾闻言头也不回地道:“这些耕犁不卖!”
“承乾!”李世民不悦道。
李承乾回过头来,认真地对李世民道:“父皇这些耕犁都是为这些灾民打造的,是让他们开垦这几百万亩荒地的。”
李世民闻言看向眼前的一大片荒原,想象着这里都要变成良田了,脸上不自觉地就浮现出微笑。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如此啊!”长孙无忌闻言激动地道。
“嗯?”
李世民和李承乾同时回过头来看着他。
吃午饭的时候长孙无忌也得知今年春耕找不到短工的事了,此时在李世民的注视只得硬着头皮道:“现在关中良田无人耕种,太子殿下却让他在这里开垦荒地。太子殿下可知初开垦的开荒地产量要比熟地低很多的,这样不但不会粮食增产反而会降低粮食产量。”
李承乾闻言毫不客气地道:“舅舅这话说得不对吧,这些人当时来的时候都是快要冻饿而死的人了,他们哪里有什么良田?”
“他们没有良田可是他们可以租种别人家的良田,也可以帮别人种田,总之他们现在不开垦荒地也有良田耕种。”长孙无忌笃定地道。
李承乾闻言冷笑一声道:“舅舅真以为孤王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吗?
这些灾民大多都一无所有赤贫之人,他们年年给关中的大户帮工种地,却在每年冬天农闲时把被大户们轰出家门任他们自生自灭,熬的过去来年还给大户当牛做马,熬不过去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这样一来关中大户是赚了钱,可是这些人怎么办?
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就会啸聚山头为匪为盗,到时候还是朝廷派兵进剿。”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李世民闻言却是大怒。
长孙无忌一听李承乾说这些灾民都是被大户人家赶出来的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把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都骂死了。
再听李世民发火更是又羞又愧,低着头喃喃道:“这个,臣也不清楚。”
说到底长孙无忌富贵已极还是把朝廷的事当一回事的。
“哼!”李世民怒哼一声对李承乾道:“就让这些人在里开荒垦田,朕免他们三年的税赋。”
李承乾眼珠一转道:“父皇这里至少有四五百万亩荒地,不如多招些无地的农民来此开垦,虽然父皇免他们三年赋税但是打的粮食还是要卖在关中的……”
“准了!”李世民十分爽快。
李承乾心里冷笑,等孤王再吸引过来一些无地的农民,关中的佃租也该降一降了吧?
………………………………
第108章 兄妹开荒
李承乾得至李世民首肯后,李承乾立即向整个雍州牧府下辖的所有州县发出谕令,各地所有无地或少地农民都可以来龙首原下开荒,朝廷提供农具,并免三年的赋税。
这道谕令在朝中没有